APP下载

心理疏导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20刘洋冯淑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汉密尔顿疗法量表

刘洋 冯淑丹

(西南医科大学 1附属医院精神科,四川 泸州 646000;2人文与管理学院)

当今社会,老龄化现象持续加剧,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由此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提升〔1〕。抑郁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被定义为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原因多与其生理、心理方面的波动有关,例如退休离职、经济负担、精神折磨或缺少家人关心与陪伴等原因都会影响到其心理状态〔2,3〕。老年抑郁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缓慢、情绪低迷和与人沟通交流行为减少等〔4〕。相关研究显示,老年抑郁症每年的发病率高达16%以上,并且随着空巢老人比例的增多,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抑郁症会大幅提升老年患者身心患病概率,影响其生活质量,抑郁程度严重时会造成生命危险,对老年患者的危害较为严重〔5〕。通过药物方式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不显著,并且具有极高的复发可能性。因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心理疏导疗法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控制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体会到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关怀,缓解其焦虑等消极情绪。分析心理疏导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省老年医院求诊并同意参与研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98例,男52例,女46例。选入标准:年龄≥60岁;两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抑郁分值≥11分;两次患者健康评定表测评结果显示产生解决问题或求助等积极对应心理显著低于产生逃避、愧疚等消极应对心理〔6〕;自愿参与研究;文化水平不低于初中。排除存在智力障碍、患阿尔茨海默病及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对选取的98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编号并分组,单数号与双数号分别为心理疏导组(49例)与对比组(49例)。比较心理疏导组与对比组的年龄、性别与职业等个人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

1.2.1心理疏导组 患者在求诊时登记病例档案,每7天实施一次心理疏导治疗。按照患者个人条件特性实施针对性心理分析,根据心理分析结果拟定心理疏导治疗方案。

(1)单独心理疏导:与不同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内心情感,全面深入评估、研究患者为何产生逃避与愧疚等消极应对心理,基于患者个人条件,提出针对性问题,并针对该问题与患者进行研究讨论,使其进行深度思考,从根本上将其消极认知转化为积极认知,抑制既有观念,克服实际问题。每次心理疏导完成后患者需描述并记录自身心理感受进行治疗反馈,以提升患者自我认知程度,同时认可心理疏导疗效。

(2)集体心理疏导:针对患者患有的其他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心脏病等,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讲座,使患者明确应如何面对生活中存在的“苦”,自行调整情绪,正视生活环境中的人事物,感受生活中的“甜”。发动社会中福利团体、企业或社区在医院中开展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组织患者适当参与绘画、舞蹈与戏曲等活动,消除患者孤独感的同时增加患者之间沟通交流机会,促进患者之间相互关心与鼓励。 (3)消除紧张情绪训练:长时间紧张的情绪会导致大脑皮层处于紊乱状态,而长时间的过度思虑将造成人脑极度疲劳,因此需要患者进行消除紧张情绪训练。医护人员需对患者详细解释训练过程,并保障训练过程中周遭环境处于轻松、安静的状态,使患者注意力能够集中。帮助患者进行15 min左右深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过程中肌肉收缩与放松的循环,使患者放松情绪,缓解大脑疲劳,构建优质兴奋通路。(4)精神感染:营造积极乐观、温馨和谐的病房氛围,针对患者的消极情绪,医护人员要放平心态,耐心与其沟通,密切观察患者情绪波动,使家属在精神上支持患者的同时还需要长期的陪伴与监护〔7〕,并指导家属陪伴与监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防止患者由于情绪抑郁而进行自我伤害等行为。

1.2.2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医护人员对患者具体描述所患疾病、病因、后续治疗过程,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宣传教育。

1.3评价指标 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组参与治疗研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分别进行心理疏导治疗与常规治疗。在治疗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测量,并利用患者健康评定表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等不同方面评估患者当前生活质量,记录测量与评估结果〔8,9〕;在3个月疗程结束后再次进行测量与评估,对比两次测量与评估结果,分析两组参与研究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

1.4测评结果

1.4.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标准 医院选取两位具有专业水准的测评师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对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量,并针对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情况实施独立评分。评分标准为:量表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为54分和0分,当老年抑郁症患者测量结果低于8分时,说明患者不存在抑郁症情况;测量结果高于8分,但低于20分时,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的可能性;测量结果高于20分,但低于35分时,表示患者已患抑郁症;测量结果高于35分说明患者抑郁症病情较为严重。

1.4.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标准 医院选取两位具有专业水准的测评师通过观察、沟通等方式对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量,并针对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情况实施独立评分。评分标准为:量表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为56分和0分,当患者测量结果低于7分时,说明患者不存在焦虑情况;测量结果高于7分,但低于14分时,表示患者存在焦虑的可能性;测量结果高于14分,但低于21分时,表示患者已产生焦虑情绪;测量结果高于21分,但低于29分时,说明患者焦虑情绪较为明显;若测量结果高于29分则患者焦虑情绪较为严重。

1.4.3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治疗后,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量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评分降低≤25%,说明治疗无效;评分降低25%<且≤50%,说明患者有一定好转;评分降低50%<且≤75%,说明治疗有效;评分降低>75%则说明治疗效果显著。

1.4.4患者健康评定表评估标准 评估人员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评定表中包含36个不同方面的问题,总计分数为100分,患者评估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相反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1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 果

2.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心理疏导组在进行3个月心理疏导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幅降低,且心理疏导组治疗后评分与对比组治疗后相比也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P=0.00)。见表2。

2.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心理疏导组在进行3个月心理疏导治疗后汉密尔顿抑焦虑表评分大幅降低(t=22.36,P=0.00),且心理疏导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对比组治疗后相比也大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P=0.00)。见表3。

表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分)

与心理疏导组比较:1)P<0.05,下表同

表3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分)

2.3患者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对比 从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和情感职能等8个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心理疏导组治疗前和对比组治疗后健康评定得分均大幅低于心理疏导组治疗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疏导疗法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见表4。

表4 患者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分)

2.4治疗效果对比 心理疏导组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性大幅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疏导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较好,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49〕

3 讨 论

心理疏导疗法的本质是基于心理动力学理论,针对因心理创伤产生抑郁情绪的患者,利用沟通、鼓励与陪伴等方式进行治疗,实现患者自尊感的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与身心职能的增强。相关研究明确指出,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心理疏导更为实用。本文结果表明,心理疏导疗法不仅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还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主要原因在于:①心理疏导疗法具有双管齐下的功效,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提升身心职能与适应技能。②采用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过程中,适当的鼓励与关怀能够使患者更加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强预后效果;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降低,因此采用消极态度面对周边环境,通过鼓励与关怀能够提升其重新面对社会的勇气和信心;焦虑和抑郁情绪加剧是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表现,因此,在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中,应着重关注降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心理疏导疗法采用关联的、整体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病情控制的应用效果较好,改善其消极应对方式,提升其信心与勇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汉密尔顿疗法量表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为称呼上诉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梦境追踪
波伊斯和汉密尔顿的对话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