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2019-12-20林秀恩呼广杰
林秀恩,呼广杰,石 磊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上海 201601)
原发性高血压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35%~40%,这可能与年龄越大机体胶原纤维逐渐增多、而大动脉中层弹性纤维逐渐减少有关,部分患者还伴有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或中层钙化等,导致大动脉弹性降低、小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引发高血压[1]。本病对患者的危害巨大,长期血压处于较高水平可诱发诸多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心血管事件,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临床可供选择的降压药物较多,作用机制不一。本研究分析两中药物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68.4±5.6)岁,病程6个月-12年;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8.8±6.1)岁,病程6个月~15年;所有患者均连续3次测量静息状态时的血压高于140/90 mmHg,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糖尿病、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高血压并发症;对比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治疗前均给予2周的药物清洗期,严格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对照组使用厄贝沙坦(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30049)5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氢氯噻嗪片(三才石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3235)12.5mg/次,1次/d[2]。
1.3 疗效判断标准
用药8周后评价疗效。显效:治疗后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血压低于140/90 mmHg;有效:治疗后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症状明显减轻,血压下降超过10 mmHg,但未降至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伴随症状无改善,血压无明显下降,甚至有恶化倾向[3]。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测定收缩压、舒张压,评估血压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版软件,检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的有效率,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前的血压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mmHg,±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mmHg,±s)
注:*与#相比,P<0.05。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159.74±8.26125.03±8.72101.86±6.8580.42±5.69*对照组(n=50) 160.21±8.53134.35±9.14102.13±6.5788.90±5.36#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长期血压异常升高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可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衰竭等多种严重疾病,威胁患者生命。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平稳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提升生活质量。
厄贝沙坦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达到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厄贝沙坦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释放,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一步促进血压降低。还可加快血液流通速度,促进血管张力的恢复[4]。氢氯噻嗪为临床常用的利尿剂,通过提升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功能,增加钠和氯的排泄,提高尿量,从而减少血容量,同时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的分泌,增加尿液中钾和碳酸氢盐的排泄,降低血钾水平,还可降低动脉壁对升压物质的反应性,扩张小动脉,减少心排血量,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氢氯噻嗪虽能利尿排钠,降低血管平滑肌内部钙离子浓度,但是若使用不当易发生低血钾,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5]。
两药协同使用,厄贝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明显阻断效果,醛固酮分泌受到明显抑制,使肾小球增加对钠的排泄、提升钾的吸收,升高血钾水平,对抗氢氯噻嗪所致低血钾,达到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厄贝沙坦还可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氢氯噻嗪所致的高尿酸血症[6-7]。因此,两药合用能够协同增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老年人使用,具有较高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可获得确切的降压效果,能增强对血压的控制效果,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高,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