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
2019-12-20刘亚青
刘亚青
(泰州市常州卫生院,江苏 泰州 225400)
腹股沟疝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发病后患者的腹股沟位置会出现向体表外突出的疝囊结构,由腹壁缺损所引发,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疝修补术进行治疗[1]。本文旨在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2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研究,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以及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研究对象中有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1.32±3.41)岁。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两组均有患者2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连续麻醉,于腹沟股位置做一切口,充分暴露腹股沟盒,明确精索位置,并将精索及疝囊进行游离。对于疝囊体积相对大的患者,应在囊颈3.5~4.0 cm位置将其疝囊进行横向切断,使其能容纳一个疝环充填物,之后立即进行缝合。对于疝囊体积较小者,斜疝及直疝可分别推入内环口位置以及疝三角位置。将疝囊进行侧翻,并推入腹腔内,使用网塞充填物进行充填。缝合内环口周边的腹横筋膜以及网塞的预留外瓣。对于疝环口紧凑的情况,应将内瓣适量剪除,对于疝环口相对较大的情况,可适当增加网塞数量[2]。经精索后方将网片置入,并将精索放回,最后缝合切口。传统组应用传统疝修补术,按照研究组的手术方法确定疝囊位置,结扎疝囊颈部,并进行切断,明确疝环受损范围以及周围腹横筋膜的张力情况,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需对出血情况进行检查,有效止血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长、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统计两组患者的止痛药应用情况,计算相应的应用率,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水肿以及低热的人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x2和t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手术时长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传统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统计(±s)
表1 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统计(±s)
住院时长(d)研究组 26 47.21±5.27 1.06±0.24 4.85±0.93传统组 26 49.86±5.35 3.31±0.79 8.39±1.32 t-1.80 13.90 11.18 P-0.08 0.00 0.00组别 n 手术时长(min)下床活动时间(d)
2.2 研究组的止痛药应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止痛药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n(%)]
3 讨 论
腹股沟疝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加剧,此病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不断上升。传统疝修补术需要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因而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术后痛苦,也会导致术后复发率的升高[3]。而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广泛应用有效避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不仅有效解决了术中组织高张力的难题,也更加符合正常的生理结构,患者可及早进行下床活动,同时有利于腹壁缺损组织的尽快修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传统组,且止痛药应用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肯定,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