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作用研究
2019-12-20廖苛伶付琦智李春悦韩微蒋万琼西南科技大学
文/廖苛伶 付琦智 李春悦 韩微 蒋万琼,西南科技大学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排污收费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环境保护税费制度的出现,发挥其 “污染者负担”的重要调控功能,避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继续走高。
为更好地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环境持续退化的矛盾。2018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正式实施,取代了实行长达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开启了以税制应对环境问题的时代。所以,研究环境保护税的作用,针对环境保护税的实施提出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促进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都迫在眉睫。
2 理论分析
2.1 对于排污费实施效果的研究发现:
发现排污费的征收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绩效,但是可以倒逼和促进技术创新,缴纳排污费 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对工业企业的排污费和销售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环保企业比排污企业的销售增长率更高,企业缴纳排污费的数额与销售增长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缴纳排污费对于企业减排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环境保护税的创制是原有的排污费的平移,转化以及进一步完善。
3 研究分析及结论
3.1 调查数据分析
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自环保法实施不到一年,一方面,企业总体污染排放量并没有减少;另一方面,当地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没有得到改善。但是,企业方面表示会注重生产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实现长期的两大红利,使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收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变强,发展前景可观,当地居民也表示相信环保税的长期实施将会带来环境红利。最后在税率标准以及税收优惠以及绿色税制体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善。
3.2 研究结论
从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知,从长期来看,环境保护税的实施将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绿色红利”和“蓝色红利”两个方面。
环境保护税的“绿色红利”即环境红利,指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能够有效抑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环境污染主要由工业企业等固定污染源的排放造成,征收环境保护税推动了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营销以及绿色消费,推动了整个价值链的绿色化,从根本上促进了经济的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税的“蓝色红利”即经济红利,是通过征收环境税带来的非环境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环境保护税的“蓝色红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激励企业实施技术革新;其次,经济的绿色发展推动我国就业结构转变;最后,环境保护税作为我国首个独立的环境税,促进我国绿色税制体系发展与完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 优化环境保护税的主要建议
4.1 合理制定当地环境保护税税率
环境保护税实行“国家定底线,地方可上浮”的动态税额调整机制,环境保护税的税率是由国家标准和地方政策规定的,这就要求环境保护税税率既不能过于宽松,也不能过于严苛,宽松达不到征税的目的,严苛造成污染转移。合理制定当地环境保护税税率指标,通过税率的调整切实起到降低排污量、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作用。
4.2 税收调整要兼顾污染的区域外溢性
环境污染具有区域外溢性特征。一个地区给予本地区的环境保护税优惠和减免可能造成其他相邻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一个地区由于环境目标较高加重当地的环境保护税负担也会给相邻地区带来外溢的环境利益。
4.3 完善绿色税制体系和法制体系
环境保护税作为首个独立的环境税税种,除了要加强自身建设之外,还需纳入其他具有环保意义和作用的税种,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绿色税收体系,完善绿色税制制度
4.4 加强监管
《环境保护税法》对非国有、非重污染行业及小规 模公司的市场价值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负面影响。《环境 保护税法》的颁布可能会存在“监管悖论”的现象,即该项政策一味地扩大规范对象的范围,但却没有对理应重点监控的企业或者行业予以重点约束,反而对一些污染较少、资产规模 较小的公司以及环境治理较好的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要加强监管,出台具体的标准。
[1]苏明,邢丽,许文,施文泼.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的若干看法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
[2]胡必坚.环境保护税费立法理念及完善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
[3]付慧姝.我国环境保护税立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以社会可接受性为视角[J].法学论坛.
[4]邹梦琪 唐国平.《环境保护税法》推行的市场反应研究,[J]CICPA学术研究.
[5]刘志坚,环境保护税创制:功能主义和规范主义之辩——以超标排污行为可税性问题为中心基金项目.
[6]于海燕 再谈环境保护税设置——基于两类竞争制造企业环保技术创新策略的演化博弈.财经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