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增长研究
2019-12-20金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文/金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
1.1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2000-2016年相关数据分析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货物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作为货物贸易的衍生需求,运输服务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140.7亿美元,发展到2016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高达1145.27亿美元,为2000年的大约8倍。从2010年至2016年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期间有起伏变化但是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始终处于逆差。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是以货物贸易的日趋扩大为依托,然而作为货物贸易的衍生需求,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机制不足以支撑其发展,以至于导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较发达国家而言竞争力不足。
1.2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
1.2.1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不足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用来衡量某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出口竞争力水平,公式表示为产品贸易差额占其贸易总额的比重。计算可得,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指数为负,且呈现负增长趋势,说明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依然不具有出口竞争优势。
1.2.2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整体呈现逆差
运输服务作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特别是其中的海运相关服务是运输服务逆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的运输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现快速上升,成为服务贸易存在较大逆差的部门之一,2014年贸易逆差达579亿美元的最高值。运输行业的逆差形成与我国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运输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运力明显不足。
2 “一带一路”对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影响
2.1 有利于我国的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优先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呈现稳步增长,尤其是高铁设施的建设飞速进步,截止2016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除了国内的发展,中国高铁触角还遍及四大洲20多个国家,为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建设基础。通过近几年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当前我国具备许多良好的运输条件,拥有7个全球十大港口,已构建成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和日渐完备的航线。
2.2 推动货物贸易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货物贸易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5779.32亿美元,直到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增加至23427.00亿美元,运输服务贸易作为其衍生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考虑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沿线国家,运输服务贸易都比较弱,在扩大与这些国家进行的货物贸易的同时,如果运输基础设施条件具备,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将会快速增强。
2.3 增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
外商投资也是促进运输服务贸易的另一增长点,直接投资各个领域的产业,尤其生产性产业,将会引发大量运输贸易的需求增加。“一带一路”战略增强了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因此带来了许多外国投资者对我国进行投资。我国实际利用世界直接投资额从2010年116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260亿美元。其中,亚欧、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投资金额整体逐年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国投资金额增长幅度大。外商投资集中分布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而这些项目的投资数量也日益增加。
3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原因
3.1 我国运输企业竞争力不足
在我国运输行业中,小规模的企业众多且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形成海运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规模较小的运输企业带来了高昂的物流成本,并且导致相关的产业只能提供附加值较低的服务,从而我国运输服务企业容易受到冲击,还会带来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由此引发低下的海运经济效率。这就使得我国运输企业与国外运输企业相比而言缺乏竞争力。
3.2 我国运输服务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我国运输服务业起步较晚,因此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基础设施落后、分布不合理、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严重降低了运输服务的运转效率以及承运能力。企业的运输成本可以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的组合来降低,例如联合海洋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来加快运作效率,但是由于我国的运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选择。并且货物贸易的发展派生了对国际运输服务的超额需求,在本国运输公司无法满足其需求的情况下,只能接受国外运输服务。
3.3 我国运输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高
我国的运输服务业的市场开放程度整体上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的开放程度相似,但是我国运输服务业水平事实上远不及发达国家。开放的运输服务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降低其成本,以低廉的价格获取高质量的海运服务。相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海上运输中资企业而言,市场开放度高会导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市场份额被挤占,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运输行业的发展。
4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的对策
4.1 加强运输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运输业的前提条件,而公共交通所需资金和技术往往需要政府支持。运输服务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运输服务经济效率。首先,海运作为最基础的一种运输方式,优先建设海洋运输相关设施也是最为关键的。海洋运输设施建设主要是港口的建设和船舶的升级,对于港口的建设应该不断促进港口的现代化,对于船舶主要是加大投资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其次,联合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来提升经济效益,例如全面地构建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运输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智能化的服务网络。
4.2 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运输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运输时间、运输速度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理应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发挥政府的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于现阶段物流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但是,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并且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政府应该给物流业适当的减免税负,对运输环节转包征收增值税。随着我国政府对运输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运输基础设施将会不断完善,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4.3 大力发展现代化运输技术以及培养优秀人才
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我国运输行业,应用现代化的运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现代化运输技术主要体现在节省运输时间、船舶的智能化、管理的科学化等。此外由于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运输服务部门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增长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要,因此,我国运输服务部门应该加大人才引入,积极引导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加大对我国运输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改革人才的培养管理方式,转变人才管理观念,鼓励创新,培育企业独有文化,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以现代复合型人才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1]孙婧.“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01):23-28+41.
[2]宋晓东.“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2):71-77.
[3]武芳,张琼.海运业开放“下一步”[J].中国外资,2015(11):46-50.
[4]赵小杰.“一带一路”区域内服务贸易推进研究[J]. 商, 2015(11):94.
[5]俞萍萍,赵永亮.中美贸易战本质、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