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9-12-20夏玲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文/夏玲,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是社会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以便大学生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

1 大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是人正常做心理活动的反映,心理活动包括认识、了解,以及进行复杂情感历程的过程。心理健康则是指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同时在生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条件上都有积极的作用,带给人体充足的生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身体条件良好发挥,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外界条件下以及对自身的情感冲击中,不断地调整自身感受,影响自身心理状态,同时也能提高心理接受能力,使自身人格逐步完善,以达到与自然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当代大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环境

大学生经过十二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拼搏来到了大学,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们心中大学是天堂,是从前辈们那打听到的加上自己的理解的“天堂”,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但当他们真正来到了大学,发现大学的生活纪律严明、课业繁重,和以前相比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便不能及时地适应这样的生活。从而感到迷茫和失落,大学生活就在整日浑浑噩噩中度过。

2.2 当代大学生不健全的自我意识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评价,从而产生自卑痛苦,过分否定自己,缺乏自信,随声附和,畏首畏尾,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与之相反的就是盲目自信,妄自尊大,偶得一见之后就忘记了现实的自我,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将幻想我替代现实我。再者就是对别人的穿着妆容评头论足,和自己意见不相符时就恶意诋毁或是过于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活成了别人眼里的“我”。

2.3 当代大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恋爱无可厚非,但当恋爱成为一种时尚,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匆匆谈起恋爱,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是“不走心”的,当然也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当大学生感到精神世界的空虚,急欲与异性交往,或者是在恋爱观赏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当爱情被物质化,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定会悄然变化。

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校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应该在学校成立心理健康中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让相关教育工作者通过有效的心理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大学生现有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必须时刻关注,并给予适时的辅导,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高校还必须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通过课堂教育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缓解心理压力。

3.2 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现阶段,师资力量薄弱是困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整体教育效果。相对于高中教学模式来说,大学教学更加开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对学生心理状态不够了解,加上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校相关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不到位。因此,大学院校必须完善自身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同时通过招聘的方式,引入一批具有心理教育专业能力的辅导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应该对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辅导,定期开展学习,采用定期考核,切实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较深的影响力,各大高校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中学习与成长。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广告栏、多媒体宣传板等,向大学生传播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同时鼓励各个班级播放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电影,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让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为其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3.4 与家庭一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在校期间几乎脱离了家庭,学习、生活等往往都是自己进行支配,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能够培养大学生自我独立能力。当然,目前大多数大学生从小开始,在家庭中都是宝贝,家庭对其的呵护、关爱无微不至,父母家长往往为其安排好一切,到了大学陌生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要求学校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两者共同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负责,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关注学生心理动态。

3.5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蕴含的重要育人功能,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开展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形成网上网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善大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必须认真对待,健全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朱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7(03).

[2]孟健男,运峰.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学刊. 2016(17).

[3]戴维才.试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才智.2017(22).

[4]李文敏.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J].高教探索.2017(S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心理感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