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分析
2019-12-20程倪上海大学
文/程倪,上海大学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农村经济仍然发展较慢,党和国家为了新一轮农村改革顺利进行,力求以完善金融服务为现代农村改革的重点,推动农村的金融供给,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本文接下来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研究农村金融创新,以求为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提供有用的意见,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突出问题
1.1 农村资金需求大,金融供给矛盾大
目前我国农村随着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村农业也开始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农村投资收益少,收益周期长等因素,所以农村发展缺乏大量的资金。例如在农村中以牲畜养殖养殖业和农产品的收购、储备、加工为主要服务的乡镇企业在借贷方面往往存在着借贷程序多,借贷金额少,借贷难度高等问题,大量的金融资金流入了那些规模效应大、经济收益好的大型企业,导致了大量中小型农业企业在我国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没有经济实力进行发展,错过了发展的机遇,错过了进入大市场的机会。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普遍存在着资金体外循环严重的现象。比如说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高速扩张,吸纳了大量农民的存款,但是这些银行的存款却没有用在农业的发展上,而是借贷给了其他的一些金融结构,去进行金融投资去了,这样导致了农村的资金没有促进农业的发展,却去为城市金融的繁荣锦上添花,从而从根本上导致了农村发展的迟缓。
1.2 农村金融机构定位模糊,
我国有专门用于农业发展的农业银行,在最近几年虽然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企业的信贷业务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但是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农业的发展速度仍然显得缓慢,而且大多数的金融资金汇集到了交通设施、大型农产品产业基地等等大型农业发展项目中,至于一些生态农业的投资、农业水利工程的投资都难以获得较大的信贷服务,而且对于相关的信贷申请很困难,没有相关的信贷优惠。再者,相关的农业银行对于支持农村发展的力度明显地乏力,特别在前几年,农业银行大幅地撤离农村地区,很多的信贷服务开始针对一些城镇工商行业,而对于农业的信贷服务则逐渐地减少。比如说在宝鸡的农业银行的分行各种信贷服务才1.96亿元,仅仅是这个银行分行所有贷款余额的3.73%。这说明了大多数的农业银行对于农业的信贷已经边缘化或者说农业银行不务正业。其中以扶持农业著名的农村信用社虽然被称之为农村金融的代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造成了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实力比较弱,加之在我国农村的存贷比收益的制约,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难以扛起农村金融服务的大业。
1.3 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落后
在我国,各种乡镇银行、金融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往往难以开展工作,在进行相关的金融服务的推进中难以生存下去,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村的大多数人没有过多的收入来源,而且大多数人没有购买理财产品的观念,所以传统的储蓄服务仍然是我国银行金融服务的大头,另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入大城市发展,在农村中基本只剩下一些劳动力差的群众,这些农村群众很难会有创办企业的念头,所以在农村中很难有企业借贷,就算有乡镇企业,往往发展很保守,不太可能借贷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还有一部分因素是农村金融机构设施建设滞后,很多地方没有网络系统,甚至很多地区人员对于金融服务的概念不太了解,从而导致了很多农村偏僻地区的服务效率低。
2 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策略
2.1 以三农发展为导向发展金融服务
农村的各种金融机构为三农发展的提供资金支持,这是农业金融机构理所应当的业务范畴,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如何满足农村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找准农村信贷的切入点,推动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是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简化信贷程序,加大信贷额度,针对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必须要根据不同用途的贷款去对应不同的贷款利率,谨防用于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用于进行风险投资,要正确地宣传农村金融贷款的用途和目的,防止相关金融资金没有用在正途上。与此同时,适度地考察一些信誉良好的农业企业,对这些优质企业的发展前景、相关的就业带动能力进行评估,如果这些企业的相关经济收益达到一定程度,就应该针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进行下调,减少这些优质农业企业的资金担忧。特别应该简化一些有着良好信誉的乡镇企业的贷款程序,加快他们的资金周转,减少他们资金需求中遇到的麻烦。
2.2 注重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
目前在我国提倡绿色环保的背景下,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后,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应该结合地方上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加大对一些现代化水平高,产业规模大,经济收益好的农业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每个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入手,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当地的养殖产业、种植产业,甚至在恰当的地区发展适宜当地的旅游产业,推动相关地区农业产业和经济机构向着更好的模式调整,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对于农业发展的良性扶持。同时应该加到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金融支持,帮助农村地区改变贫穷落后的旧面貌,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在实际的农村金融服务中,由于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对于金融服务不了解或者说不信任,这时候就要密切依靠地方基层政府的公信力,通过基础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服务进行宣传和推广。比如说,基础政府组织协调帮助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农民子女圆一个大学梦。与财政部门和扶贫办等政府机构紧密合作,对相关的农户进行扶贫贴息贷款等金融服务,让农村金融服务助力农村扶贫工作。
2.3 找准农村服务特点,进行金融创新
要想让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发展,就得找准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首先应该以三农贷款作为主体,针对农村人口分散的问题应用点多面广的方式 进行金融机构的分布,联系基层党政组织,宣传农村金融服务,广泛吸纳农村闲余资金,对各种中小养殖场加大资金支持,引导这些微型农业养殖企业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同时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发展,农村的环境向着旅游景点的标准发展。在这同时健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估机制,强调对不良贷款现象、资产收益等指标进行审查,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有理、有节,有利的服务理念,防范农村金融服务的风险。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却成为了我国的弱势产业,必须要防止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服务倾向,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政府应该大力整治,保障我国的农业发展有足够的金融支持。
3 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战略
3.1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没有成熟,在农村的金融服务当中人为违规的现象较少发生,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我国农村的金融监管没有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向农业倾斜的时候,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规范,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金融矛盾和金融方面的犯罪,所以为了保证以后的农业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法律部门应该着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法律法规的完善。
3.2 加强政府相关政策的利益引导
在金融行业中,相关的政府机构没有权力让商业性质的银行向农村做出利率方面的让步,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相关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地对农村金融市场让利,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相关的政策上面对商业银行加以优惠。比如说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一些支持农村发展的商业银行在相关的利差补贴方面给予优惠,让相关的商业银行对于农业的业务增加兴趣。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村经济正处在战略发展期,农村的基础设施、网络通信工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应该完善相关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特点,紧密联系相关的基层党政组织,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1]蒋金凤.试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路[J].时代金融,2018(12):24+27.
[2]王国田,许强,戴耀辉.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87+101.
[3]崔巍.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1):63-67.
[4]盛海星.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