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加坡自贸港发展经验看中国建立自贸港研究

2019-12-20汪眺上海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自贸港负面港口

文/汪眺,上海大学

1 自由贸易港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1.1 自由贸易港的概念

自由贸易港是指设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海关管辖区之外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货物、资金、人员均可自由进出,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进出商品免征关税。企业在自由贸易港内,可以开展货物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前提是遵守当地的法律。

1.2 自由贸易港的基本特征

(1)境内关外

在京都公约中,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区等开放性的区域模式统称为自由区,公约中也明确了自由区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境内,二是在关境以外,三是免于实施一般的海关监管制度。所以,自由贸易港有境内关外的条件和实施自由化的海关监管。

(2)经济自由化

进入自由贸易港内的各个行业与企业都能体会到经济自由,对外开放程度十分高,自贸港是与外部世界经济技术相连的桥梁。一般自贸港被专门划出一块区域,在区域内可以集中吸收外商投资,办理进口原材料、出口加工品等业务,有着非常便利化的优惠政策。它是国际贸易市场、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多国经济交汇的地方。

(3)功能的综合性特征

虽然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功能单一的自贸港,但是它向着多功能、综合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发展,除了单一的贸易进出口,还有出口加工、吸收外资、商业旅游等功能,自贸港内可以包含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旅游度假区、自由贸易园区等。除功能上的综合化以外,自贸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各种优惠政策上。

1.3 自由贸易港的类型

从地理范围来看,自由贸易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将港口所在岛屿当做一个整体来开发建设自贸岛,这类自贸港通常既是工商业中心,又是旅游购物中心,如马来西亚的纳闽岛、中国的海南岛也在往这个方向建设;第二种是只包括港口及部分区域的自贸港区,自由化程度较低,如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港。第三种是将港口及其所在的城市的全部区域划分为自贸港,所有居民和旅客均能享受到优惠关税政策,如典型的新加坡、中国香港等等。

从功能来区分,自由贸易港可分为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加工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综合型自由贸易港。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历史最悠久、数量也是最多的,核心功能是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加工贸型自由贸易港不仅具备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优惠措施,还有工业加工功能,能使出口更便利,也能更好的吸引外商投资。综合型自由贸易港是具有最多功能的大中型自由贸易港,在加工贸易型自贸港的基础上鼓励金融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建设多元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

2 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发展经验

本文选择了新加坡自由贸易港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在地理位置、港口条件等方面与上海的相似性与这个自由港的管理模式及其历史上的升级转型可能对上海自贸区升级转型的借鉴意义是本文将其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2.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非洲、大洋洲、亚洲等海上交通的重要孔道,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港口条件优良,不仅是世界上第二大港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的发展以及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都得益于它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排名第四的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础。

2.2 正确的功能定位

新加坡自由港发展至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政府的正确功能定位。在新加坡自贸港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且彰显其特色的政策,包括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进出口贸易自由、金融及投资自由、货物及人员流动自由等等。迄今为止,新加坡自贸港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航运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现在,新加坡政府不仅全面实行贸易自由开放政策,而且优化了通关程序,提高了效率,推动了贸易便利化,也提升了自贸港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2.3 强大的政策支撑

新加坡自由港一直实行低关税政策,部分商品甚至到达了零关税。另外,新加坡自贸港有较高的的金融自由化水平,外汇可以自由兑换,黄金流动也没有限制,这极大的发展了金融市场,还设置了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自贸港放宽了金融政策,提供了优惠措施,其国际金融中心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3 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

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长期建设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和经验,对上海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3.1 创新监管模式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目前为止我国境内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区。在此基础上,上海自由贸易港将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转型升级版。上海自贸港将实施一线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贸易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国际上也大多如此实施。在行政管理上,可以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成本,这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自贸港的管理方式。在投资监管领域,上海自贸区建立了负面清单这一管理方式,负面清单遵循“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取消繁杂的审批制度,除了禁止的领域内,资本可随意进入。新加坡实行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即开放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这可以为我国建设自贸港提供一些思考,在发展自贸港的同时运用好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正面清单可以更为规范投资行为,负面清单可以增强企业的创新力,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另外,也可给负面清单进行“瘦身”,适当减少负面清单中的条款数量,让市场更有活力。

3.2 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建设中的上海自由贸易港将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增强金融开放性的窗口。目前正在逐渐地开放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同时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上海自贸区的管制相对宽松,因此资金的自由流动性较高,促进了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的发展。但中国目前的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对较为滞后,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再建设自贸港的过程中学习新加坡,建立与自贸港的发展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系,同时提供税收优惠。另外,要降低企业开设离岸账户的门槛,才会有更多的企业去开展离岸业务。通过离岸金融的发展,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推动建设中的上海自由贸易港的金融服务业的专业化来使中国的金融服务业走向国际化。

3.3 建立高端服务型航运中心

在整个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过程中,海港航运货物吞吐量的提升十分重要,中国想要建设自由贸易港,就要大力提升吞吐量,这会使港口有了从航运港转向国际航运中心的机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位于长三角,腹地广阔,货物运输量大,对港口吞吐规模的提升有很大的现实基础,但仍需往高端服务型的发展模式转型。新加坡是国际著名的中转中心,在全球的航运交通网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集海运空运为一体,同时也结合了炼油,船舶修造等产业优势,再加上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港口。上海应该学习新加坡提高吞吐量,建立高端航运交通中心,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3.4 健全法律法规

市场的自由化开放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做基础。上海自贸港要做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这是最基本的前提。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另外,上海自贸港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制定了各种和投资有关的税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张小明,张婷,邢珺.“负面清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意义[J].开放导报,2014,(12):28-31.

[2]许鹏.负面清单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J].吉林金融研究,2017,( 02) : 53-56.

[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课题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中国香港、新加坡自由港政策比较及借鉴研究[J].科学发展,2014,( 05) : 5-17.

[4]李凯杰.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7(12):35-39.

[5]田珍.中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措施[J].国际经济合作,2017(12):29-34.

猜你喜欢

自贸港负面港口
术业专攻,奋力耕耘 努力做好自贸港皮肤科学科建设
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
海南:以“大开放、大改革”促进自贸港建设“大发展”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