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通海洋经济

2019-12-20宋鑫陶

商周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海岸带海洋发展

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全球海洋问题形势严峻,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各国携手并进,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东亚国家陆海相连、文化相通,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

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树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平等协商、完善沟通的机制,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务实合作,才能够为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注入强劲动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繁荣。

主持人:

陈宗胜

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

对话嘉宾:

杨·索帕拉 柬埔寨环境部副部长

叶明瑞 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邓章钦 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资深行政议员,工商、贸易及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主席

埃尔维·维贾安蒂 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统筹部副秘书长

朱文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秘书处主任

陈宗胜:中国和缅甸在海洋环保、海洋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缅甸面临着哪些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叶明瑞:丰富的动植物和生态资源、重要的海洋栖息地,对于生物的迁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升海岸带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对于海产养殖就非常重要。目前,环境和海洋生态都面临着重大挑战,不仅影响到粮食安全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还会影响到数百甚至数千公里的海岸线和其他国家的整体环境。所以,我们希望以跨领域的方式来应对,通过建立良好的机构来捍卫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达成总体发展的目的。

目前,我们参与了缅甸诸多的海洋环境保护项目,与挪威环境署进行经济合作,与东盟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东盟自然保护和多样性工作小组以及海岸带环境保护中心等都有紧密的合作。此外,我们还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有相关知识咨询和海岸带建设的合作,比如与海洋组织环境部门的咨询和合作。缅甸希望通过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陈宗胜:在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柬埔寨的情况是怎样的?

杨·索帕拉:我们的海洋已经不堪重负,甚至被过度开发,从经济社会和环境层面都是如此,我们经常漠视海洋环境的问题。中国的海洋部门曾经帮我们进行了海岸带的调查,让我们了解了柬埔寨海岸带的生态环境,政策制定者和科学家之间要进行合作来真实地了解海岸带和海岸线的现状。不管我们是继续开发还是进行保护,只有了解了海岸带的现状,才能知道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相关问题。

我们面对很多的挑战,比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塑料废物垃圾被倾倒到海洋里。实际上,每天都有数以亿吨的垃圾被倒入海中,这阻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解决相关的问题,比如培训教育、回收或者可再生能源的方式等。

陈宗胜:巴生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北部,是东南亚的第二大港。自2016年至今,青岛港与巴生港建立了友好关系,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的区域性行业和物流中心。青岛港与巴生港在港口研究、信息交流、运输往来、贸易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空间也越来越广阔。未来,应如何促进中马港口合作交流?

邓章钦:我们在海洋保护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从区域的角度看,海洋合作不应只遵循传统的做法,未来东亚地区的海洋合作应该建立起一个新的框架,把东亚各国纳入进来,从整个区域的角度进行合作。

此外,应有一个区域海洋合作的行动计划。因为东亚各国有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使命,我们希望建立区域的机制来促进海洋合作。解决海洋环境问题,不仅仅要从海洋上找到解决方法,同时还要从陆地上,从沿海找到解决方法,所以应该采用一个整合式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或者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就港口、渔业或者海洋贸易来讲,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机制,帮助实现自由贸易,并促进可持续的蓝色经济的发展。全球最繁忙的10个港口中,9个在亚洲,7个在中国。除了中东的港口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港口之外,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都位于亚洲,这是东亚的优势。我们应从蓝色经济角度进行相关的规划,建立起亚洲港口的枢纽。但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框架、愿景和使命,各国没有形成共识,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会比较困难。

陈宗胜:解决海洋环境问题要陆海统筹,这是很重要的观点。在陆海结合方面解决环境问题,邓主席对马来西亚和青岛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邓章钦:前提是双方坐下来,形成合作的备忘录。青岛港和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已经有了合作的备忘录,但是如何把陆地的问题跟海上的问题连接起来,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和研究,才能看到更多面临的问题。在蓝色经济方面,大家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只是略有差异。

陈宗胜:在亚太地区海洋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印尼的情况如何?

埃尔维·维贾安蒂:在海洋发展的过程中,印尼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我们想进一步推动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监测的相关技术和气候预报等领域。海洋中有很多的塑料垃圾,这是印尼面临的非常严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非常重视印尼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人才能力建设,通过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来提升当地人的能力水平。在海产品业和海洋旅游业方面,我们希望能达成更多的合作。印尼有一个正在建设的海洋研究中心,我们希望能跟中国在海洋科学研究、沿海领域综合管理、减灾降灾、蓝色经济、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

陈宗胜:印尼与青岛合作办一所大学或者一个研究机构,有没有这种可能?

埃尔维·维贾安蒂: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合作了,但还需要更多的探讨,如何把这些合作付诸实施。在教育领域,我们也已经签署了一些谅解备忘录。双方也可以合作开展一些相关的教育项目。目前,有不少印尼人在青岛的大学求学,这可以进一步将双方的合作推向下一个阶段。

陈宗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分委会的职责在于推动西太和邻近地区科学家、研究机构和国家间的合作,朱主任如何看待各国间海洋经济的发展?

朱文熙:海洋对于人民,对于区域繁荣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青岛海洋产业非常有名,是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名片。青岛可以成为一个典范,提供更多的经验,促进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中,海洋产业是增长的引擎之一。很多国家海洋产业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但同样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海洋教育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我们必须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满足后代的需求,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不仅是海洋气候变化的问题、海洋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学技术可以扮演一个非常基础性的角色,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过程的推进。我们要通过促进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来推动科学研究,同时提升机构的研究能力,帮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海洋科学不仅属于科学界,也必须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包括政策的制定者、私营企业部门,以及其他参与者,共同聚集未来十年的规范制定。从全球层面解决海洋问题,做好海洋相关的预测,让海洋更加透明,更加富有生产力。

陈宗胜:对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建设,您有什么具体的合作项目或者建议吗?

朱文熙:我们主要进行海洋科学相关的研究以及机构赋能的工作,最近也在青岛设立了一个培训中心,进行海洋学和相关海洋科学的研究,它会提供很多机会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培养发展中国家的青年科学家,来了解如何理解海洋的动因,以及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

我们也和一些海洋大学、海洋知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进行了很多的合作和联合研究,未来十年,它们将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海岸带海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海岸带弹性初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惠州市海岸带优化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无人机遥感在海岛海岸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