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ogistics模型的河南省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集群河南省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04)

一、研究背景、现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有“集群经济”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日益壮大。如浙江已建成数百个专业村和专业镇,其中500多家的价值超过1亿元,约占浙江工业总产值的一半。虽然我国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还位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准集群”模式,但我国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不断壮大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模式和发展趋势,集聚化趋势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区域产业发展中。

产业集群由于其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政府政策可以对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应对企业鼓励研发、税收优惠,保持行业竞争优势秩序,同时,专业市场对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产业集群因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备受关注,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通过产业分工与区域经济相结合,使分工专业化和交易便利化有效地形成一个生产组织,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目前,河南大部分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有许多问题仍在不断显露。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有助于加强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引导,使其保持强劲的发展能力。通过调整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修复和保持河南省产业发展链的完整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区域生产效率,稳定各个产业集群地区的就业、收入和经济增长,还有利于保护河南省本地独特的发展优势和资源。

(三)研究现状

关于产业集群概念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对于劳动分工的优势分析中,之后Marshall(1920)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他的工业区理论为产业集群理论奠定了基础。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研究发现几家公司的空间和地域集聚很容易带来更多的长期收益和聚集效应,韦伯称之为“晚期社会聚集”,即产业集群。

20世纪80年代以后,Michael E.Porter(1990)的钻石理论和以Paul R.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产业集群理论的初步形成。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产业集群和创新理论中指出,创新体系下的产业集群可以使集群内的企业定位更加清晰,更快速地发现新的客户需求。在集群之中,竞争起着重要作用。企业间通过增强竞争促进其在全球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Arikan&Schilling,2015),知识溢出效应更显著,生存威胁加大。产业领导者可以从集群中受益,Alcacer和Zhao(2016)研究发现,当企业与市场竞争者同处一个区域时,产业领导者会增强各部分间内部联系,避免知识泄露以增强知识利用机制。Giarratana和Mariani(2016)的文章中,他们发现企业易于通过集群内激烈竞争和溢出效果,提高创新力和生产力,从而促进新业务产生。

在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Brown(2000)将集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六个阶段,但他也指出在初始形成阶段都存在较大差异。Maskell和Malmberg(2009)认为产业集群中地区文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在产业集群进行协同演化的动态过程里,可以明显发现一些特定阶段呈现出来的规律,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每个区分阶段的科学界定使我们做出的预判更加合理。

(一)产业集群的有关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一定空间位置上的经济活动布局,逐步形成地理上集中的空间形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产业活动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如“集聚体”形式的区域发展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产业集群是企业的地理集聚体,作为一种扎堆现象,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企业、机构间相互联系,有特殊的分工内涵。正是由于专业性特征强,才使这些企业、机构等可以聚集在一起,实现规模生产。产业集群内部因为专业化分工产生各种联系,形成各样的合作网络,这些关系网推动了人力资本、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增长,有效地提高了集群的竞争能力。

(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通过对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是以集群中企业和机构的数量及质量为参照符号,显示集群的演化过程,即企业行为。从出生阶段到衰退阶段,都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相同的规律性,它是进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变化过程。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经济活动主体、产品、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复杂体系中,一些学者发现,在典型的产业演进过程中,行业产出额变化呈曲线U形或S形。它通常包括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形成时期、生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或变异期。

三、Logistic曲线模型建立及分析

Logistic回归曲线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架构是wx+b,其中w和b是要评估的参数。qk和qr是影响Logistic增长曲线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qr越大,代表曲线越陡;qk越大,代表曲线的顶端越高。

qr是通过计算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在生物学中获得的群集增长率。qr取决于群集协调各种资源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主要是协调集群内部的业务关系,减少摩擦,提高集群网络的效率;创新创造能力,是指将一般知识转化为专业知识的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集群的创新能力越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越大,潜在增长率也就越高。

qk表示一个地区对某行业的承载能力,是指某一个集群在这一地区所能容纳的最大企业数量值,决定于该地区拥有的资源。资源总量越大,该地区可承担的集群规模越大;消除集聚收益指的是企业之间战略决策的作用,如竞争过度,或者与集群中其他公司的关系改善。

四、河南省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当前来看,河南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新的区域发展优势,区域经济又是河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河南省产业集群概况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全省工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 070.36万元,同比增长26.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 133.81亿元,同比增长19.80%;可以明显看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增加就业的开放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有问题和潜在风险

河南大部分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特别是相对较小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阶段。2016年,河南省统计局调查的产业集群中形成期(启动期)11个,占2.8%;生长期为308个,占79.4%;经济衰退期有24个,占6.2%。

河南产业集群整体数量、规模不大。工业产出相对较低,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产值低于5亿元的产业集群占大多数。除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少数集群外,其他集群集中度不高,核心产业不完整,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三)发展政策及建议

尽管河南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要密切关注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促进其稳定快速发展,增强竞争力。

1.利用有科学依据的合理规划,引领产业集群积极发展

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利用环境特色和优势,规划战略布局,可以加快形成河南省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2.利用政策引导企业加强产业间的分工合作,专业化、系统化管理

鼓励带头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集聚模式,利用自身优势进行集聚群的结构调整和分工完善,以其带头效应吸引更多产业进入,不断完善设施基础,降低生产成本,完善整条产业链。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集群河南省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