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及央行发布数字货币的意义
2019-12-20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解密数字货币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
数字货币英文是Digital Currency,简称为DIGICCY。对数字货币缺乏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狭义的定义中要求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确定的算法解数量决定总量固定,同时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各个节点认可。而这些技术特点都诞生于比特币,因而狭义数字货币基本上指以比特币为样本的货币。而相对广义的数字货币则在这些技术特点方面有所放松,部分拥有发行主体,部分总量基于某些可增加的资产而不固定等。扩展后的数字货币甚至纳入了部分网络主体发行的、加密性并不是很高的虚拟货币。总的来说,不具有发行主体、基于有限的算法解数量实现总量固定以及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各个节点认可,这几个主要的数字货币特征决定数字货币的特定技术。其中满足这些要求的区块链技术是在数字货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因而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成为孪生词,数字货币的一些特殊的性质是由区块链技术决定的。
(二)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去信任的技术特点。首先,区块链是一个数据库,它是一系列区块的链接,每个区块包含了需要加密的数据和数字签名,其中数字签名的逻辑关系是连接区块的纽带。每个区块包含三个部分:需要存储的数据、上一个区块的数字签名和自己的数字签名,其中自己的数字签名是通过上一个区块的数字签名和自身存储的数据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计算出来的。以比特币为例,其交易信息被保存在每个区块上,随着交易不断发生,需要越来越多的区块存储信息,新的区块按照时间顺序线性补充到区块链上。其次,在“区块+链链”结构的基础之上,区块链上数据的记录和存储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传统的数据库是中心化的,如市面上的各类网盘,所有用户的数据存储于运营商的服务器中,每位用户上传下载数据都要和运营商服务器进行交互,用户权限是有限的,仅能访问和修改数据库的部分数据,而运营商权限理论上是无限的,可以访问和修改所有数据。区块链则允许每一个用户都记录并存储所有的数据,并且实时更新,如果某个节点想要将新的数据写入区块链,它需要在整个区块链网络内广播,只有全网大部分节点认可该记录时,数据才被允许写入区块链中,并在整个网络内更新。
数字签名和去中心化设计使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去信任的特点。每个区块包含前一个区块和自身的数字标签,自身数字标签是通过前一个区块的数字标签和自身存储的数据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一个区块的数据被篡改了,那么其数字标签也会发生变化,这会导致后续所有区块的数字标签发生变化,而在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这样的篡改是不会被其他节点验证通过的,因而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
二、我国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意义
2019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表示,研究历时五年,央行数字货币终于要来了,央行使用的体系是双层运营体系。中国央行开启了主权“数字货币”的先河。虽然在此之前10年,IT人员早已创造了“数字货币”比特币,但是就货币属性而言,比特币因为其特殊的性质,并不是货币。
(一)减少交易链接对账户的依赖
首先比特币在技术科技方面具有先进性。例如,区块链技术就是最大的先进之处,还有多边记账、开源等非常好的性质。这使它并不用特定的机构去发行,它的产生机制就是通过大量的计算应用一定的算法去产生。比特币有一个“大账本”,这上面会记录所有的交易信息,为了确保交易的安全性,还加入了一些密码学的原理。点对点传输意味着分散的支付系统。自诞生以来,比特币已被定义为“衍生物”十年了。严格的法律监控和技术问题影响了它的投机活动,价格急剧上升和下降。受比特币示范效应的影响,所谓的非主权“数字货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共有一百多种,可能会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需要关注的是,货币的基本性质是国家靠信用发行,国家才有发行的权力,这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力。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深刻影响着金融科学技术,我国央行双重监管下发行主权数字货币对实践国家货币发行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中央银行通过区块链技术,并引入了新的加密电子货币系统,这无疑是货币系统的重大变化。据悉,中国中央银行将采用双层数字货币运营系统,即中国人民银行将首先与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交换数字货币,然后再由这些机构向公众进行兑换。中央银行必须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并不规定技术路线,充分发挥市场的主观能动性,在竞争中达到最优,这个过程区块链是必不可少的。与只能通过传统银行帐户完成的电子支付不同,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是“账户紧耦合”,无需传统的银行帐户即可实现价值转移,从而大大减少了交易链接对帐户的依赖。
(二)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毋庸置疑的是,数字货币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并且在央行可控的前提下,以央行信用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流通性是非常强的,
可以防止洗黑钱等违法活动,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后,人民币将会迎来数字化的时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是一大利好。并且商业银行、信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借此机会创新出一大批信贷产品,极大地增加了信贷产品的活力,给它们带来了新的生机。最为重要的是,央行对货币运行的监管也方便了许多,货币政策可以得到更快的实行并展现出效果。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国民使用数字货币的大数据情况,判断经济情况,对症下药,制定出更符合当前国情的货币政策,达到经济调控的目的。
(三)使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属性和功能与纸币完全相同,仍旧是央行负债,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同之前的纸币一样,仍然是央行的负债,这一点不会根据货币形态变化而变化。数字货币同样具备无限法偿能力,以及货币的基本职能,比如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等功能。因此,数字货币可以像纸币一样流通,可以将数字货币理解成纸钞的数字化替代。和纸币一样,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摆脱了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的控制。具体场景中,只要手机上有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只要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功能,也不需要实名认证或是绑定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这一点与纸币非常相似。
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重注重的是替代M0,致力于解决纸钞的各种问题,对货币政策影响不大。M1、M2现在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央行数字货币不必再去替代M1和M2,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替代M0将会带来巨大的好处。现金转移不需要银行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转移也不需要商业银行参与,但这不意味着商业银行被边缘化。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和现所长均在演讲中解释过数字货币的发行模式。DCEP发行与纸钞类似,采用双层架构,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兑换给公众,数字货币属于M0范畴,是央行的负债,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外。因此,数字货币交易不依赖商业银行账户,与现金交易不依赖商业银行账户是类似的,不会导致商业银行被通道化或者边缘化。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数字货币,无论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都是一场重大的货币体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