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技巧探究

2019-12-20黄佳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心理

文/黄佳,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1 现象描述

1.1 师生之间根本没有对话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占领主动地位,在课堂上往往出现“一言堂”、“满堂灌”,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师生之间只有波澜不惊的知识讲授,没有思想的碰撞,更没有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会觉得昏昏欲睡、苦不堪言。

1.2 师生之间只有单向对话

在新课改精神的感召之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有意识地增加对话设计。但教师的对话设计并没有抓住师生对话的实质,教师通过向学生大量提问来体现师生互动,而没有注意到所提问题的层次和结构,根本就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没有对话,只有招架。这样的课堂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看上去很热闹,从始至终都有师生的互动,而学生其实遭受的只有狂轰乱炸的煎熬。

1.3 师生之间存在无效对话

为体现师生间有充分的思想交流,有些教师在抛出一个话题后就过度支持学生畅所欲言,任由学生在教学目标之外游移,但在热闹过后学生所学不多。此外,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只要求学生作简单的“是非”回答,在一些学生明显都能够掌握的知识上设疑,老师希望的是学生讲老师预设好的话,全班学生集体的正确回答让教师得到心理满足,一旦学生的回答有错误,老师就粗暴打断或反应急躁甚至批评指责。

2 宏观成因分析

2.1 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反思教学现状,有教师仍受固有观念的影响,把课堂视作为自己一人独大的圣殿,不自觉地居高临下,拉大了师生距离,忽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漠视他们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让他们被动接受“填鸭”式的灌输。因此,课堂就成为了教师一人的课堂,师生关系就变得紧张或者冷漠。

2.2 对话设计只图形式

在师生互动的要求下,教师仅关注到互动的表象,而没有抓住其实质,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在对话设计中,教师只备教材没有备学情,在问题的铺成排列上只考虑到对课本的解析,大量地抛出问题或者故作高深地提出难度过大的问题,学生或应接不暇或招架不住,而教师却在一旁沾沾自喜地独自感受“师生互动”的喜悦。

2.3 课堂节奏把握不当

在课堂对话中,过于简单的问题设计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限制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扼杀了他们的对话欲望,因此,这样的对话设计毫无意义。如果老师运用小组讨论或者学生论坛的形式把话语权让渡给学生,任凭学生毫无目的地天南地北地聊,教师则成为一名冷漠的旁观者或热情的喝彩者,只怕这样的“对话”也无法实现教学的真正目标。

3 微观技巧探究

3.1 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教育对象

在高效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教师强大气场的感染,表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其实就是教师以独特的个人魅力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出的广阔的心理空间、思维空间和人际空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所营造出的轻松的课堂氛围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成为师生良好对话的心理基础。为此,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来,多亲近学生,多与他们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这种“心灵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亲切、真诚地相互交心,架起一座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3.2 注意“你”、“我”、“他”等人称代词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对教师的语言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心理,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个体意识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这是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难题。此时,教师可以利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的转变,来调节学生对教师、对课堂的抵触情绪。“这个问题,你思考得很全面!”用“你”既尊重了该生的思想表达,又区别于其他的学生,凸显了他的独立个性。“我有一些建议可以参考!”以“我”为主扮演顾问角色给予学生辅助。“大家觉得他表现得怎么样啊?!”作为课堂指挥者调动其他学生参与对话,营造出学生群体对个体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唤起该生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

3.3 针对学生的不同反馈,采取适当的激励

课堂上学生良莠不齐的表现会对教师形成不同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激励,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当学生表现为专注凝视、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等状态时,教师可采用肯定、欣赏的技巧,承认学生的所思所为,学生会因此获得更大的自信;当学生表现为一知半解或者沉默无语时,教师就可侧重其正确的一面,对模糊不解的一面可进行启发和点拨,给予学生极大的心理期待,深挖学生潜能;当学生表现为自由散漫、消极抵抗的状态时,教师就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可先附和其思想,倾听他们的看法,尊重其不同见解,求同存异,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4 对话设计应由易到难逐层递进

师生对话设计应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状态。过易和过难的问题都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过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留足思想空间,失去了课堂对话的价值;过难,学生回答不了,可能就此丧失学习兴趣,使课堂冷场,陷入尴尬的僵局。因此,对话设计需要教师注重难易结合,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承前启后,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即是要有明显的循序性。

3.5 留下悬念,让学生觉得意犹未尽

实践中,我们发现能够引起学生最大兴趣的是他们“一知半解”的内容。就如对社会焦点话题,可能每个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一部分,但并不尽然知晓,教师在抛出这个话题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所知。在热烈的集体讨论之后,教师就可概括他们所表述的内容,然后适当设置一段空白区,鼓励他们继续挖掘,进而补充完善相关信息,这就能将课堂引向深入。意犹未尽的课堂是最值得回味的,牵肠挂肚的思考才是最具意义的。

师生通过平等“对话”,心灵“对话”,情感“对话”融洽师生关系,促进有意义的课堂教学,这是我们现代教育追求的一种高境界。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师生对话去拨动学生心弦,使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心理小测试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感受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