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州石砚工艺传承研究
2019-12-19李晓军
摘要:思州石砚在中国石砚的发展史上居于领先地位,水质石材、内含金星是其显著特征。2000多年恪守的传统工艺是贵州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使得思州石砚在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上别具一格。
关键词:思州石砚 金星石 价值
贵州的思州石砚是中国的十大名砚之一,因产于古思州(今岑巩县)而得名。因思州古属西南五溪蛮地,思州石砚历史上又称蛮溪砚;又因内含金星石是其显著特征,也叫金星砚。它起于汉代,成熟于唐、宋代,清代上贡朝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获得了新的发展。制作工艺历经数十代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一、思州石砚的历史渊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位于省境东部,古称思州,为荆楚夜郎文化汇集地,是贵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史学界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
思州始名于唐,置府于明,1930年更名为岑巩县。思州石砚是这块土地上一颗璀璨的宝石,深受民众喜爱。
文献证明,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有了思州石砚。据清代檀萃《楚庭稗珠绿·黔囊》云:“金星石,出于思州星石潭。黝如石墨,帘飓几净,时发清香,稀世之宝也。”[1]这段文字证明思州出产金星石,也是金星砚名的来历。思州汉时属“五溪蛮”地,据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五溪”词条注:“[水经注]武陵有五溪……东汉马援征五溪蛮……贵州之思州……皆古五溪地。”[2]因为在“五溪”中只有思州有金星石砚,所以历史文献中又常以蛮溪砚代称思州砚。据康熙六十一年思州知府陆世楷在《思州府志·艺文卷》记载,蒋琛在《张子枝伯南归索金星石砚赋赠》一诗中有“思州古都近夜郎……簸摇陨作蛮溪石”之句,[3]同时在卷八中的《答铜仁周衣庵郡伯索金星石》还有“蛮溪安得有佳砥”的诗句。这个记载印证了思州石砚又叫蛮溪砚的来历。清代张潮的《昭代丛书甲集四十二卷·砚林》“黄山谷有蛮溪大研(砚)”,[4]记黄庭坚已有蛮溪砚,说明在宋代思州石砚就已得到长江中下游的文人墨客所喜爱。清代谢慎修《谢氏砚考·卷三·砚说》载《蛮溪砚》:“铁网珊瑚斯石也,出于汉之蛮溪。”[5]这段文字说明汉代就有了蛮溪砚。
以上文献构成了一个逻辑关系:思州产金星石——思州汉至北周时属“五溪蛮”,“五溪蛮”只有思州产石砚,蛮溪砚就是思州金星石砚——蛮溪砚出于汉代。这在有文献可查的中国石砚发展史上时间最早。
唐宋时期,思州石砚已出现在中原及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文人书斋中,受到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书画名人的钟爱。后经过元、明两代艺人的努力,制砚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被清廷列为贡品。清朝康熙皇帝对思州石砚尤为赞赏,把它选作“御砚”。从此,其技艺的发展更为迅速。清朝末年,思州石砚流传国外,在日本颇受欢迎。1930年,岑巩县著名的制砚艺人聂宝善的作品荣获贵州省工业实业展览会甲级银质奖章,从而促进了思州石砚的进一步发展,制砚作坊也纷纷建立起来。特别是星石潭一带,几乎家家都有制砚能手,在全国名砚林中占有重要地位。
1973年,贵州省成立了“岑巩县工艺美术厂”,技艺精湛的周树南等老艺人积极归队,择徒授艺,组织生产,从而使得思州石砚走出国门,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1979年1月1日,国家轻工业部将“思州石砚”列为全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刻砚”的八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贺兰砚、思州石砚、罗纹砚、金星砚、鲁砚)中的第五位。2003年,思州石砚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列入“中国十大名硯”。
1994年,贵州省文化厅授牌“岑巩县思州石砚艺术之乡”,2008年,文化部命名岑巩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思州石砚)之乡”。2018年,思州石砚非遗扶贫工坊被列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9年10月,“思州石砚制作工艺”被贵州省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
二、思州石砚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岑巩县属低山丘陵地带,以溶蚀地貌为主,褶皱断层颇为发育。制作思州石砚的石材就产于县境内,呈山地岩溶地貌的龙江河、龙鳌河流域。这里的土壤为黑色,含黄铁矿、石英粉砂泥质水云母黏土,砚石中含水云母43%~60%,绢云母5%~10%,石英粉砂10%~15%,粒径0.005~0.025毫米,黄铁矿5%~8%。
在涧深壑幽的山地岩溶地质中,经亿万年浸润形成的制作石砚的优质水润金星石,主要分布在岑巩的思旸、羊桥、凯本、大有、注溪、天马、客楼七镇。历史上金星石的开采点集中在思旸镇的平坝村星石潭、岑峰村、马坡村、盘街村、板桥村。星石潭是“金星石”开采史上的最佳产地,自古以来为“思州石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支撑。星石潭古称“文石涵星”,是著名的思州八景之一。而分布在羊桥、凯本、大有、注溪、天马、客楼六镇的金星石则保存完好。
用取之于水中的金星石制作的成砚易于发墨,贮墨不易干涸,哈气生露。人工从水中取石,采石季节集中于夏季,冬春季节寒冷不宜采。采石过程非常艰辛,石材也很难采到。石材品质全由手、眼等感官鉴定,采石者为经验丰富的老技工。石质为黑色粉砂泥质黏土岩,呈骨针状鳞片结构,内含黄铁矿晶体,形成自然的圆形金星在石中闪烁。由于石材优良稀少,每一块都尽量不浪费而物尽其用,造型上就要求随形赋神,这样对制砚师的审美鉴赏与表现能力的要求就很高。
思州石砚的制作工艺以石材开发点与分布面为核心,沿县境内龙江河、龙鳌河沿岸覆盖全县11个乡镇,并向镇远、玉屏、江口、石阡、新晃周边县辐射开来。使用范围扩大而制作工艺始终恪守传统精髓,保证了思砚品质稳定。两河汇入舞阳河、流入沅江,再进长江,水陆交通方便,自古商贾云集,码头商运繁忙,为石砚制作工艺流通的提供了交通条件。
三、思州石砚的制作工艺及传承情况
(一)思州石砚制作步骤
思州石砚制作由采石、制砚、打磨、配盒包装四个步骤组成。
1.采石:用锄头、钉耙、钢钎、大锤等工具开采石材,存储。
2.制砚:选材、构图、细描,用锤、錾、钻、锯等十多种雕刻工具,用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雕成龙凤、花草、鸟兽等不同题材的砚台。
3.打磨:用磨石、刮刀、砂布等工具把成形的砚台打磨精细、光滑,再将砚台清洗晾干。
4.配盒包装:依石砚造型制作木盒,用绸缎装盒入市。
(二)思州石砚制作工序
思州石砚制作要经过15道工序,包括:选点、试石、开采、选石、运石、储石、选料、制坯、构图、雕刻、打磨、抛光、清洗、铭文、配盒。
(三)思州石砚制作工具
1.采石工具:锄头、钉耙、入岩錾、岩尖、钢钎、日字锤、八磅锤等。
2.雕刻工具:木砧、竹钉、滑石、砂布、铁锤、木槌、錾等。錾是主要工具,有尖口錾、方口錾、平口錾、圆口錾、钩錾、斜口錾等。
3.打磨工具:毛刷、木盆、金刚砂等。
(四)思州石砚制作工艺
制作思州石砚用深浮雕、淺浮雕、镂空雕等手法,保持龙凤、花草、鸟兽题材品质与风格稳定。每一道工艺又由若干技艺构成,使思州石砚始终保持自己独有的品质和稳定的风格。
(五)制砚代表人物
历史上思州石砚涌现出了众多制砚大师,其主要代表性人物,第一代:聂心华(1795—1889),清代思州石砚制作集大成者,订立制砚标准;第二代:程云(1879—1961),致力于制砚人才的培养;第三代:王伯麟(1897—1960),擅长雕瓜果砚,拓展了传统石砚的表现领域;第四代:周树南(1927—2002),新中国成立后思州石砚制作工艺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为项目传承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四、思州石砚的特征及价值
(一)特征
1.地域特征鲜明。金星石质坚润如玉,石色青黛,石质细腻,金星石含有黄铁矿晶体,与石体浑然天成,形成自然的圆形金星,浑金在璞,流光闪烁。由于金星石材质特殊,制作工艺根据金星位置、形状、大小、表里的不同,依星写实写意,用它制作的砚台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巧妙。青黛的砚体如无月的夜空,闪耀的金光似星星点染,极具美感。
2.民族工艺独特。汉族地区石砚多为平雕,思州石砚以“五溪蛮”民族传统浮雕工艺为主,辅之平雕,融合了多民族智慧,技艺精湛,确保镂空雕、高浮雕、透雕的立体效果。浮雕分阴纹和阳纹。阴纹浮雕在砚面开出凹形图案,阳纹浮雕凸出表面,适应亭台楼阁、人物、风景等高难度题材创作。
3.造型寓意丰富。以龙凤、鸟兽、花草三大题材作立体造像,呈现四龙潮海、喜鹊闹梅、思州八景等近百种图案。轮廓有荷叶边椭圆形、单双线边长方形、单线边扇形、无边自然形等,变化中求实用与艺术的统一。
(二)价值
1.历史价值。思州石砚是该地区多民族交融的文化象征,是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的历史符号,同时记载了明清“改土归流”后贵州田氏土司的演变信息,对于研究地区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文化价值。图案题材来自思州原住民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傩戏古歌唱词等文学内容,保留了大量思州本土文学素材。以砚台带动书法推动汉字在思州地区的传播,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3.艺术价值。集书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砚体青黛,金光点染。把民间艺术融入石砚创作,小砚台成为情感纽带和艺术窗口,熏陶力强,审美和收藏价值高。
4.社会价值。通过构图表达各民族文化尊重、文化自信及和谐价值观;技艺高难,学期长,需要从业者精雕细磨,培养凝神做事的工匠品质,与今天的大国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5.经济价值。传承历史久、流传面广、受众面大,自古以来思州龙江河、龙鳌河两岸小作坊林立,制砚成为从业者谋生的技艺。近年来项目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日益明显。
思州石砚的特征和价值,为创造性地发展石砚传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清]檀萃.楚庭稗珠绿·黔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0).
[2]藏励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05).
[3] [清]陆世楷.思州府志[M].50-51.
[4] [清]张潮.昭代丛书甲集四十二卷·砚林[M].康熙三六—三九年刻本:9.
[5] [清]谢慎修.谢氏砚考[M].乾隆五七年刻本:17.
(作者简介:李晓军,男,凯里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和贵州民族文化)(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