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使用时间的成本收益分析

2019-12-19陈娜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微信

陈娜

摘  要  微信自勃兴以来,虽已成为学、业界探讨的热点,但对于微信使用时间及其成本收益的研究——迄今仍然鲜见。基于研究生个体之“我”——在随机抽选的一周时间内使用微信的实证分析,回答——在一周时间内,“我”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并追问花费这些时间的成本与收益分别是什么?研究发现:“我”在一周内共使用微信972.5分钟,平均每天使用138.9分钟,一周微信打开126次;个人可支配时间与微信使用时間长度成正比;微信使用和个人的行为习惯相融合,共同使“我”可支配的时间碎片化。本研究对此提出建议:重点“知”:客观记录自己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意识到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定点“看”:善用特定时间段处理微信事务;慎重“选”:优化人际关系网络,理性订阅公众号。

关键词  微信;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9-0001-04

1  问题的提出

据企鹅智库2016年发布的《解密微信——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从2011年微信诞生起到2016年初,微信用户已经超过6.5亿人次,其中94%的人每天会打开一次微信,55.2%的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微信重度用户的比例接近1/4,每天打开微信的平均次数超过30次[1]。由于微信上的信息是无限的,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合理配置微信使用时间就显得尤其重要。关于微信对个人时间的影响,抛开基本的认识,我们对微信对个人时间的组织是无意识的,而且我们认为微信占据个人时间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讨论媒介是否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时间的组织扮演了角色。即使我们每天使用微信,我们也很难意识到这一层面。而且人类记忆有限,很少有人能准确评估出自己在微信上使用的时间,由此,本文将重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在随机抽选的一周时间内,个人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是多少?2)花费这些时间的成本收益是什么?

2  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微信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微信使用状况、使用内容、使用动机、使用评价、传播营销机制、如何应用等方面,很少有以“时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微信使用进行研究的。例如王潇雨关于《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的方式,研究微信使用者的使用行为及意图[2]。王玲宁的《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群体对于微信的采纳、接触和依赖的受众行为及内在机制[3]。王玲宁与王潇雨的研究都是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讨论微信使用的行为动机。

本文在检视学界相关研究进展时发现,除了行为动机,针对微信使用状况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例如张志坚和卢春天的《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意在研究高校学生使用微信的交往对象及使用的主要功能,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微信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同辈群体依然是他们微信的主要交往对象,高校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主要行为集中于阅读、点赞和发表情。尽管不同大学生群体在微信使用和交流上存在差异,微信已成为大学生对外沟通的主要媒介[4]。

对于微信使用的研究还有一类,过度使用微信的影响因素或后果研究。例如蒋建国的《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强调过度虚拟社交容易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影响,甚至产生人格分裂、社交幻化和自我迷失,强调培育微信社交理性[5]。

在已有文献中涉及到微信使用时间的研究,都是将“时间”作为一种分配的资源看待,重点阐释了微信作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使用的冲击,强调有多少时间分配给新媒体,多少时间分配给传统媒体,而不是将时间成本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研究微信使用内容、行为和意图等,而是以微信使用时间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微信使用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希望通过本研究,细化和深化人们对于微信使用的时间成本和成本收益的认识,进而思考如何更合理的配置个体的微信使用时间。

3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针对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观察记录法,以实际发生为依据直接进行数据的记录。与问卷调查法相比,能够更为客观的对真实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结论。笔者作为研究生个体,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笔者2019年3月2日至3月8日为期一周的实际生活,记录时严格保持数据的客观性。之所以以“一周”作为研究的时间段,乃是因为考虑到一年是由52周构成,由一周的数据可以大致推断出一年的微信使用情况。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

以一周为时间段,连续七天记录以下数据:

1)微信每天使用时间、微信每天打开次数、个人可支配时间。

2)聊天花费时间、朋友圈浏览时间、公众号浏览时间、吃饭时使用时间、吃饭时打开次数、睡前使用时间、醒后使用时间、等待时间、等待时使用时间、上课使用时间、打开次数、兼职使用时间、打开次数(其中,个人可支配时间=24小时-个人不可控时间=24小时-睡觉时间-上课时间-兼职时间-其他必须参加活动时间)。

3)科研时间、实习时间、读书时间(科研时间包括查阅文献及论文撰写等必不可少的时间)。

制作微信使用情况汇总表,将每天所得的数据汇总于表格。

3.2  理论视阈

本文在记录数据时,特别注意将微信使用数据与行为习惯数据和个人可支配时间等数据联合起来考量,将研究置于日常生活的情境之中,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这种研究路径受到波·瑞美尔和尼克·库尔德里的启发。波·瑞美尔的《最常见的做法:对大众媒体的使用》在研究媒介使用行为、使用习惯时,始终让研究对象处于日常生活方式互动的情境之中,这样研究才更加真实有意义[6]。由于还需要探讨微信使用的原因,因此引入尼克·库尔德里的《媒介仪式》中的“仪式”理论。

在库尔德里看来,“仪式”有三种广义的解释:

1)习惯性的行为(任何习惯或重复的模式,无论其是否有特殊的意义)。

2)形式化的行为(例如,在某一文化里对餐桌有规则且有意义的摆放方法)。

3)涉及某种更广义的价值观的行为(比如圣餐,在基督教中它包含着与终极价值-上帝-直接接触的意味)。

为什么《媒介仪式》对“仪式”的脉络梳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微信的使用呢?

1)在库尔德里对于“仪式”的第一种解释里,“仪式”这个词指的不过是规律性的行为或习惯,日常生活中,可能谈到下班回家总是先喝上一杯,并吃点零食这一“仪式”,同理,使用微信这一“仪式”行为已经自然化,甚至规律化的成为我们每天无意图的行为习惯。

2)库尔德里对于“仪式”的第二层解释,形式化的行为超越了习惯,它意味着使用微信这一“仪式”,赋予行为以意义,比如,我们经常发朋友圈庆祝生日这一形式性的行为,把更宽泛的意义寓于其中。

3)第三种看待仪式的角度,能兼容第二种解释,但把关注的重点从纯粹的形式意义转向了仪式性的行为所表达的某种价值观[7]。

因此,将微信使用、日常行为习惯、个人可支配时间等数据综合考虑,更贴近微信使用的现实

情况。

4  研究发现

1)一周共使用微信972.5分钟,约16.2小时,平均每天使用138.9分钟,约2.3小时;一周微信打开126次,平均每天打开18次。

根据记录结果发现,微信聊天是构成微信使用时间的重要因素,一周用于聊天共花費533分钟,占微信一周使用时间的54.81%;其次是浏览朋友圈,浏览朋友圈共花费170分钟,占微信使用时间的17.48%;使用小程序花费153分钟,占微信使用时间的15.73%;阅读公众号使用74.5分钟,占微信使用时间的7.66%;其他功能使用42分钟,占微信使用时间的4.32%。如表1所示。

2)个人可支配时间与微信使用时间的长度成正比。如图1所示,一般说来,个人可支配时间与微信使用时间呈现正相关,个人可支配时间越长,微信使用时间越长。这也说明,微信已经无形渗透到“我”的生活,在个人时间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占据着个人大量的空闲时间。

3)微信使用和个人行为习惯相融合,碎片化个人时间。睡前使用时间、醒后使用时间、等待使用时间、吃饭打开次数、使用时间、上课打开次数、使用时间、兼职打开次数、使用时间,这些被细分的指标均是围绕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展开,微信使用记录也表明,个人在吃饭、睡觉、等待、上课、工作时都会使用微信,甚至高频率打开微信。微信,正在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生存场景,和日常生活各种活动相融合,将个人时间碎片化。

5  微信使用时间的机会成本分析

经济学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机会成本的定义。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机会成本是指一项资源被投入特定用途所放弃的投入其他用途带来的最大收益。从决策视角,一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大收益。

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无限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样时间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如何合理地配置个体的时间,便不得不考虑。对于高校研究生群体,微信使用时间的机会成本就是将时间投入于科研、实习、学习新知识、读书思考等带来的最大收益。

5.1  科研产出

知识产出能力是评价研究生的重要指标,而论文的产出又是知识产出能力的主要内容。毫无疑问,科研时间的投入是影响论文产出的重要因素。李强,赵延东,何光喜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重点研究科研人员的时间投入对论文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住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等变量时,科研时间与论文产出存在“倒U型”的抛物线关系,即随着科研时间的增加,论文产出数量先表现为增长,当科研时间超过一个时间点后,论文数量反而会随着科研时间投入的增加而下降。其中高水平论文(SCI/EI论文)的时间投入拐点是每天的研究时间为5.7小时,而论文总量的时间投入拐点为每天研究时间为9.8小时[8]。这个研究结果包含了高时间投入科研人员,针对研究生群体,相信很多人每天的时间投入远远达不到拐点处的5.7小时、9.8小时,甚至并不是连续性的时间投入。据此,科研时间对于研究生群体是最能够自主控制和进行调整的投入因素,如果将每天集中使用微信聊天的一个多小时投入于科学研究,每周科研的时间增加约9小时,相当于每周增加一天工作时间,日积月累,由此产生的价值不言而喻。

5.2  实习

参加实习对就业以及以后的人生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每天将花费在微信上低效的时间尽量减少,多出的时间可以选择兼职、实习等。如许多高校针对研究生群体设置“三助”岗位。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获得工作经验,还能加深对高校各个岗位的认识。又如很多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学生创业基地,这对研究生群体不失为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创业机会。

5.3  读书

研究生群体想要丰富知识储备,每天花费时间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研究生坦言自己主观阅读意识不强,每天几乎抽不出时间读书,甚至把使用微信过程中获取的碎片化的信息和表面化的轻薄阅读等同于读书。但如果将浏览朋友圈、公众号的时间主动投入到真正的读书中,阅读达到一定程度时,书中的内容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如横向思维、批判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应用于学术研究,在启发个人思考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  对策建议

微信使用的过程轻松愉悦又不用进行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同时快速地消费着个人的时间。不经省思地使用微信的时间成本过高,是有悖于经济学的“理性人”行为的。如何减少不合理的微信使用时间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为回答此问题,本文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6.1  重点“知”:客观记录自己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意识到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本

我们自以为在时间的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媒介使用时,我们忽略了媒介对个人时间组织的影响,个人想要意识到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准确地记录个人时间的分配情况,以及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使用频率、使用内容,相信结果也许会令人吃惊。意识到付出的昂贵的时间成本是改变的第一步。

6.2  定点“看”:善用特定时间段处理微信事务

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微信很容易干扰正常的学习与工作,使个人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卓有成效的工作者习惯于集中时间精力处理重要事项,而在低效和零散的时间段集中处理微信消息或阅读微信文章。个人可按照自己的事项,在特定的时间段使用微信。例如,每天饭后可抽出固定时间集中处理微信消息,在晚上休息之前集中時间阅读微信订阅文章和浏览朋友圈。

6.3  慎重“选”:优化人际关系网络,理性订阅公众号

微信在便捷化社交活动的同时,也催生了“强迫性社交互动”,为了避免个人被动的长时间沉陷其中,优化人际关系网络显得尤其重要,谨慎添加微信好友,尽量减少微商等广告信息,这样减少阅读无价值消息的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朋友圈刷屏现象。订阅公众号也要依据个人兴趣,在时间有限、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7  结束语

本研究基于作为研究生的个体之“我”——在一周内微信使用时间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成本是高昂的和不合理的。“我”在一周内在微信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大于收益,微信使用时间不能发挥时间资源上的效用最大化。希望通过本研究,细化和深化人们对于微信使用的时间成本和收益的认识,进而思考如何更合理地筹划和配置个体的微信使用。

参考文献

[1]企鹅智库.[EB/OL].(2015-01-27).http://tech.qq.com/a/20150127/018482.htm#p=1.

[2]王潇雨.微信使用者使用行为及意图探讨[D].兰州:兰州大学,2013.

[3]王玲宁.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大学,2014(6):62-70.

[4]张志坚,卢春天.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5(3):89-93.

[5]蒋建国.微信成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J].南京社会科学,2014(11):96-102.

[6]Reimer B. The Most Common of Practices : On Mass Media Use in Late Modernity,Stockholm:Almquist and Wiksell International,1994:207.

[7]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3.

[8]李强,赵延东,何光喜.对科研人员的时间投入与论文产出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32(7):1044-1051.

猜你喜欢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