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19王爽孙力伟顾佳超张雪瑶
王爽 孙力伟 顾佳超 张雪瑶
摘 要:做好《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对于提升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现状,采用“雨课堂”辅助《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教学方法,从课前内容准备、课上使用、课后布置任务等方面介绍应用实践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雨课堂”;《机械制造技术》
1 绪论
当前,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即在教学中充分融入信息化教学技术,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师和学生间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以往课堂中,学生课上最重要的任务是听课,然后利用课下时间练习,学生课上学习效果很难评估。如今很多教学软件为其提供了辅助支撑,“雨课堂”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
2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特点
2.1 课程特点
(1)内容涉及面广。这门课程由《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与概论》、《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几门专业课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内容量大,综合性强。
(2)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本课程学习是以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为基础,以课程设计为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针对不同生产条件设计相应的制造方法。
2.2 教学目标
3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3.1 教材
《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课程,目前很多高职机械制造教材存在内容过多,理论深度大,重难点界限不清晰,对任课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负担过大的特点。
3.2 教学手段
很多专科院校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融入的实践教学较少,这就造成教师讲授难度大,学生不愿意听讲的尴尬局面。
3.3 学生基础薄弱
课程难度大,没有良好的数学分析、理论推导、实践基础,很难学好这门课程。同时,学生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方面能力有差异,多因素的存在使《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难度增加。
3.4 考核手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考核仍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缺少阶段性测试,教师不能随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过多的纸质版测试,一方面消耗教师备课精力,另一方面占用过多课堂时间,影响授课进度。
综上几个原因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少热情和信心,学习状态不佳。
4 “雨课堂”引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实践分析
在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大环境下,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中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尤为必要,“雨课堂”教学软件,可以安装在Powerpoint软件中,创建班级之后生成班级二维码,学生扫描二维码进入自己的班级,修改备注为自己的姓名和学号,方便教师管理不同的班级,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里就可以随时跟踪班级学习动态。
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将课件和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完成课前预习,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平台提问,及时解惑,同时,教师针对每节课重要内容出测试卷。课上,学生在手机端就可以做测试题,减少纸张浪费,学生做完试卷,可以看到答案解析,方便学生查缺补漏,教师端可以看到学生成绩分布,方便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分层次地讲解,效果更突出。课后,教师将巩固习题和项目工单通过“雨课堂”传递给学生,在软件平台上可以看到学生完成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复习习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提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采用“雨课堂”软件进行课堂随测,就是一个及时复习的过程,在授课中发现,采用“雨课堂”教学后,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升,注意力更加集中,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成绩达到及格以上,学习效果有较明显的提升。
5 结语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运用机械加工技术,掌握加工工艺的常识性知识,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掌握职业岗位能力有重要意义。“雨课堂”作為一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学生使用手机登陆“雨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很难监管学生是否合理利用手机资源,建议建设配套的信息化教室,加强对学生课上状态的监管。
参考文献:
[1]曾瑞鑫.学堂在线召开发布会宣布推出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J].亚太教育,2016(24):3.
[2]肖笃飞,祝建孙.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J].科技风,2018(01):158.
[3]马冰,桑峻.手机移动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实践——以《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为例[J].福建电脑,2018,34(08):90-91.
作者简介:王爽(1988-),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