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时光里最好的礼物
2019-12-19邰筐
邰 筐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方圆杂志社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总体可归纳为“一次采风,两个征文,两本特刊,三本书”。“一次采风”是策划组织了“寻初心·回延安”检察文学采风活动;“两个征文”是组织了“亲历——我与祖国零距离”征文和“不忘初心·第二届检察诗会”征文活动;“两本特刊”是《见证70年:1949—2019刑案编年史》《我和我的祖国——亲历检察70年》;“三本书”是编辑出版了《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回延安》《献给祖国妈妈的歌》三本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图书。
一期刊物引发的共和国之忆
当你徐徐打开《我和我的祖国——亲历检察70年》这期载满共和国记忆的刊物时,你会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这风里有芳草的清香,有溪水的流淌,有咸涩的味觉,有沙丘上远方驼铃的清脆的鸣响……一个个闪亮的瞬间,一段段难忘的记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儿女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70年的征程,为每一个人打开了明亮的星空,而众多的“小我”,就是这星空里闪烁的星星。仔细阅读专辑中每一位作者的文字,品味这些平凡之人心海里的酸甜苦辣,你就会懂得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是何等的珍贵。从《我的父亲是文检鉴定人》中可以感受到一名老检察官一辈子坚持在方寸之间挖掘真相的执拗,从《愿你的童年被岁月温柔以待》可以体会到一名女检察官对未成年人母亲般的呵护之情,从《我与一条铁路的爱恨情仇》一文可以看出一名铁检人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从《老宋和高一帅》一文中你会知道男检察官在女检察官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一场法的较量,我输给了老农的初心》不仅写了一名检察官对法律的思考,还会让人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在最困难最迷惘的时候,他们不放弃,不自卑,不骄纵,而是选择了相信和坚守。相信在风浪中前行是人生的一种历练,相信祖国虽然历经坎坷,但是只要有我们的坚守,终究会风雨之后见彩虹。正是这些拳拳的赤子之心,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这些“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努力,才换来伟大祖国波澜壮阔的画卷,才成就了自己“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梦想。
通过一本飘着墨香的刊物,我们仿佛踏上了一列回忆的列车,那是时光馈赠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一次征文引起的连锁效应
其实,《我和我的祖国——亲历检察70年》这期特刊刊登的二十多篇文章只是“亲历——我与祖国零距离”征文活动的副产品。
这次征文活动是方圆杂志社具体落实张军检察长在传达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的“要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检察声音”以及对一篇内参文章批示时提出的“要扎实地走入基层,与一线办案检察官交朋友,听他们的心声,发现工作部署、管理落实中的真问题、深层次问题并提出有见地的建议、意见”等具体要求,把新闻宣传的基础做实、源头做活,讲好新时代检察故事的一次很好的实践。
征文面向全国,历时四个多月,共收到600多篇200多万字的征文作品,其中有一半的作者来自我们检察系统,其中大部分都是工作在四大检察业务第一线的检察官。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我发现他们字里行间表达出对真相的执拗,对真情的守护,对公平正义的执着,体现的是对党和人民、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反映出了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可以说是在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创作出来的优秀文化作品。
征文合集出版为图书《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该书被北岳文艺出版社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出版选题。责任编辑王朝军编完书稿后评价说:“全书汇集50余位作者的非虚构作品17万字,是从500余人的600多篇文章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这是无数与祖国同行者的心路历程的展示,从中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无数令人心动的瞬间。”
10月22日,征文颁奖会举办。在此次征文活动中获奖的北京铁路公安的作者艾诺依在获奖感言中说:“这些征文作品记录了这个时代前行的步伐,在当今法治社会,更需要我们塑造典型人物,弘扬主旋律,以文学的形式记录时代的脉搏、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
而获奖的罗涌、崔友、尤萍、周玲、赖东梅、赵娟等检察系统作者都被吸收为方圆杂志和方圆新媒体的专栏作者。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要第一时间把最鲜活的办案故事通过《方圆》讲给大家听。
图书《瞬间或永恒:我与祖国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