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配方施肥效益对比试验研究
2019-12-19陈振于
陈振于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浦展家庭农场,福建 厦门361101)
厦门市翔安区地处闽南中心地带,冬季温暖,全年无霜期在360 d以上,气候条件适宜栽培秋冬马铃薯。目前翔安区马铃薯年种植面积667 hm2,占全区冬种作物面积的13.9%[1]。合理施肥是蔬菜作物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2],但生产中常有一些种植户为追求产量盲目施用氮磷钾复合肥,不仅造成菜田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产量下降,风味欠佳[3],还导致化肥利用率下降、水体环境污染等[4]。研究表明[5~6],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作物产量提高。为筛选适合翔安区马铃薯种植的配方肥料,我们于2018年根据马铃薯的需肥特性及当地施肥习惯,开展了不同配方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十五。参试肥料为大道自然商品有机肥、祥云复合肥、司儿特复合肥、狮马牌复合肥、王冠复合肥。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许厝村,试验地前茬为小葱,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共设4 个处理,处理1:每667 m2施大道自然商品有机肥350 kg、祥云复合肥(19-5-24)50 kg 作基肥,每667 m2追施祥云复合肥(19-5-24)50 kg;处理2:每667 m2施大道自然商品有机肥350 kg、司儿特复合肥(20-8-20)50 kg作基肥,每667 m2追施司儿特复合肥(20-8-20)50 kg;处理3:每667 m2施大道自然有机肥500 kg、祥云复合肥(19-5-24)35 kg作基肥,每667 m2追施祥云复合肥(19-5-24)40 kg;处理4(ck):常规施肥,每667 m2施鸟粪450 kg、狮马牌复合肥(15-15-15)50 kg作基肥,每667 m2追施狮马牌复合肥75 kg、王冠复合肥(15-10-20)50 kg。小区面积60 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四周设置保护行。2018年10月21日翻耕地块,同时均匀施入基肥,整地筑畦,畦宽(连沟)1.1 m,双行种植,株距25 cm。10月23日播种,各处理田间管理按常规。
1.3 数据处理
收获后,测定各小区马铃薯产量,采用DPS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1.1 不同处理施入肥料的纯量折算
各处理每667 m2纯氮、纯磷、纯钾和化肥纯量施用量见表1。
表1 各处理肥料施入的纯量
由表1 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3 的纯氮磷钾及化肥纯量的施入量均低于处理4(ck),其中纯磷的施入量尤其少。
2.1.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各处理马铃薯的产量
由表2 可知,处理1 和处理3 每667 m2马铃薯产量均低于处理4(ck),但处理1 与处理4(ck)间产量差异不明显;处理2 马铃薯产量较高(每667 m2产量3 147.46 kg),高于处理4(ck)11.11 kg,增幅为0.35%,两者差异不明显。由此可知,处理1在保证纯氮和纯钾用量的基础上,大量减少纯磷用量可使马铃薯产量减少不显著;处理3因氮、磷、钾及化肥施用量减少过多,马铃薯产量明显低于处理4(ck);处理2马铃薯产量高于处理1,说明马铃薯生产应适当控制磷肥用量,过量降低磷肥用量亦不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2.2 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栽培投入与产出的影响见表3。
表3 各处理马铃薯的投入与产出
由表3可知,处理1和处理3因肥料投入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减产减收,但处理1每667 m2节省肥料投入费用495 元,扣除减收部分,每667 m2仍可增加净收入301.48 元;处理2 每667 m2净增收最高,较处理4(ck)每667 m2增收483.89元。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 和处理2 在较大幅度减少化肥使用纯量的基础上,马铃薯的净收益不减反增,建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施肥方式;处理3化肥施用量最少,但收益最低,不建议使用。由此可见,过量减少肥料(如磷肥、化学肥料)的使用会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在保证高氮高钾配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磷肥及化学肥料用量可保证马铃薯产量,提高投入产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