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江南区:让“平安之花”美丽绽放
2019-12-19梁开景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员会书记
梁开景(中共南宁市江南区委员会书记)
平安,既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南宁市江南区委政法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措施攻坚克难守护平安,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平安之花”在江南区绚丽绽放。
2018年,江南区委政法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南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全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
从外地来南宁江南区打工的李女士拿到新的户口簿后激动地说:“我觉得这里(江南区)挺平安、挺和谐的,所以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到这里来了。”
到苏圩镇开展最多访一次专项活动法律宣传
江南区整合了综治中心、信访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城管局(数字城管指挥中心)以及公、检、法等力量,成立了“江南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进信息采集运用与网格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形成“网上传输—网上流转—网下办结”的工作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管理中心—网格工作站—网格”三级社会治理服务网络体系。
利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江南区整合人民调解中心、行业调解委员会、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值班律师等调解资源,并与江南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有效衔接,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依托,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多元联合调解中心”,实现一站式调解服务窗口。为诉调对接搭建多元平台,进一步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抓好决策前风险评估、实施中风险管控、决策过错责任追究等操作程序的落实,对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活动开展都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2017-2019年度,对35个重大活动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后采取行动,没有发生不稳定问题,防止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到位而引发新的涉稳问题产生。
江南区牢固树立全国、全区、全市、全城区“一盘棋”思想,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统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面治安防控、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公共安全保障等多项工作,确保了全国、自治区和南宁市“两会”等重要会议和元旦、春节、“清明”“三月三”“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以及“泛北部湾论坛”“上合峰会”、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东盟“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
平安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基层建设的力量。江南区组织工作组深入到福建园街道、江南街道、沙井街道召开座谈会,听取村(社区)干部、辖区内小区物业经理及大中专院校安保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调查确定在各村(社区)、居住小区建立189个固定宣传栏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公司负责完成每个季度宣传内容的更新张贴,达到更直接、更持久地面向群众宣传的目的。
打好巡防组合拳,驾驭社会治安大局
江南公安分局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打好“打、防、管、控、督、宣”组合拳,驾驭社会治安大局能力不断提升,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如火如荼的形势下,公安分局党委要求“扫黑除恶”和“社会面治安管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九大攻坚战”为抓手,扫黑除恶重点打击,专项行动全面打击,合成作战精准打击,坚持以“打”开路,主动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刑事拘留涉黑恶犯罪嫌疑人216人,逮捕、直诉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09人,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4个。
牢固树立“小案可防、小案必防”理念,以情报信息为导向,以警务指挥为枢纽,以巡逻防控为抓手,巡防结合,所队协同,创新“所队捆绑”机制,网格化落实责任,强化“捕鱼”查缉,挤压犯罪分子作案空间。通过警情研判分析以及警情预估预判,针对警情高发时段、高发地段精准调控分局每日巡防警力,以“情报主导警务”强化分局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面治安动态管控新常态。
江南公安分局按照“问题必查,违法必究,作恶必打”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重点地区治安管理工作机制,强化阵地管控,强化治安整治,坚决依法查处所有治安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违法犯罪成本,让一切不法人员心存畏惧,不敢触碰法律界限,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强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机制,面对面控、动态管控、群防群控“三控齐下”,确保辖区治安大局稳定;充分发挥纪检督察“杀手锏”和绩效考评“指挥棒”的作用,指挥调度跟踪督、纪检督察现场督、绩效考评月月督,每周以红黑榜形式予以张榜公布,监督基层抓好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分局专项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专项整治,分局宣传组主动作为,专题策划,警媒互动,全媒体展现。深入群众广泛宣传,组织民警进村屯、进社区,强化线下实体宣传;警媒合作重点宣传,组织媒体集中报道了博白籍抢劫团伙案、钟某入室盗窃案、李某盗窃电动自行车案等系列案件,彰显了分局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的决心和意志,展现了分局民警队伍过硬的能力素质,得到了辖区人民群众广泛好评和支持。
“最多访一次”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江南区人民检察院强化风险意识,深化涉访涉诉改革,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5月以来,在突出抓好“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这一控申检察工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以司法为民和减轻群众“访累”为目标,按照上级院工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群众“最多访一次”试点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诉求,努力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服务群众水平升档提级。
作为广西区内首批试点单位中的基层检察院,江南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对群众信访事项马上办、简易办、一次办”的工作思路,对纳入群众“最多访一次”的信访事项,积极适用简易程序优先办理,尽量简化工作流程,着力提升信访工作效率。截至2019年10月,该院纳入群众“最多访一次”简易程序办理信访事项23件,全部在15日内办理结果答复,其中7日内办理结果回复21件,占比91%,办案周期为平均4.7天,与2018年同期同类信访事项办案周期缩短约58天,真正落实了上级院“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性答复”的工作要求,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工作中,江南区人民检察院坚持把执法办案与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着力将群众诉求一次处理到位,努力做到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如在办理刘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一案中,针对劳动者在审查起诉期间到检察机关来访请求帮助挽回经济损失的情况,检察官逐一与17名原告及被告进行沟通,促使原告及被告和解,使得被拖欠了3年的“血汗钱”终于足额返还到被害人手中,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紧紧围绕“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工作思路,江南区人民检察院注重将群众“最多访一次”的做法全面覆盖到基层村镇,充分发挥派驻检察室的职能作用,将“最多访一次”的做法常态化地向基层延伸。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及下辖的两个派驻检察室同步推广群众“最多访一次”试点工作,分别开辟了专门的接待窗口,对群众“最多访一次”信访事项一律启用“绿色通道”及时办理答复。采取“巡回接访”的方式,主动将检察服务窗口建到基层群众家门口。
锐意改革创新打造阳光法院
平安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管理水平、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江南区人民法院对平安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以平安江南创建工作为动力,先后审结“6·10”江南客运站故意伤害案、42人特大传销案、“2·25”永和桥聚众斗殴案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为了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江南区人民法院审结首例执行转破产案件,债权清偿率达84.50%,为在辖区打工的数十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
深入群众,宣传平安江南建设
2018年11月9日,江南区法院开庭审理备受舆论关注的“2·25永和桥聚众斗殴案”
公共法律服务为平安建设法律保障
2018年10月,江南区人民法院被确定为全区法院互联网网上立案系统试点法院,目前院部网上立案率达到70%。设立跨域立案专窗,并于2019年9月2日运用“广西移动微法院”完成南宁市首例跨省立案。
江南区人民法院不断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推出家事改革“10+1”江南经验,创设的家事调查员制度被最高法院以文件形式推广。全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审判机制改革,以占全院22%的人数审结了全院70%以上的案件,荣获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示范法院”荣誉称号。持续加强执行改革创新,在全市首次与交警联合布控被查封车辆;与南宁市拘留所联合设立南宁市首个社会矛盾化解室;在全区首次联合支付宝、腾讯擒“老赖”;在全区首推执行悬赏保险、执行异议保险;在全区首推执行悬赏公告,并首次通过“今日头条”精准投放悬赏公告;在全区首创司法拍卖“拍-辅-贷”模式。
在江南区人民法院,网络视频直播案件实现了常态化,荣获2018年中国庭审公开网第三方评估全国基层院第三名,是广西唯一进入榜单的法院,曾江恒法官被最高法院评为优秀直播法官。在区内全面推行淘宝网司法拍卖,成交总价在三年内突破2亿元。在全国首次利用无人机视频直播执行活动,开创公开执行新视角。江南区人民法院的官方微博多次进入人民网主办的“阳光法院新媒体榜”全国前五名。
全院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改革示范法院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多名干警荣获包括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奖项在内的各级荣誉。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积极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离不开人民调解员的努力,江南区全力搭建司法行政工作新平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6年以来,江南司法局以“服务惠民 提质增效”为目标,全面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区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在75个村(社区)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室(席位),在中心、站点全面设置服务热线,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基本办公用品,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75个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基层、延伸至乡村,全面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江南区构建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衔接联动的多元联合调解机制,并以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为突破,建立了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海吉星买卖合同纠纷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6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构。并依托综治视联网建设,实现了远程调解可视互动。
2016年以来,江南区共受理案件113起,受理案件稳控率100%,调结92起,调结率81.42%,解决土地纠纷面积14888亩,避免群体性械斗16起,挽回经济损失1106万元以上。以“智慧司法”“社矫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对重点人员实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实行实时定位管控,确保重点人员安全稳定;以“应援尽援”为目标,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动态调整经济困难标准,打造“农民工维权”服务品牌,服务城区重点案件,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