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控分析
2019-12-19蒋福明
蒋福明
(内蒙古蓝筹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一、新经济形势下融资担保行业现状
融资担保行业经历前期十余年发展,行业机构规模一度达到8000余家,但普遍存在资本金规模小、主业不突出、风险管控不足、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融资担保作用发挥。近年来,产业升级加剧了传统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的风险,经济下行更是加剧了传统行业经营风险,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融资担保行业普遍出现代偿率增加、业务萎缩等现象,行业机构规模持续下降,大量中小融资担保机构逐步退出。截至目前,全国融资担保公司机构规模有6000余家,其中国有融资担保公司占半数以上。与此同时,行业内逐步形成新的格局,一是国家组建覆盖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的农业政策性担保体系,重点扶持农牧业融资担保业务。二是国家组建融资担保基金,重点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再担保机构进行投资、增信。三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逐步组建融资担保集团或对原有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增资扩股,逐步壮大地方融资担保机构实力。融资担保行业逐步向资本国有化、管理规范化、业务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新经济形势下融资担保公司风险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融资担保行业风险突显,行业中知名公司风险“暴雷”引起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自2015年国务院召开融资担保行业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融资担保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亦在通过强监管以管控融资担保行业风险。
(一)行业发展偏离主业
融资担保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均针对该行业发展配套出台扶持政策,分别从税收、风险补偿及业务奖补等方面进行行业扶持。目的是为了鼓励融资担保行业专注小微企业、三农领域,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缓解上述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融资担保行业快速发展,大量民营资本进入该行业,在利益驱使下,融资担保行业大量违规开展“高利贷”“理财”等业务,严重偏离了主业,更有一些融资担保公司注册成立后,抽逃注册资金,严重失去担保能力,行业内大量公司不经营,或不以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经营,行业风险逐步加大,一度融资担保公司成了“高利贷、高风险”的代名词。
(二)同业存在恶性竞争
由于一段时间以来,融资担保行业监管偏松,同一区域行业公司众多,股东背景复杂,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开展传统银行贷款担保业务,造成为争揽业务恶性竞争现象普遍存在,一般通过竞相提高抵押率提高担保额度,竞相压低或抬高担保费等形式。由此造成融资担保行业在保客户规模明显增加,企业头多贷款,多头担保现象普遍。过度授信,过度担保,在增加企业风险的同时,融资担保公司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三)业务模式相对单一
传统的融资担保行业具有风险高,利润低的特点,普遍以散单模式经营。单笔融资担保业务扣除当年提取的两项准备金之外,基本没有利润体现,而业务人员为提高绩效收入,往往倾向于做大单,通过提高单笔业务金额来赚取绩效收入。而在此背景下,往往一单业务出现风险,全年收入大部分都要用于代偿。散单业务模式,也造成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普遍偏低,单笔业务到期解保对在保余额影响较大。而融资担保行业风险补偿政策重点针对年末在保余额,融资担保行业放大倍数偏低,造成融资担保行业风险补偿效果大打折扣,抗风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四)风险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融资担保行业依然存在注册资本金规模小,业务放大倍数低的特点。这样的机构规模,加之盈利能力较低,造成行业内众多融资担保公司对风险管理重视不足,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专项投入较少,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行业先进风险管理经营的交流学习较少,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较少使用,严重影响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专业化发展。在银担合作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担保公司评价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水平也直接影响银担合作关系。
(五)行业缺少专业人才
专业化人才是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一个基础条件,也是影响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因素。融资担保行业属于金融服务行业,主要合作对象为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银担合作中,在专业化人才引进及培养方面,融资担保公司投入明显偏低,面对专业化较强的银行业从业人员,融资担保公司从业人员明显处于劣势,也由此影响银担合作双方对项目风险的判断,极易造成融资担保公司承接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转嫁项目,增加融资担保公司风险。
三、新经济形势下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控策略
风险管理是融资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有效提高新经济形势下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提高。
(一)加强国家政策研究
融资性担保行业属于国家政策扶持性行业,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应重点加强国家、地方政府的产业和政策研究,认清新经济形势下新旧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握各种政策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有效地辨别政策支持的行业并跟进开展业务。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地方财政等部门对融资担保行业优惠扶持、鼓励政策,积极争取政策补贴、奖励资金。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与传统产业同步转型升级,才能及时、准确满足经济主体融资担保市场需求。
(二)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融资担保公司经营具有较大的区域特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一般需要设立机构并办理备案登记,同时对注册资本规模均有较高要求。所以,目前绝大多数融资担保公司均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市内进行经营,而在同一区域往往存在多家同业竞争的融资担保公司。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融资担保公司必须找准市场定位,突出自身经营特色,从而持续深耕市场,做精做细做大,才能保持区域市场优势地位。
(三)创新担保业务模式
目前,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存在盈利能力较弱,资本回报率低的问题,这也使得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模式设计显得格外重要。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取决于规模,而规模化发展,成本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为此,融资担保公司应建立健全产品设计理念,针对同一区域、同一类型、风险类似的批量业务进行细分市场产品设计,加强与合作金融机构配合,合理实现风险分担,推动批量化开发,批量化管理。与此同时,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应坚持多元化发展,融资担保、非融资担保业务同步发展,特别是工程履约、诉讼保全等非融资担保业务应提前介入,先行先试。此外,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业务系统、电子保函、专业担保网站运营方面紧跟行业步伐,提前布局。
(四)完善风险管控策略
融资担保公司风险管理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两结合、三同步”。“两结合”具体包括:一是风险管理要紧密结合公司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具有互补作用,只有在风险合理管控的前提下,业务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所有风险管理设计均要以最大限度实现业务的良性发展为前提。二是风险管理要紧密结合行业最佳实践成果。积极学习借鉴和吸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定期交流拜访,建立联系机制。如中投保、深圳中小担、哈尔滨均信担保、安徽担保集团等行业先进企业。“三同步”具体包括:一是风险管理理念同步,完善的风险管理需要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贯彻执行,必须做到风险管理理念的同步,什么业务能做,什么业务不能做需要明确。二是风险管理制度同步,日常业务过程中,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同的业务、不同的情形均应有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来规范。三是风险处置手段同步,融资担保公司始终面临风险,也必然出现风险,面对风险处置的手段需要同步实施,诉讼与非诉结合使用。
(五)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人才是担保业务风险可控的核心因素,融资担保是知识型、人才型、道德型的业务。如果员工不具备有效辨识风险因素的能力和有效控制风险的策略, 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就可能引起担保机构发生代偿风险。融资担保公司员工的甄选、培育、提升、留用机制十分重要。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对担保业务风险的影响,健全用人机制,加强员工专业培训;实现前后台人员定期轮岗,培养复合型人才;着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