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
2019-12-19张雁
张雁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审计局,山西 吕梁 032400)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简述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我国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职能落实的必然要求。经过多方调研、讨论、完善与优化,我国制定了全面科学的政府会计制度,并在2019年1月1日起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1]。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不同属性单位自成体系的会计制度,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施行政府会计制度,该制度具有双体系、双基础、双目标、双功能、双报告的特征,实行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既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使会计核算体系更加健全,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政府会计制度可以更加真实的反映会计主体的实际资产与财务状况,使相关单位了解到更加全面、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政府会计制度中还对会计要素进行了新的定义与修改,为会计实务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操作准则,减少了会计实务中各种偏差与错误的出现,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率,进而促进了财务信息准确率与可比性的提高。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
(一)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医疗卫生机构的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以财务会计为主,导致预算会计信息全面性不足,预决算报告编制缺乏全面、丰富的信息支持。而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后,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体系,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模式更加准确完善,会计报表编制的信息来源也就得到了保障。同时,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要素中增加了预算会计,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经济运行情况。
会计核算基础是影响会计核算质量的基本因素,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从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入手。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核算长期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这种制度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事业单位的现金流情况,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做出错误决策,出现资金浪费问题。同时,这种制度的计量方式比较单一,在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加复杂丰富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医疗卫生机构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另外,医疗卫生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尤其是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核算错误、漏洞等情况,在原始凭证与票据管理方面,存在凭证与票据检查检查管理不到位,账务票据、原始凭证没有照单填写、签字人没有签字等情况,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不利影响,无法客观反映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
(二)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就需要在预算会计中增加三张关于预算的会计报表。增加会计报表可以全面反映出一个会计核算周期内的具体预算收支情况,可以使其获得更多的预算信息,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平行记账法的运用需要增加债务预算收入,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失衡状况可以得到缓解。另外,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会计增加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与非财政拨款结转与结余会计科目,这四个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内容实现了适度分离,有助于预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在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与解读不全面,依旧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为主,对预算管理重视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导致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等具体工作都存在问题,对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会计要素的增加也导致会计科目的设置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也会给预算管理增加难度。
(三)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医疗卫生机构的资产计量方法,其资金周转情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政府会计制度中取消了待冲基金科目,将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计入成本费用,而购买相关资产应制作会计分录,以便进行详细的会计处理[3]。
由于政府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这就对资产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根据核算基础的变化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对岗位职责与权限了解不清,对收入与支出没有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导致资金管理混乱。
(四)对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也必须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与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信息收集、管理、分析、监控,促使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不断提升。
当前,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足,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信息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对日常财务信息数据的收集、管理与分析,也无法开展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共享,阻碍了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三、医疗卫生机构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调整会计科目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会计科目设置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会计科目。首先,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对传统制度下的会计科目设置与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科目设置进行对照梳理,明确具体会计科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设置科学合理的会计明细科目。其次,医疗卫生机构应不断优化财务会计体系,科学设置现金流量、功能经济、支出经济分类等辅助核算。此外,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转化与调整。
(二)持续加强预算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下,以预算会计为依据,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预算管理。在会计科目设置方面增加预算会计科目,并利用相关财务软件,生成预算财务报告[4]。在预算管理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应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等工作,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例,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采用平行记账方式,固定资产的核算使用收付实现制,因此,取得固定资产的会计记录形式为双分录形式。
(三)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科学的资产管理机构与岗位,明确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对单位的各项收入与支出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医疗卫生机构需要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做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处理工作,对各项具体收入与支出进行准确核算,减少会计核算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另外,在资金管理中,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活动中的资金收支进行准确核算与全面管控,减少随意支出行为的发生。在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加强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预算会计核算,使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协调,使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相互补充,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在信息化时代,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政府会计制度中要求单位运用信息化方式自动生成预算数据与财务数据,一键生成双报告。这就需要医疗卫生加大信息化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信息系统,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医疗卫生机构应从日常业务活动与财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根据业务的发展需求,不断更新信息系统,使信息系统满足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需求[5]。同时,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类别的医疗收入与收款结点,制定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与制度,方便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完成账务处理工作。此外,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抓住机遇不断细化财务会计核算信息,搜集储存业务层面的不同信息,加强信息传输与共享,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会人员培训
政府会计制度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对财会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使财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为政府会计制度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实施做好衔接工作。同时,专业培训人员需要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财会人员掌握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要求,确保财会人员顺利完成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此外,医疗卫生机构还需要对财会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进行培训,使财会人员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科学调整会计科目,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促使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转型发展,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