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研究

2019-12-19梁锦楠

商品与质量 2019年12期
关键词:漏洞管理体系有效性

梁锦楠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内部审核是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的审核,是组织自己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我诊断,时对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组织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审核准则进行的审核,以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并发现问题,实施改进[1]。内部审核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因此优化和加强内部审核活动对于组织保持、完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1 夯实内部审核基础

1.1 领导重视

“七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二项原则:领导作用,是“七项原则”中的关键,也是做好内部审核工作的关键。在组织中,领导重视,给予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大力支持,提供资源,才能确保组织内部审核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1.2 制定规则

GJB9001C标准对内部审核提出了要求,但没有给出实际操作办法,组织应在符合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内部审核程序或内部审核工作办法,规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在文件中,可以规定开展内部审核的职责、流程,可以规定内部审核实施要求,也可以规定内审员如何管理,亦可以规定内部审核如何考核如何激励。

1.3 内审员管理

组织可以聘请熟悉组织的外部培训讲师开展内审员培训,对参加内审员培训的人员提出学历、资历、专业、能力等方面要求,严格执行选拔考核,考核结果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为持续提升内审员的审核能力,组织可持续开展内审员继续教育,侧重审核技术的提高培训。组织可鼓励内审员参与二、三方审核和检查,要求内审员向外部审核专家学习,留意观察审核专家在现场进行审核的全过程,学习他们的审核方式、审核技巧以及他们对问题的判断方法。对于内审员应该实施动态管理,组织可对内审员提出参加内审工作时间和其他考核要求,如未达到要求,则取消内审员资格。

2 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1 建立结构框架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要建立结构框架,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每个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结构框架,它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拥有合理的结构框架有利于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定比重,在发展中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 联系企业内部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要联系企业内部,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有两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规避较难的因素,而内在因素则是可以有效规避的,企业相关人员要积极联系企业内部,寻找控制漏洞,找寻解决办法。

2.3 突破管理局限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要突破管理局限,现在的企业大多依照前人的管理经验来为企业设置内部控制结构体系,殊不知,以前的经验不能全部是用于现在的企业,所以,相关人员要进行积极的创新活动,寻找最适宜企业发展的控制结构[2]。

2.4 领导足够重视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领导就要足够重视,企业员工最开始的时候不了解如何进行内部控制,领导在企业中就要发挥带头作用,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协助相关人员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评价方法,促进自身企业发展。

3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3.1 区别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对很多部门进行控制的评价,是发展企业和促进企业运转能力的内部控制,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内部控制没有准确的定义,它的存在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的,针对企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控制评价方法,以促进企业高效、快速发展为目的。并且,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情况下取得的效果都不同。并且,企业内部控制不局限于一个方面,它是从多方面进行控制的手段,使用不同的方式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避免企业内部有效性和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二者混淆,区别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3.2 解决结构漏洞

企业内部控制解决结构性漏洞最好的评价方法就是详细评价法,因为详细评价法的特点就是从企业内部控制到发展目标实现的评价方法。正确运用详细评价法的方式就是对照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和设计运行的有效性,在现有设计的内部控制中找出结构性的漏洞并判断是否已经形成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实质性漏洞,准确提出相对应的评价方法。解决结构性漏洞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漏洞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结构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未来发展的风险,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会发展成不可逆转的情况。企业内部评价方法是了解企业内部结构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方法,众多企业要在企业内部结构控制中找出最为有效的评价方法,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的有效性。

3.3 具有评价判断

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方法都是有迹可循的,评价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详细评价法和风险评价法。风险基础评价法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另一种思路和方法,企业每做出一项决策都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准确规避风险,控制企业内部结构是否有效。风险基础法的应用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是否具有高程度的专业评价判断能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分为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但是无论哪种有效性都是根据风险评价判断的,由此可见,评价判断能力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息息相关,企业管理者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注册会计师积极合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评价判断[3]。

4 结语

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主要目的,内部审核必须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基本出发点。综上所述,组织可以从夯实内部审核基础、重视内部审核策划、认真实施内部审核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效性,从而提高组织质量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漏洞管理体系有效性
漏洞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基于selenium的SQL注入漏洞检测方法
侦探推理游戏(二)
漏洞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