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底坐穿志弥坚——张友清
2019-12-18王瑛
王瑛
张友清(1904—1942),原名张学静,陕西神木人。17岁考入有“革命摇篮”之称的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熏陶。1925年7月,考进北京中国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先后担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工委书记(省委书记)、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等职,被捕3次,坐牢8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2年5月,在日本侵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中被俘。同年7月7日,牺牲在太原的日军集中营。
身陷囹圄 保持气节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张友清到皖北开展兵运工作。他先在高桂滋部后到杨虎城部任政治部民运工作队队长,同时深入当地广大农村,宣传土地革命,建立太和县农民协会,发展会员2000余人。其间,张友清和同志们创办“青年革命研究会”和“青年革命干部训练班”,发现和培养青年积极分子,积极而慎重地策划、组织皖北暴动。
1928年4月,皖北暴动失败,张友清奉命撤离,到北平重建中共北平市委,担任市委书记。1929年10月22日,他领导北平市人力车工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车潮”斗争。由于叛徒出卖,张友清被逮捕,第一次入狱。次年9月,统治北平的阎锡山倒蒋失败,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接管北京,张友清被党组织营救出狱,调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1931年2月至7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中共顺直省委遭受严重破坏,张友清和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等一大批同志先后被捕,被关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草岚子监狱)。这是他第二次入狱,长达6年时间。
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对关押的政治犯实行强迫自首叛变的“反省政策”,扬言:“谁不反省,就别想得到释放,谁不反省就枪毙谁!”为了反抗敌人的这一政策,狱中的党员同志秘密成立党支部,张友清任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团和青年工作。他经常利用放风的机会,根据自己第一次被捕时在法庭上斗争的经验教训,对被捕青年进行革命气节教育,阐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的道理。狱中的青年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张友清则教会他们如何受审:“咱们都是政治犯,政治犯受审时都要挨皮鞭子。受讯时要沉住气,要注意从审讯人的话音、语气中侦察敌人的动向,不要怕!”狱中党支部还向政治犯们进行“红旗出狱”的教育,指出只有红旗在全国都飘扬起来了,我们才有可能出狱,等刑满释放是幻想,坚定大家“不反省、不悔过”的意志,最终挫败了敌人的“反省政策”。
1935年,敌人判处张友清等12名共产党员死刑,并且特地加上重镣,严加看管,等待执行。张友清等被判死刑的同志决心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由于“何梅协定”签订,华北局势丕变,极端反动的国民党宪兵第三团仓皇撤离北平,死刑未能执行。
奔赴山西 發展组织
1936年9月,华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张友清和薄一波等同志先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10月,张友清担任中共山西省工委书记,在全省大力整顿和发展党的组织,为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首先营救出一大批被关押在山西监狱里的共产党员,其中包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王若飞。接着,张友清同省工委选派的党员领导骨干以特派员身份,分赴洪洞、赵城、运城和晋中地区,迅速组建党的特委机构,积极进行山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全省有20个县恢复或新建党组织,党员人数达到1200余人。
从1936年12月开始,山西省工委派党员到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举办的各种训练班中主持工作,在从事牺盟会工作的同时,秘密发展党的组织。经过努力工作,党组织在全省各县普遍恢复和建立起来,并得到大的发展;同时,也使牺盟会和以牺盟会名义建立的各种抗日群众组织得到很大发展,为八路军开赴山西对日作战和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掩护战友 血洒监狱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决定将山西省工委改为中共山西省委,张友清任书记。太原失守后,张友清带着省委留下来的人员转战到晋西南地区,中共山西省委改为晋西南区党委,张友清任宣传部长。
1940年至1942年,张友清在中共北方局主管统战工作,并兼管妇委会及青年工作,同时兼任调查研究室主任,有段时间还兼任宣传部长,1942年2月又任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兼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任务繁重,而且多年的监牢关押使得他体质很差,但他仍坚持工作,有条不紊地完成革命任务。彭德怀曾经称赞他:“友清同志是一位非常精干的、有能力的干部。” 1942年5月下旬,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等机关在转移途中被日军合围。突围过程中,张友清多年在监狱里被折磨坏的双腿疼痛难忍,行动十分困难。当他发现一个女同志很吃力地奔跑时,便将自己的马让给她骑,叫她赶快冲出重围。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牺牲我一个人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要使别的负责同志受到损失。”接着他把所带的机密文件取出来全部烧掉,在山沟里就地隐藏起来。在敌人搜山时,张友清不幸被俘。
张友清被押送到日军在太原的集中营(太原工程队)。这座集中营坐落在太原小东门街,周围有两层电网和三层铁丝网封锁,看守非常严密。日本鬼子用极其残暴的手段审讯和摧残被俘人员。张友清是被俘人员中共产党内最高职务的领导干部,掌握着大量核心机密,他化名吴乃人,以“会计”身份与敌周旋。虽然受尽敌人的残酷毒打和折磨,他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没有暴露任何机密,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时彭德怀曾指示太行区党委敌工部门,通过我党在太原的工作关系营救张友清。但张友清患了痢疾,狱中同志通过看守人员买药给他医治,却因其身体过于虚弱,致使病情日渐严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一直在鼓励狱中的革命同志:要坚持斗争,迎接胜利的到来!
1942年7月7日早晨,张友清处于弥留之际,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嘱托同牢的共产党员孙雨亭等同志:“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坚持……”第三个“坚持”还没有说完,这位忠诚、坚强、英勇、足智多谋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时年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