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疗患者应用PICC 和静脉输液港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12-18范珍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置管输液导管

范珍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普外科 河南郑州450000)

乳腺癌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化疗,对血管与心理健康伤害较大。尤其是经静脉途径化疗,受化疗药物刺激与药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易出现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直接影响化疗整体疗效。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衍生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置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等多种静脉化疗途径,这些途径虽然降低了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需同时展开优质护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探讨了化疗患者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与静脉输液港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3 月~2018 年3月收治的118 例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 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5.3±4.2)岁,研究组平均年龄(46.5±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精神、意识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PICC 护理干预。置管前评估:置管前评估患者血管弹性与走向,确定最佳置管位置。向患者讲解PICC 环节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前开展备皮与常规检查等准备工作,加强监测生命体征。PICC 置管:利用超声探头探查纵切面目标血管,记录静脉内径与血流等情况。探查横切面情况,根据屏幕投影的血管情况,在穿刺点行20°~30°穿刺。针鞘回血后,切换探头至纵切面,轻压穿刺角度,再进针3 cm 左右。推出针芯后缓慢置入导管。穿刺过程要求动作缓慢且无菌操作,避免破坏穿刺点。患者取适当体位,可通过鼓励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紧张感,确保置管质量。术后护理:经X 线置管定位后,利用弹力绑带加压止血。置管后第1 天控制肢体活动,防止穿刺点出现出血等情况。出现穿刺部位红肿,可重新匹配穿刺点,肢体抬高并热敷,若症状持续1 周应拔管。出现渗液并发症,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并更换敷料。出现感染现象立即拔管,并用碘伏消毒,做细菌培养,行抗感染治疗。出院加强健康宣教,做好随访与沟通等工作。

1.2.2 研究组 给予IVAP 置管护理。置管前护理:告知患者置管注意事项与防范措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与医患纠纷,缓解患者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签署知情同意书。IVAP 置管:确定并消毒输液港置入部位,用非主力手的中指、食指、拇指固定注射座,形成三角形,向上拱起注射座,确定三指的中心为穿刺点。主力手拇指、食指持稳蝶翼针两翼,垂直缓慢进针,直到有落空感时,缓慢向下进针0.5 cm 回抽血液,确保针头在储液槽内并处理接头。置管口护理:置管后沙袋按压4 h,每天监测置管口与生命体征。跟踪、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置入第2 天进行红外线照射,2 次/d,15~20 min/次,连续照射3 d,促进伤口愈合。置管口定时消毒与更换敷料,1~2 周后拆掉缝线。冲管与封管操作:脉冲式冲管用20 ml 等渗盐水,剩余1~2 ml 等渗盐水时需拔针。输入营养液或血液后,应当用超过10 ml 的等渗盐水充分冲管,防止药物结晶栓塞。敷贴更换:每周更换1 次无损伤针,每周更换2 次敷贴,冲管后拔针。覆盖并压迫无菌敷贴5 min,敷贴24 h,确保针眼清洁干燥。并发症护理:置管口部位出现瘀斑后,可用沙袋压迫促进吸收。置管口缝线处出现切口裂开时,应当遵医嘱处理。局部感染有疼痛与皮肤红肿等症状,全身感染有寒颤与发热等症状,均应作细菌培养,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发热等症状未明显缓解者,应立即取出输液港。导管堵塞可用血栓溶解酶或压力冲管方法处理。出现回抽障碍等情况,应确保注射座位置固定,利用纤溶药物冲管。通过胸片了解导管脱落与移位等情况,发生导管脱落需取出输液港并调整位置,重新连接后使用。健康宣教:根据个体差异与治疗配合情况,采取小组教育、集中教育、个别指导等健康教育形式。通过试听材料、开课、宣传手册等途径展开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明确告知输液港置管期间的运动与饮食等要求,让患者了解输液港置管对生活的影响。做好患者解释与信息咨询工作,解答患者疑惑。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脱管、堵管、感染、瘀斑。统计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患者应用效应、基础护理水平、应急护量能力、服务风貌,采用百分制,得分与护理质量成正比。向患者发放自拟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应急能力等的满意度。>85 分为非常满意,60~85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患者应用效应 基础护理水平 应急护理能力 服务风貌对照组研究组59 59 t P 85.24±2.21 94.52±2.35 22.096 0.000 85.36±3.14 92.36±3.52 11.399 0.000 85.62±2.16 96.21±1.14 33.305 0.000 85.24±3.65 94.52±3.17 14.745 0.000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需隔21 d 进行1 次化疗,通常要进行6~8 次。在外周静脉穿刺治疗中,极易发生药物外渗等不良反应。因此,选择能够长时间使用的安全输液通道意义重大。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应用广泛,且PICC 的应用效果显著。但乳腺癌患者情况特殊,上肢部分功能受限,PICC 置管后直接限制了患者日常活动。IVAP 置管对患者日常影响较小,相对于外置导管,感染的几率低,可延长使用时间[1]。

在B 超引导下,PICC 的置管成功率显著提高,尤其是对于血管条件不理想的患者,减少了多次穿刺的痛苦,且操作简单。IVAP 的穿刺成功率高,但在血胸或气胸等情况下需2 次切口取出。为此,大部分患者会选择PICC 置管方式。但PICC 置管的堵管与感染等不良反应不可避免,且通过对两者护理服务体验与满意度的总体分析可知,IVAP 的留置安全性与医疗护理质量较PICC 高。

PICC 暴露在体外的导管需要通过无菌敷料固定,并定期进行冲封管维护,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同时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较高。肘部活动频繁、与衣物之间的摩擦,也会增加穿刺口感染或导管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IVAP 无伤口,较粗的管径与较短的到达上腔静脉路径使导管堵塞与脱落等发生几率更低。但无损伤针的费用高,增加了经济负担与推广难度。乳腺癌患者化疗疗程恰好与IVAP 维护周期相同,可减少经济投入与返院维护频率,实现了医疗资源高效利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加强警惕,防止出现休克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应贯穿治疗全程,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强化自我护理意识与管理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教会患者如何掌握心理自主调节方法,包括注意力转移与放松训练等,疏导不良情绪,积极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讲解治疗目的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客观看待疾病治疗。尤其是并发症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明确掌握感染、瘀斑等并发症的判定标准,及时提供优质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影响,如导管堵塞引起的三向瓣膜结构损伤,应控制输液;合理安排不同输液类型的顺序,尤其是刺激性与高浓度的药物,应当尽可能的排到最后,做好冲管与封管等工作,防止出现血液返流现象。

同时IVAP 的操作专业要求较高,需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丰富操作者临床经验,以此提高整体疗效。尤其是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求其转变职责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细节管理,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减少患者痛苦与健康威胁,确保护理操作质量[2~3]。

综上所述,化疗患者采用静脉输液港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虽然IVAP 应用效果优于PICC 置管,但IVAP 不能完全取代后者,还需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确保整体化疗效果。

猜你喜欢

置管输液导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颈枕输液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