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喘灵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2019-12-18童志杰黄建军许丽珍
童志杰 黄建军 许丽珍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 广州510623)
小儿病毒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肺炎类型,在小儿肺炎中占比约为50%,严重危害到患儿的身心健康,故临床需及早治疗[1]。氨溴特罗口服液是临床上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祛痰、止咳等作用。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小儿病毒性肺炎取得了良好效果,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小儿肺炎治疗时常用的中药制剂。本研究旨在对比单纯氨溴特罗口服液与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5月收治的90 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 例。对照组年龄5 个月~11 岁,平均(5.68±1.45)岁;男23 例,女22 例。观察组年龄6 个月~11 岁,平均(5.60±1.48)岁;男25 例,女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辅助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肺炎;(2)年龄<14 岁;(3)患儿家属对治疗方法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研究药物过敏史;(2)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严重感染。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国药准字H20040317)治疗,口服,2 次/d,<8 个月患儿2.5 ml/次,8 个月~1 岁患儿5.0 ml/次,2~3 岁患儿7.5 ml/次,4~11 岁患儿10.0 ml/次,持续治疗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浓缩型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国药准字Z23023219)治疗,口服,3 次/d,6 个月~2 岁患儿1.25 ml/次,2~3 岁患儿2.50 ml/ 次,3~5岁患儿3.75 ml/次,5~7 岁患儿5.00 ml/次,8~11 岁患儿7.50 ml/次,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症状消失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3)炎症因子,包括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在治疗前后清晨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取血清测定,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4)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在治疗前后清晨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取血清测定,检测方法为免疫印迹法。(5)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胀、皮疹。
1.5 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高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听诊发现肺啰音消失,胸部X 片示肺部阴影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缓解,胸部X 片示肺部阴影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缓解,胸部X 片示肺部阴影未见缩小,甚至增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IL-6、PC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PCT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 治疗前,两组IgG、IgA、Ig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G、IgA、IgM 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g/L
表4 两组免疫球蛋白比较(g/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发生恶心、腹胀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用药后发生皮疹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未经停药而自行消失。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感染,不同病原体引发的肺炎存在肺部受累部位差异,细菌性肺炎多累及肺实质,病毒性肺炎多累及肺间质[3]。据调查显示[4],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患病人数约为小儿肺炎的50%,患儿患病后多伴有咳嗽、高热等症状,肺部闻及肺啰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发展为重症肺炎,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故临床上需对小儿病毒性肺炎予以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现阶段,西医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多采用对症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如氨溴特罗口服液是盐酸氨溴索与盐酸克伦特罗的复合制剂,不仅可发挥盐酸氨溴索的药物作用,还可发挥盐酸克伦特罗的药物作用。其中,盐酸氨溴索可有效溶解气道内黏液,抑制气道炎症反应,还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5~6];而盐酸克伦特罗属于天然儿茶酚胺类合成衍生物,可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β 受体,促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二者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但部分患儿单用西药治疗存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还有待继续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逐渐得到临床认可。小儿病毒性肺炎在中医学中归于“外感、喘咳”的范畴,其病机与风寒湿热外邪入侵有关,故中医治疗原则为清热定喘[7~8]。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麻黄、瓜蒌、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9]。其中,麻黄可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瓜蒌可清热祛痰;金银花、板蓝根可清热解毒;苦杏仁可止咳平喘;石膏可清热泻火;甘草可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祛痰、解毒、平喘的功效。在现代药理学中,麻黄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对病毒活性和炎症因子起到抑制作用;瓜蒌、金银花、板蓝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G、IgA、IgM 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病毒性肺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更好地发挥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氨溴特罗口服液基础上加用的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具有抗炎作用,可增强患儿的免疫力。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综上所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与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