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因素理论在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019-12-18唐佳高桃银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团支书班长辅导员

唐佳 高桃银

(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雅安 625000)

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其工作的有效性是学校其他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是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现今各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和任务来看,学生管理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辅导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其负责的几个班级,时间和内容跨度了从新生入校到班级形成,班委成员的组建,校内外活动的开展,班风学风建设到学生完成实习顺利毕业。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除了担当了思想引路人的角色,更担任着一个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管理理论在学生管理活动中的灵活运用,能够使辅导员更高效进行班级管理,这也为学校的其他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以下主要研究双因素理论在学生管理中运用。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在人们的工作中,只有激励因素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情绪。工作中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工作的成绩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职务上的责任感和职业上能够得到发展和成长等等。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就需要分清楚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保健因素。因素找正确,再采用适当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把保健因素当成了激励因素,其结果是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但学生看不到一点的进步。在高职院校中,不同的专业情况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能够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激励因素有以下几点。

二、“双因素理论”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运用

(一)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当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是有用的,学校重视专业的发展,社会对专业的评价高时,学生往往会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学生能在专业学习中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力。笔者所在的高职校的重点专业在同等院校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地区范围内各大用人单位认可,甚至认为是可以超过某些本科院校同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倍感荣耀,不光是在学校学习阶段认真努力,毕业率和考证过关率都极高,在实习单位更是表现的纪律严明,吃苦勤劳,专业素质过硬,每年都受到各大用人单位的大力表扬。这种来自对专业的认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有兴趣学,老师有兴趣教,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导员在新生进校时,可以通过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较高的专业认同感,比如请学校德高望重的老师做专业发展的展望,或者是社会成功人士做一个奋斗过程的分享,也可以请毕业后的师兄师姐给予就业指导等,以提高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情,了解今后专业发展方向,从内向外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二)班长和团支书重要班委的个人能力。在以往辅导员工作精力中,不论从自己管理班级还是同行管理班级的情况来看,都会呈现一个明显的规律,一个班级的纪律和学风的好坏和一个班的班长团支书有莫大的关系。在班长和团支书团结合作的班级,班长或团支书中有一位成绩好,认真负责,整个班级都会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风气,不论是班级成绩,课外活动或是校内外比赛,班上同学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各展所长,争取为建设好班集体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而相反,在班长团支书不得力的班级,整个班集体呈现出来是一盘散沙。作为辅导员,在班团委组建过程中,对于班长和团支书的任命一定要慎重,每一个职位选择都必须认真考虑学生个人的意愿和能力。班委成立后,对班长和团支书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争取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班级“领头羊”。而一旦发现班长和团支书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应马上查出问题的原因,并着手解决,一定不能让事态发展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情况。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学生是否对辅导员的教育信服,关键还取决于辅导员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辅导员有能力、有知识、有素养,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学生问题,对问题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在提出指导意见和批评时也能“一针见血”支出关键所在,为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体现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话语更有说服力,学生也容易听得进去。另外,辅导员还应该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现在非常多的辅导员都是研究生毕业,在毕业时都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在成为辅导员后,大多数又因为工作繁忙,事务繁杂,缺少学习环境而放弃了本专业的研究。但在做学生管理工作时,专业修养会提供极大的帮助。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可以让辅导员更准确的把握社会发展动向,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时能做更准确的判断。专业知识能让辅导员用一种新的身份展现自己的能力,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辅导员,对辅导员产生敬畏,这让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辅导员工作,班级为组织基础,学生管理工作为重点,方法是取得成效的主要途径。在工作中开创新的管理方法,新的思路,善于抓住管理重点,强化管理的目标,采取有效的手段,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对提升辅导员管理水平,增强学生管理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团支书班长辅导员
差一点儿当班长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长的烦恼
为什么你挤不进比你厉害的圈子
云南财经大学开展2016级新生教育系列活动之“新生团支书培训会”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每天一个新班长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我的班长我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