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文化隐退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2019-12-18孙雅
孙雅
(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地方文化的内涵
按照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说法:地方文化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个体及知识。通俗地说,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地方思维习惯及生活方式。地域性是地方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在中国大百科词典上地方文化是指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一般来说其范围有限,并可能与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不同或为其分支。
2011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和重要工作部署。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文化是由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构成,一个是代表国家、民族的制度性主流文化;另一种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而且在世界的变迁、社会的文明演进中,也昭示着某种现代精神和当代意识。文化与课程存在着天然的血肉联系,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内容的课程,必然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处于互动之中。但由于中国教育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地方文化及本土知识经常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正确对待地方文化,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在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加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自然成为德育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
二、地方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一)风俗习惯与学校德育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中生活活动中,人与人发生各种关系,也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为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才有道德的产生。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
(二)传统游戏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民族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又有不同民族的民间游戏,汉族地区多庭院游戏,如放风筝,打陀螺,抓石子儿等,因场地限制,他们的游戏一般小巧灵活。
有趣的民族民间游戏,可以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能克服自身弱点,忍受游戏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继续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良好情绪,情感得到培养,承受挫折的失败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另外,民族民间游戏可以在参与者共同协商情况下确定规则,这就使学生受到严格遵守规则的训练,从而调节他们的心理和自己的行为,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自控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地方文化的隐退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一)学校德育教育无根,处境尴尬
从小学德育教材的选位选文来看,关于地方农业选题相对较少,尤其是当代选文,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学生息息相地方生产与生活。乡土文化的缺失,显然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同时,在脚步越来越快的现代城市化的冲击下,教师也在发生变化,无论是教师的个人身份,还是教师所具备的价值观,都开始从过去的生活环境中脱离出来。被剥离的地方文化甚至被动得站到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在各个力量的角逐中不断出现自我的丢失,根植于乡土的精神信仰被悬置。
(二)优秀德育资源流失,导致价值失范
乡土文化的退隐,直接导致了优秀德育资源的缺失。乡土文化中包含有大量的优秀品质,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对现代文明的盲从,乡土文明常常被视为落优秀的德育资源淡出人们的生活。世俗取代理想,奢华取代朴实,利益取代道德,最终导致青少年道德水平滑坡,生活没有理想,生命没有价值,陈旧保守的东西被人们所鄙视甚至抛弃,这种现象使得学校德育失去丰富的优秀社会资源背景,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教育实效。
四、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完善德育校本课程的体系;
在学校德育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克服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的弊端。把当地自然、经济、文化特色融入于校本德育课程中,有利于凸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完善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多样化发 展的需要。从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安排与实施、课程的评价,在完善整个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体验式德育活动,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德育的途径,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通过多种实践活动的实施,将乡土德育活动与学校常规德育工作结合,与德育学科课程融合,与学校校本德育课程整合。在体验式德育的教育实践中,借助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会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的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