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无字
——浅析张洁小说中女性爱情观变迁
2019-12-18张娜
张娜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婚姻爱情是张洁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她一直在关注这个主题,随着她的成长,她的感悟和思考也在不断变化着。本文想要通过对《爱是不能忘记的》《无字》的婚恋观和男性形象的分析,探究张洁小说中女性爱情观的变迁,并试图挖掘出变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对美好爱情的渴望追求
张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就开始了对爱情的探讨,此时张洁笔下的女性人物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小说中的男性更是理想的化身。
(一)构建爱情神话,推崇精神之恋
小说主人公的母亲钟雨和一位老干部偶遇后互相欣赏,互生爱恋。此后,他们深深相爱,虽然在现实中不能在一起,可是他们心灵相通、精神相融。她把笔记本等当作他的替身,时刻与他进行交谈。她为了见他精心计算他上下班时间,她将他放在心间时刻思念,她为他担心为他痴迷。他们之间展开了一场刻骨的精神之恋。
虽然钟雨和老干部没有握过一次手,在一起时间也很短暂,可是他们却拥有了对方最真挚的感情,甚至到死都渴求着天堂的相遇和永远相守。他们的爱是纯洁的、美好的、永恒的。
张洁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纯净圣洁的爱情神话。此时,张洁笔下的爱情是美好的,是充满幻想的。尽管爱中带着苦涩,可是甜蜜和美好占据了上风。爱情成了幸福美丽等等很多美好词汇的化身。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爱是真挚的精神之恋,完全摆脱了世俗,它是双方精神上的共鸣。
此时,张洁笔下的爱摆脱了欲望和性,甚至忽略了身体的存在,爱仅仅是一种精神和灵魂的高度契合,爱是精神的家园,是一种信仰。
(二)对理想男性的期盼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不仅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爱情神话,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理想的男性形象。
张洁笔下的老干部是近乎完美的,他满足了作者对完美男性的所有幻想。他成熟、稳重、学识丰富、思维活跃、信念坚定、风度翩翩,他有魅力、有魄力更重要的是他有责任心、重感情。出于道义他与一位舍身救了他的老工人的女儿结婚尽管他并不爱她却依然坚守着那份责任维持着那个家。他深爱着钟雨,会深情凝视她,会想法设法地挤出时间来欣赏她的作品,会为了看钟雨一眼,费很多波折绕道到她家附近。他爱的深沉、爱的炙热、爱的忘我,却不会抛妻弃子,为了报恩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张洁笔下的老干部是个完美的偶像,是令人心神向往的男性。
此时在张洁的笔下,男性是美好的代名词。他们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张洁将心中所有的期盼化为了笔下完美、具有深刻内涵、符合传统审美的男性形象。从张洁梦幻的童话世界似的爱情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她内心对男神镜像的眷恋和期盼。
二、对理想爱情的痛心失望
理想在现实的磋磨下变成了绝望。于是,张洁放弃了对完美爱情的期盼和追求,逐渐对爱情失望,《方舟》《祖母绿》便是很好的证明。到了《无字》,张洁则清醒地面对现实,打破了以往对爱情的幻想,男性的完美形象在逐渐坍塌。
(一)正视现实打破爱情幻想
残酷的现实生活逼迫张洁开始成长。张洁逐渐改变自己沉迷于幻想的性格开始面对现实。“每个女人自出生起,就在等待一个白马王子,那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直到她们碰得头破血流,才会明白什么叫痴心妄想”张洁的这段话透露出她对爱情的失望和死心。她的这种思想在其作品中有了明显的体现。《无字》中墨荷、叶莲子、吴为三个人痛苦的婚姻无不体现着爱情的幻灭。
墨荷服从父命嫁到叶家却成为了家里的佣人和奴隶。叶志清对她没有爱只把她当作泄欲和传宗接代的工具。从丈夫那里得到的只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叶莲子自愿嫁给了顾秋水,可是幸福并不长久。顾秋水抛弃叶莲子母女离家出走,且在外面与其他女人厮混,他为了甩掉叶莲子母女对她进行精神和肉体的百般折磨。这个叶莲子亲自选择的男人却成了将她推进火坑的罪魁祸首。吴为虽然是新时期的女性,可是她的婚姻同样给她带来的只是痛苦和折磨。吴为为了胡秉宸不顾流言蜚语,放弃自己的事业,逼得母亲陷入绝境可最后却换来胡秉宸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最终心如死灰。张洁通过这一个个惨痛的例子,揭下了爱情甜蜜的虚假面纱,将它的残酷和无情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张洁笔下美好、圣洁、高尚的爱情已经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是爱情残酷丑陋的一面。爱情脱去了它光鲜的外衣变得丑陋不堪。此时张洁笔下的爱情被彻底颠覆,她对于爱情的美好和圣洁再也不抱任何希望。早时对爱情的幻想和期待在面对现实时显得幼稚而虚幻。
(二)道德沦丧男性的塑造
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里的老干部近乎完美。可是随着张洁对现实的正视和审视,对男人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男人由憧憬崇拜变成了厌恶和憎恨。张洁小说中的男人也不再是理想化的,他们脱掉那层完美的外衣,露出了丑陋的一面。
《无字》描写了三个时期的男人——叶志清、顾秋水和胡秉宸。他们性格不同,身份地位不同,但都是身边女人的灾难。他们结婚之后仍同多个女人保持关系,他们如出一辙都在玩弄、折磨女人。叶志清将墨荷当作工具并毫无人性地参加了火烧活动;顾秋水不但折磨叶莲子还无情的抛弃了叶莲子母女;对于胡秉宸,作家直接揭开了他虚伪、卑劣、自私的真实面目。
结婚前的胡秉宸在吴为心里是优秀且完美的,他具备了好男人所有的品质和性格。可是结婚之后这一切都成了幻影,胡秉宸自私、无赖、软弱、推卸责任的弱点显露无疑。结婚后胡秉宸对吴为没有任何体贴和温情,只知道索取。胡秉宸多次以死要挟吴为,既无赖又软弱。即使在和吴为离婚前,胡秉宸也还在精心算计考虑自己的利益。胡秉宸身上所有优点散尽,只剩下一个自私自利、随机应变的市侩小人。张洁将胡秉宸的丑态暴露,撕下了他的面具,将他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张洁亲手构建了一个美好圣洁的爱情世界,塑造了一批完美的男人之后,又被迫亲手将自己倾心呵护的美好形象打破,并用尖锐、刻薄的语言将美好撕破,将完美的男人从圣坛上拉下来。她把男性丑陋、虚伪的外衣撕破,将他们的丑恶在各个场合展示。张洁发现过去期望的具有魅力、信念坚定、理想远大的男性根本不存在,就开始俯视男性,创作也从期盼理性男性转变到了揭露真实男性。
三、由渴望到失望转变的原因
80年代初,女性主义传入中国。丹尼尔·霍夫曼主编的《美国当代文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等关于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著作的传入影响着那个时期我国的女性作家。她们不断对女性主义和文学进行探讨。这期间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研究十分繁荣。在这种大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背景下张洁的作品中对于女性心路历程的探讨以及男性的关注也发生了根本转变。
《爱是不能忘记的》中钟雨美化爱情,美化男性并依赖男性。这是男性中心文化中女性内心最深的期盼,是女性对男性中心文化的认同,是对男性赋予女性的社会角色的认可。《无字》中张洁已经开始觉醒,对男权社会产生了质疑,开始重新审视女性的未来。墨荷、叶莲子、吴为开始时也曾对爱情对男人抱有幻想可是残酷的现实使得她们逐渐认清现实,她们逐渐清醒不再将爱情赋予神圣的含义。她们对男权社会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张洁的小说中女性开始时对精神之恋的期盼,对理想化男性的追求与后来对爱情幻想的破灭,对道德沦陷男性的轻视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对爱情的期盼到绝望的描写有着解构爱情,解构男权社会秩序的作用。小说中女性独立人格意识越来越强,这种女性独立人格的构建也使得真爱理想一步步破灭,使得女性对男性一步步失望。
爱情在张洁的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对张洁小说中女性爱情观进行探讨,不但可以使我们对她的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样可以使我们对张洁创作风格的转变有更加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