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2019-12-18张国强
张国强
(贵州省正安县第一完全小学,贵州 正安 56340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改原来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活跃,小学生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了。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但是,有的地区的小学依旧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语文课堂依旧沉寂乏闷,学生难以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的时间几乎都是语文教师在讲,学生有疑问也难以有机会在课堂提问。课改理念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判断教学是否有效,就不仅要看学生记忆的多少和考分的高低,更要看今天的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终身受用的知识,看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生成了怎样的思考能力、生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非智力人格特征。如果仅仅要求学生机械地掌握一些肤浅的知识,虽然也能在有些考试中体现出教学的某种有效性,但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长远观点看,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是令人怀疑的。那如何做到其教学的优化,我们也作了些思考。
一、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知识与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可以尽快的吸收与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学认为,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换句话来说,学生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服务者,是为学生学习起一个助手作用的。传统教育学一直把当作“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当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爱听,不管学生能否接受得了,就如“填鸭”似的,一下子就把学生撑得饱饱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致使很大一部分人产生了厌学心理。这种做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被打的灰飞烟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而在新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主体,他们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去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天长日久,即算是原本非常讨厌的内容,由于是自己辛苦劳动所得,在成就感与自信心的驱使下,也会逐渐改观的。在语文活动课程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由于小学生心理年龄偏低,存在较强的好胜心理。而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开展有关阅读的竞赛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蕴含着丰富情感以及浓厚意味的文章开展朗读竞赛。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朗诵的能力,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课外阅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学生在经过教师的指引下,在课外阅读相关的文章,不仅可以扩展学生阅读的视野,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从而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增强。如,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例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亲自创建情境,学生通过表演能将思念远方兄弟的感情形象具体的展示出来,从而亲自体会到那种强烈的情感,而不是仅仅依靠于教师的抽象分析来接受知识。但是目前情境创设以及运用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及问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更多地在运用中反思,反思中创新。比如,语文阅读课中,我们应从发展人的角度来改革课堂教学,树立主体教学观,使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永远处于积极乐观的发展心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