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2019-12-18黄敏
黄敏
(南昌航空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地方高校,无论是基于由地方财政划拨经费的现实,还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都决定了它必须依靠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生存环境,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2500多所地方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面临着三大生存瓶颈:经费、师资、生源;而这些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的权重与形象。最终,二者形成“量子纠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得一些人,对地方高校的前景方向有了迷茫的悲观,对地方高校的改革出路产生了畏难的踌躇。
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方向在哪?出路何在?
一、摆脱“量子纠缠”,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我们通过剖析一所“地方高校”——以韶关学院为样本,或许可为诸多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所面临的困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借鉴和对比。
韶关学院是粤北地区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院通过抢抓粤北地区信息科学与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机遇,凭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大、竞争实力较强的优势,在产学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效,其影响范围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周边省市,造就了一批创新性、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建成了一些行业重点专科和重要创新平台,探索了粤北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的科创模式。
韶关学院通过内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产学研的沟通与交流,组成科创新团队,共建共享实验室、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基地,在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方面已经初见成效。比如,在学校与企业联姻合作方面。学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在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合作、产学研合作、共建软件学院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深圳软件园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毕业生实习实训、就业关系。
显然,韶关学院走出了一条我们地方高校“心向往之”的道路。那么,它成功的“秘笈”何在?它的成功,又给我们以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清晰的顶层设计,既决定了韶关学院注重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又使得其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这一结果的形成,不仅让更多高水准的教师慕名而来,也让更多的学生青睐于它,这样以来,既壮大了师资力量,又扩大了学生来源,大大增强了韶关学院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而最终结果是增加了韶关学院在广东全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中的权重,并而树立了与之相匹配的形象。
显然,韶关学院成功摆脱了被我们一些地方高校视为梦魇的“量子纠缠”,业已走向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而这一切,关键在于前述环节中的“顶层设计”对“办学理念”的指导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又激发了它的“综合创新”的信心与能力。
为了根据定位更好地发展,韶关学院设置了相应的发展规划。规划的核心就是通过培养与优势企业、特色行业和聚集产业的合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韶关学院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注重强化与企业的链接合作,优化与伙伴的战略合作,以及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合作。学院清楚为了发展需要如何做:“通过为粤北地区的信息科学与技术水平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输送优秀人才,对学校战略规划的定位,以及需要优先纳入的事项,有一个清晰的判断……”【1】
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现今,一些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专业配置、服务取向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性不高,使得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甚至是脱节,没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地方高校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惟其如此,方能摆脱“量子纠缠”。
二、形成“同频共振”,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勇敢面对挑战,善于转化机遇,一举改变地方高校“固有化”“同质化”的束缚与制约,乘势而上,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从而达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获得地方经济反哺的双赢局面,此乃“同频共振”。
地方高校必须姓“地”,这是不争的事实;换句话说,区域性不是地方高校的先天缺陷,反而恰恰是它的生存空间。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处于教育顶层的高等院校,自然而然就承担了,更多的教科研责任,理论上讲,它所培养的应该大多数是社会生活中的精英。但这些顶尖院校,相对于纷繁复杂、形势多样的社会需求而言,又显得是那样“鞭长莫及”“大而无当”。
应该指出,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使得它逐渐由“需求端”向“供给端”调整,由“高端”向“普通”过渡,由“精英”向“大众”转变。以我国高等教育为例,曾几何时,高等教育还是极少数人的专享,时至今日,却日趋普及。又从参加高考人数来说,1977年全国各级院校招收仅27万人,而2016年达到了惊人的772万!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的5%,飙升到2016年的82%,翻了近17倍,几何级增长,预计2017年将突破84%。【2】这一规模体量,对于何种受体而言,无疑都是巨大的消解压力。因此,一些专家学者指出:“高校改革发展应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为主线,进行办学理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成果革新,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对接行业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3】
三、实现“协同创新”,需防闭门造车,需要甘于寂寞
协同创新,不啻改革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剂良药,是继“985”“211”之后,国家层面启动实施的第三项高等教育工程。该工程是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方面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文化传承以及市场需求等四类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起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施该工程,对于全面提升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和品质水平,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自身的定位,决定了它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在“协同创新”的伟大工程中,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将“可为”落实到实处,变成“为”并进而“为而有效”,需要我们处理好“甘于寂寞”与“闭门造车”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才培养是以专业为载体。专业设置必须满足“重实践、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课程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应体现复合性、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和自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放共享。无需讳疾忌医,课程设计重复陈旧、结构不合理、缺乏融合精神等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地方高校更是如此。
比如,法学专业。山东一所专业类大学的政法学院,就涵盖法学类、广告学类、工商管理类、社会工作类等诸多专业,而学院只有两人是副高以上职称。像这样专业建设的跟风式、堆砌式配置,使得所谓“热门专业”“优势专业”过于密集,甚至出现“泛滥”现象。【4】究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一味拼命“升格”的冲动外,只从“需求侧”考虑,而未在“供给侧”着手,终至闭门造车,难逃干系。而这种办学理念是导致高校资源浪费、办学特色模糊、学生出口狭窄,以至产生发展危局的重要原因。
但是,所谓矫枉过正、物极必反吧,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某些做法,也有令我们不敢苟同的地方,譬如“‘冠名班’合作办学”。局限于所掌握的资料,我无法得知“‘冠名班’办学”的更多信息,比如校企双方在学科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配置等诸多因素上考量。所以,我们暂且只能从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等角度,纸上谈兵,姑妄言之。其目的,不在于臧否该校,而在于有我们如下的忧虑与思考,启示和告诫我们,在“协同创新”的探索路上,多一些“审视而后定”,少一点“盲目而跟从”。
论事物演变,包括高等教育,都是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却引起了一个普遍认同的共鸣:教育需要长久的积淀、时光机的打磨。这期间,当然需要反复辩证,更需要去伪存真,去其糟粕、留取精华。
教育的上述特质,决定了它与社会经济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描述:一般而言,它能够在宏观上指导经济活动,为它提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和原则;并能将经济活动中各种纷繁芜杂的现象,由表及里地深化,由此及彼地延伸拓展,最终,形成新的理论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教育之于经济活动,既有前瞻性,又有相对的“延滞性”。因而,试图让高等教育与经济活动在同一时空、按照同一节拍起舞,无疑会对双方都产生伤害。
弄清楚这一点,反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冠名班’合作办学”,我们就不难看到,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某种“依附”,这种依附所产生的危害,在现实中早有先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它的存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与反思。退一万步说,这存废之间,不禁让我们感叹,这难道不是高等教育的尊严被无情地褫夺吗?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不仅要立足自身的教科研实际,还要根据地方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当地市场的用人需求,敢于走特色化的学术研究之路,用科研成果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繁荣,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共生。这才是高等教育与经济活动最好的协同结果。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地方高校要实现协同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办学理念不动摇,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地方高校绝不能以牺牲高等教育的尊严和特质,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句话用于我们的地方高校,也是极其恰切的:“旧”,虽然体现了它的历史,彰显了它的积淀,但也折射出它因循而沉重、因沉重而“天步维艰”的境地。于是,“维新”便成了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