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
2019-12-18任晶翠
◎任晶翠
一、创设情境,感知音乐
中学音乐鉴赏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拓宽他们音乐视野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尤其在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学音乐教师应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培育为主要目标,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鉴赏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学会感知音乐,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之后,教师再有意识让学生进行聆听和鉴赏,这样一种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启发的作用,使其集中精力跟着教师的步伐开展音乐鉴赏学习。例如,在讲《第六(悲怆)交响曲》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聆听音乐的变化以及各种乐器的运用,从而使其深入感知音乐主题,体验作曲家表达的思想,从而为其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奠定感情基础。
二、注重引导,发挥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中学生本身有着较强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更为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产生创造性的思考。中学音乐教师应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通过音乐鉴赏这一渠道,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促使其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水平。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形象,从主观角度来讲,音乐存在听像和视像两种状态,从客观角度来讲,音乐的存在状态是声像,这些是学生产生想象的主要来源。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感知和聆听该作品的内容,进而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从分析作品所表现的形象出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初步懂得标题音乐以及浪漫主义流派的风格和内涵,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力。
三、把握结构,强化理解
音乐作品有其自己的结构,是通过音乐作品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形式以及题材等表现而来的。学生通过了解音乐的结构,能够使其对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把握得更加准确,进而贴切地进行评价,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此外,结构是以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基础的,因此,教师还引领学生学习作曲家的生活时代背景、个人素养、人生经历和艺术趣味,从而把握不同创作者的个性。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表达,不同创作者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不一样,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要进行区分和辨别,对不同风格的创作者进行针对性理解,这是音乐鉴赏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完善自身,提高素养
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其自身的音乐素养影响着其音乐鉴赏教学水平。因此,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应有意识地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和艺术知识。首先,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拥有丰厚的音乐文化涵养;其次,挖掘更为有效鉴赏教学手段,可以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图文并现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鉴赏学习情境。教师自身对音乐的热爱会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使其掌握感受音乐本真的方法,深化他们的音乐素养,以达到提升其音乐学科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下的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中学音乐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对音乐作品背景的分析,把握音乐结构,强化他们音乐本身的理解;另外完善自身的音乐涵养,以自身素养的提升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参与音乐鉴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中学音乐鉴赏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