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分模块、精准提升的磨课实践与思考
——以“趣味置换法”为例

2019-12-18胡琼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案教研组本课

◎胡琼

一、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磨课

磨课,是教师经过备课,借助教研组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研究。磨课分为“多人一课”或“一人多课”。磨课是建立在统一进度、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以本课为例,磨课经过以下程序:选定课题,确定开课班级;开展备课分析,制定教学设计;组织教研组观课,集体讨论修改;二次修改教案,同行对比研讨;再改教学设计,组织听评课,直到形成比较满意的教案。

二、磨课是否成功,决定于教师教学素养

(一)细分模块,集思广益

细分模块,一方面将完整的教学设计拆分成多个环节,另一方面又将参加磨课的教师按特长分工,以便每位教师可以展开讲评。借助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将团队的价值最大化,让磨课具有针对性,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得到精准对接。

(二)合理拆分,精准提升

以教材中第二章第一部分“置换图形”为教学内容,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和本课教材钻研,备出《趣味置换法》一课的教案。

1.磨课开始。教案分发教研组内八位美术教师,按教师特长划分具体环节,分工明确。课内重点关注,课外深入探讨。

2.磨课结束。教研组老师集中,探讨设计思考与教学现状对接。主要观点有:

①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实时状态,以及想法。

② 搜集到课内发生的真实问题,进行现象分析。

③ 提问中有18%为无效问题。

④ 教师的表达多于学生。

针对以上问题,得出以下修改建议,并产生以下课堂效果:

①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减少疲劳感。

在第三环节“任务发布”头脑风暴的活动中。我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头脑风暴图,请同学上台分享展示。组内一教师对于活动环节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以他多年的经验,给我提出了如下修改意见:班级分为5组,可以请每一组都派代表上台展示,给大家充分的分享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针对性地吸收团队的意见,反复推敲打磨,才能更好地把控住课堂的热度,让孩子们学出激情和兴趣。

② 改变提问方式,精准引导答题。

精准提问给学生指明了回答方向,减少了不知从何答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非常注意这个问题,注重锤炼自己的课堂提问。

③ 锻炼自身素质,化错误为亮点。

在快速答题部分,我在屏幕上出示了六个标志,小组同学快速回答,标志的哪个局部被什么图形代替?有什么含义?作为新教师的我在学生答错时给出了一个否定的回答,并给出正确答案。评课时,一教师给了我建议,当学生给出的并非标准答案时,我们不要直接去否定他,而是要按照学生的逻辑去思考。用肯定的回复对学生表示认同,指出学生前进的正确方向,增强他们的问题反馈意识,也训练了教师的应变能力。

④ 需要多鼓励、肯定学生。

一教师在课堂总结方面做得很好,她给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总结时的语态和教姿,将笼统的“对”“好的”,改成“你很棒哦”。通过不断磨炼,我很快就学会了使用,从学生的神情状态中捕捉到他们的闪光点,用充满爱心语言去熏陶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从教学反馈中调整教学设计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磨课要时刻围绕学生展开,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本课的备课过程中,我在想课堂小结是由教师来总结,还是由学生来谈谈比较好呢?我把这个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来解答我的疑惑。我尝试了这两种方法。亲自实践才能得出我自己在书桌前得不出的答案,学生的反馈明显地告诉我,学生自主总结评价这节课的收获远比教师在讲台上概括总结要好得多。

三、成功磨课,助力教学后劲

本次磨课运用了细分模块的方法,是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精准提升。尝试下来,整体感觉较以往的磨课有所进步。

首先,将团队教师进行分工,每人明确自己负责的环节,带有针对、任务性地听课。指导点评时每人抓住一点分析透彻,把这堂课的每一环节精准、深入化发展。

其次,把学生纳入磨课中重要的一部分,接受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考察,我发现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起点能力、现有水平、思维状态来设立本课目标。

美玉要琢磨,好课靠打磨。磨课,即是教师个人的思考体验过程,也是教师团队的智慧结晶。在细分模块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也是教师的舞台。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是靠辛勤付出“磨”出来的。

猜你喜欢

教案教研组本课
《触摸春天》教案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立定跳远》教案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