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展现小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朗读中的魅力

2019-12-18袁丽红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雨点儿情景交融魅力

袁丽红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江西 赣州 342200)

语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起初最原始、最本能的自然生成的外向载体,它不需要任何的形式与华丽包装。每个婴儿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都应该算作这个世上最不需要修饰的外在语言。所以,表达应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语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但它不仅仅只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说话和表述这么简单,它不只是交流媒介,它更多的起着表情达意,传递情感的重要作用。所以,如何品味语言,如何在一定的情景朗读中感知语言的魅力,如何把语言内化为情感传输的表现形式,应该是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朗读中感知语言的魅力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

语文学科是联结递进其它学科的重要媒介,学科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传输,其它学科的融会和整合同样也少不了语文学科的介入。可以说,语文学科的教学地位不可小觑。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朗读解读和内化文字,朗读是理解和诠释文字的最好路径。透过文字表象,培养学生对字词句篇章的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教学氛围,特定的场景创设,能够促使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能够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情景中,从而更好地揣摩语言韵味,进一步感知语言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三个儿子》一课时,笔者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并感知了三个儿子的人物形象。通过三个儿子的肢体语言动作和三位妈妈对各自孩子的评价与定位,以及文中老爷爷巧妙的语言,使学生在进入意境的基础上进行了情景交融地朗读。在朗读中,对于水桶重的描写部分,教师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朗读,如此,文本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有效地得到了诠释。通过第三个孩子无声地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这一细节描写,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灵深处。最后教师激情渲染,更好地强化了“孝顺父母,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一文章主旨。教学中,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有效朗读,使学生情景交融中感知了语言文本的力量和魅力所在。

二、图文对照结合,引导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应多渠道挖掘与文本相关的素材资料,课文教学,应借助丰富多彩的插图内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巧妙利用课文插图,使学生能在色彩缤纷的画面中,捕捉相关的文本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能为有效朗读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笔者注意到课文插图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课文中猴子、兔子、松鼠等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时,采用先通过观察插图再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浅显易懂地领悟了儿歌中所描述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在理解了动物尾巴各不相同的特点后,学生读起来便更加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丰富有趣的画面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课文插图的合理运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朗读和感知能力。

三、融合想象意境,指导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初始过程,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完成阅读任务的首要条件就是对文字的感知与理解,这是捕捉文本信息的重要先决条件。在朗读的过程中融入想象的意境,能够指导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例如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笔者主要指导学生在读想结合的过程中,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这两种事物各自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比如读到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这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为什么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然后结合课文的结尾部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能够感知和理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可能更需要大雨点儿的浇灌和滋润。最后拓展延伸,启发学生再次想象: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给大地带去什么变化呢?这一设计以体现学生的认知感受为出发点,使他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各自的心声。

以上内容的学习,借助想象,通过指导朗读,课文就不再浅显地停留在两个雨点儿的直观对话上,而是更多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情景交融地朗读和想象,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更深层次地感知了语言的巨大魅力。

四、挖掘文本情感,启发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

文字是语言思维的灵魂所在,文字是文本思想的主观在现。一篇好的文章,它的情感一定是充沛丰盈的。小学语文教材多以人文关怀和道德品质的宏观层面为着眼点,因此,剖开文字内里,充分挖掘文本情感,使学生情景交融地朗读,是感知语言魅力的又一个着力点。

在教学《去年的树》时,笔者通过启发朗读,引导学生先感知了课文的基本内容: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冬天到了,鸟儿飞回了南方。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再给大树唱歌时,大树已经不见了。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了去年的歌。在梳理了课文的基本脉络后,通过分角色朗读进一步挖掘了文本情感: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友谊。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有关诚信的话题,对于大树的悲惨结局也可以就环保话题展开交流。多元化的文本情感再次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点燃了学生的朗读火花,为他们的朗读体验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语言是所有文字的表象和外现。优化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朗读中去感知语言的魅力是彰显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怀,当然,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在践行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更应该将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扬广大,因为它不仅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更是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雨点儿情景交融魅力
情景交融更有效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恶作剧的雨点儿
“雨点儿”的功劳
雨点儿
《东方欲晓》的魅力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