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9-12-18胡文英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有效性数学

胡文英

(河北省顺平县蒲上镇大恩村小学,河北 顺平 072250)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认识到,唤起学习兴趣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形成有效教学的关键条件。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教学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有方,寓教于乐,“开窍”有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散发吸引力?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呢?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教与学的关系入手。

二、改革备课思路,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又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在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等方面的独特特征。因此,教师在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之前,要对学生的独特性做到适度的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给学生创建体验知识获得过程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探究发现的乐趣,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继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记忆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力。下面我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认识。正确认识有效学习的含义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学习指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究性、合作性、研究性的学习,也是指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将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能够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大纲设定的教学目的,更是指教师为构,设想当时笔者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

三、运用形象直观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即使是很简单的应用题对他们来说也是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时必须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这一拐杖,使学生经过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最终理解题意,寻找出解题方法。如第三册教材,在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教学时首先通过对实物图的观察,由“几个几”到“几份”,再到“几倍”,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建立“倍”的意义,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概念之后,再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这样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几个几”联系起来,学生就能较好地把前面学过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迁移过来,既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又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还便于学生理解。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笔者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笔者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合作小组,提供主动参与的合作伙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可采取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以4---6人一组为标准,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别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再给组内成员一个特殊的身份,一项特殊的职责,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分小组讨论之时,教师关心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同时有重点地参与一、两个小组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共同商讨,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小组讨论之后,学生热情高涨,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开展组间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我,肯定学生的独到见解和鼓励学生的相互争辩。通过议论,争辩,让学生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增强了学生主动参加评价与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这种形式的交流,对于摄取信息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肯定;对摄取信息能力稍弱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启发、帮助。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必然更会学习,更喜欢学习,学习信心也就更足。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总之,继续狠抓教学研究,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有效性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