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财产性收入差异、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经济增长
——以江苏省为例
2019-12-18邓江东李玉冰
邓江东,李玉冰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1 引言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取得了傲人成就。经济增长伴随着发展资源向城市的快速集中,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化进程。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收入差距主要来源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其扩大趋势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阻力。从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发展的诉求来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必要的过程,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单方向的流向变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双方向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作为关键的因素,不断推进乡村的经济进步,需要农村金融的扶持和帮助。
学界对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探讨。马晓河(2011) 认为,城镇化带将扩大需求,同时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所以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1]。郭峰(2013) 则指出,在短期内对总需求的刺激才有意义[2];而在中长期内,盲目推进城镇化会带来一些问题,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非原因[3]。 叶雯倩等(2018) 发现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乡镇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城乡二次元经济结构,大量劳动力开始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了资本、技术和经验[4]。①张沁宇,袁舒杨(2019) 提出,城镇化显著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公众福利,提升经济的绿色发展[5]。学界对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对关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②吴有云(2017)等人认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6]。江磊(2017) 等人围绕着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和农村金融机构等方面对农村金融和经济问题进行研究[7]。③曹雪等(2019) 通过建立VAR模型,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8]。
在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上,王少平、欧阳志刚(2007) 等人认为,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会损害经济的长期增长[9]。周春应(2010)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稳定增长[10]。在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相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而言较小,这也导致在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财产性收入差距往往被忽略。
2 实证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采用了1990—2017年度的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其中,城镇化水平用UR表示,通过江苏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用EGR 表示,通过江苏省GDP 增长率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用RFD 表示,通过江苏省农村贷款余额与农村存款余额的比例来衡量。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用PIG表示,通过泰尔指数TL衡量。公式如下:
TLt表示江苏省t年的泰尔指数,j=1,2 分别代表城镇和农村。gijt表示江苏省城镇或农村t年的总收入,git表示江苏省t 年的总收入。pjt表示江苏省城镇或农村t年的人口数,pt表示江苏省t年的总人口。泰尔指数中各变量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泰尔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 之间,泰尔指数越大,则说明城镇财产性收入差异越大。在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的基础上,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影响,本文的4个变量都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得到LNUR、LNPIG、LNRFD、LNEGR。
2.2 平稳性检验
表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表1 可知,LNPIG、LNUR、LNRFD 的原始序列均存在单位根,都是非平稳的。原始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1可知,LNPIG、LNUR、LNEGR和LNRFD的一阶差分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都是平稳的;且DLN 为先取对数再进行差分,其经济意义为各变量的增长速率。
2.3 Johansen协整检验
由图1可知,这些时间序列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长期协整关系,且标准化的协整方程为:LNEGR=0.145 372 LNPIG-0.090 715 LNRFD+0.743 462 LNUR
(0.048 33) (0.105 00) (0.210 14)
由上式可知,长期来看,江苏省的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和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抑制作用。此外,从长期来看,江苏省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大于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程度,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微小的抑制作用,这与实际情况符合。
2.4 模型稳定性检验
本文利用Eviews10 对建立的VAR(1)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VAR 模型是稳定的,也就是城镇化、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之间有长期稳定关系。
2.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图2
由因变量为DLNEGR的Granger因果检验可知,DLNPIG、DLNRFD、DLN10 000 UR 都是DLNEGR的Granger原因(见图2)。财产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乡差异的扩大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而短期内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会促进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农民理财收入,促进了城镇金融的协同发展,密切影响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城镇化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到城镇中,城镇的聚集效应增加了消费总量,又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力总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
由因变量为DLNPIG的Granger因果检验可知,DLNRFD 是DLNPIG 的Granger 原因。存款可以带来利息,这成为了财产性收入的一部分;贷款虽然带来了利息支付的负担,但却能为增加财产性收入带来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由于城镇金融的协同发展,更多的资金还是流入了城镇的其他金融机构,城镇金融机构的发展效率增长的更快,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得到了更大的增长,从而导致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的扩大。
由因变量为DLNUR 的Granger 因果检验可知,DLNEGR是DLNUR的Granger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的经济优势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随着城镇对这些农村人口的吸纳,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2.6 脉冲响应分析
由图3-1可知,江苏省城镇化率的提高会小幅抑制经济增长率的增加,并且这种抑制程度会越来越小。由于本文的城镇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说明单一地进行人口城镇化并不能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因为图有 “量” 而没有 “质” 使得经济增长率滞后。因此,正如慕海平所言,应该推行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
由图3-2可知,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快速提升有利于经济增长率,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这种促进作用会慢慢减小。因为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增长率的提高,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他们需要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金融的 “城镇化”。尽管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会些许抑制经济总量的增长,但长期来看,农村金融与城镇金融的协调发展能促进江苏省的经济增长率。
由图3-3可知,江苏省的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增长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率有抑制作用。虽然财产性收入差异一定程度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从而使人均总收入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这是一个恶性的发展,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的大幅增长带来了城乡总收入的严重不平衡,农民消费能力不足,不利于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影响了整体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率。
3 研究结论及政策意见
3.1 研究结论
①城镇化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但单一的“人口城镇化” 反而会制约经济增长效率。脉冲响应表示,随着农村人口快速的涌进城镇,会抑制经济的增长效率。同时,人口的城镇化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只有 “量” 没有 “质”,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
②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微小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快速提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率。因为农村金融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要建立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对财富的损耗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发展。但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快速提升,农民将拥有更广阔的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③城乡财产性收入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其差距的快速扩大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效率。财产性收入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会增加人均总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但这是一个恶性的发展,脉冲响应分析也很好地证实了这点。
图3
3.2 政策建议
①建设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向城市融入的进程,为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等城市边缘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增加收入的途径。同时,不能局限于人口的流入,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不能以牺牲 “三农” 为代价,实现 “以城带乡” 的城镇化,而是要实现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化。
②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建设。目前的农村金融水平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相比发展尚不充分,需要进行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金融改革应该坚持市场主导的改革方向,在发挥政府推进改革、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途径,合理缩小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受限的症结主要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因此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本方向,特别是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的促进,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些尤为关键。此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还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要着力培养和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三是要搭乘新型城镇化的快车,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