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内涵浅析
——以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为例
2019-12-18丁逸斌
丁逸斌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 200000)
一、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再阐释
(一)《人类学笔记》的诞生背景
由于身体状况的不断恶化,在马克思生命的最后十年时间,他几乎无法投入到工作中,将尚未完成的《资本论》第2卷、第3卷以及其他理论著作完成,只能在文学的世界里找寻一些慰藉,在经过对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著作进行仔细阅读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诞生。马克思这份笔记产生时的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后世在解读其手稿时存在许多困难与谜团,众多学者对这份笔记在整个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争论不休,无法形成一致的观点。然而正是这种争议性与可能性并存的状况,开拓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类学发展道路与方向,由果造因,因亦造果,不妨说这亦是马克思理论遗产再一次解释并改造了世界。
(二)《人类学笔记》的马克思人类学内涵
纵观马克思思想的整个发展历程,在其早期马克思是基于哲学人类学的抽象概念进行思考,而到人生的后期由于实践、思想与人生经验的沉淀与转变,开始转向经验人类学,因此在马克思人类学中的哲学人类学与经验人类学的对立性与一致性常常成为后世学者争论的焦点。
在这份笔记中,展现了马克思考察原始公社土地制度,批判当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瓦解公社土地性质的行为,以古代研究验证历史唯物主义的适用性,探讨东方社会模式的宗教、经济、文化、社会特征,并探求古代法律与社会体制间关系的思想学说。这一份笔记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与人类学开始了无数的话题与争论,中国学者也广泛地参与其中,促使了各学者充分利用其宝贵思想遗产推动人类学整体发展,形成不同观点不同角度的马克思人类学思想。
然而无论是何种角度何种观点,在抛去争议之处,都可以将马克思人类学的核心思想内涵统筹归纳为实践性、文化性、原创性、批判性、自省性、人民性六个方面,这六性在任何解读马克思人类学的观点中都或多或少能有所体现。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性,在马克思人类学中也是核心内涵毋容置疑。马克思坚定地认为,如果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脱离了实践,就会丧失真正的源动力,会变形变质,走向孤僻性、异构性,可以说马克思的任何思想都离不开实践性。关于实践性的强调,在当前的人类学学术界已经越来越被接受与认可,甚至可以说基于纯理论研究的人类学也开始无法离开实践。文化性,就是人类学中普遍认可的“人类学写文化”,作为人类学分支之一的马克思人类学,同样有人类学者对描述文化的要求,对当地的风俗人文进行客观可见的描述。原创性,既如其名,是指任何的理论思想,可以有其他思想的参考借鉴以及最终的演绎,但必然有创作者自己的思考与理论,马克思对于五部著作的笔记,不仅仅是阅读后的普通注解,更是融入了自身的理解以及思想创造出的全新理论。批判性,以人类学家结合自身的洞察力、判断力以及智慧进行回顾性反思,区别于通常所说的他者性,批判性是对自我的批判与反思,是对自身的再塑造,根据进入某地方的调研经验,从当地他者的角度获得对自我的再认知与再批判。自省性,人类学家藉由观察所得的资料,思考、分析此资料且自我反省,帮助自我进行个体的成长与提升。人民性,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的一种特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在马克思的笔记中也有着最鲜明的体现。
二、《忧郁的热带》中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外显
(一)《忧郁的热带》创作背景
1955年《忧郁的热带》一书在万隆会议后于法国面世,一经出版,立刻以其迥异的风格与洋溢异域风情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作者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根据他亲身的野外考察经历,描述了其田野研究途中所见的数个原始部落的生存状况与文化习俗,通过隽永的文字描述,结合自身的回忆与反思,对自身的社会人类学思维进行了重新认识与评价,也进行了一次人生的重塑与成长,并对种族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然而谁能想到,促成这部巨作出世的主要原因,却是因为作者本人的“仕途不顺”——作为人类学家中的异类,他连续多年被法国各大学拒绝,并多次螺旋法兰西学院,无法在法国大学中谋求一方教席。生涯的挫折使得他开始动笔写作,用客观、独立且科学的态度,著写了这本日后享誉世界的《忧郁的热带》。作为马克思的崇拜者,马克思人类学思想内涵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外显。
(二)《忧郁的热带》中的马克思人类学
《忧郁的热带》中的实践性。列维斯特劳斯在满目疮痍的战后世界进行了一场真正的田野之旅,他用自己的双脚走过亚马逊流域,走进巴西高地森林,从原始丛莽的最深处去找寻最原始的人类社会形态,这是一场危机四伏却又情趣盎然的实践之旅,在观察不同原始部落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他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的历程与思考,并对西方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开始反思。
不仅是出于人类学田野的需要,更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他逡巡在美洲的原始大陆上,用隽永的文字,写下来一本关于行走与探险的书,一本关于原始森林的游记,一本反思人类社会的智慧凝聚。《忧郁的热带》的实践性毋容置疑。
《忧郁的热带》中的文化性。在这场浩瀚漫长的旅途中,他用轻松睿智的笔触记录下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信仰、以及文化,他试图参与当地印第安人的祭奠仪式、尝试他们独特的食物洛可蛆,记录下了所到之处当地人独特或不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有抱怨亦有好奇,但是一个人类学者的谨慎使他从没有用现世的眼光轻易地提出这些文化的批判,接受并思考不同文化的差异。
《忧郁的热带》中的批判性。在《忧郁的热带》一书中,从一些回味无穷的小姑始终,探讨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关系,展露人类智识的窘境,这些是列维斯特劳斯的批判性与自省性的体现,这里的批判已然不是指对那些部分的人类学工作者,也不仅仅针对那些虚热的现象,更不是批判列维斯特劳斯这个“小我”,他在本书中的思考与批判,甚至上升到了整个人类学工作者,整个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上,这是对“大我”的批判。
《忧郁的热带》中的原创性。“熵类学”是本书具原创性的一个观点,斯特劳斯一生在探寻“自然宗教”与“自然人”的问题,而他从卢梭那里继承来的“自然”非狄德罗意义上的“源始”,而是卢梭意义上的“本真”,卢梭的“自然人”区别于“社会人”,也就是说他要在人类是什么和人类人为地将自身造就成什么之间作出区分。他做出这种区分时,既不依赖于自然知识,也不来自历史知识,依凭的只是“自然直觉”。斯特劳斯去了遥远的美洲,一生都在和“遥远往昔”打交道,在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思想的启示下,找到了结构主义,找到了“熵类学”。
《忧郁的热带》中的自省性。 《忧郁的热带》全文的文字,是充满生趣满怀好奇心的,然而在这些欢愉的文字下面,隐藏着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痛苦的思考与反省,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一路行走一路记录,直到大地的尽头,也没有找到他心中神秘的庙堂,没有找到赋予他力量与权力的高维度生命。他穿梭在热带丛林,所见事和物引发他自身的思考与反省,社会、物质、宇宙统统在列,思考地越多,引发的痛苦更甚,他怀着理想与知识来到热带丛林的各个部族、村落,却在这些部族、村落的人眼里与其他带着各类不同目的而到来的人别无二致,他被认为是奇怪的游客、是富裕的旅人、是高高在上的高等人群,或许在那些人眼里甚至没有能理解学者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他本无意计较这些,这些却在无数个日夜里徘徊在他的脑海,直到大地的尽头,也只有失望。
《忧郁的热带》中的人民性。多年来,列维-施特劳斯一直将营造一种文化共同体,作为自己纯粹学者身份外的追求。他强调原始文明的重要性,是因为他相信当人类只有一种文明作参照时,人类的灾难也就开始了。捍卫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生活的共同感,是列维施特劳斯作为一个人类学家的道义所在,这一点在《忧郁的热带》一书中也有显著体现,他呼吁各国政府与社会,必须保留文化的多样性,避免世界极端单一,试图唤醒人类反思社会、反思历史,号召所有人在人类共同的世界中培育共同生存的意识。致力于维护人类精神文化的丰富性与永恒性的行为与思想,展现了列维施特劳斯的人性光辉,也让他足以成为人类伟大文学家的一员,这些人性之美正是与马克思人类学的人民性相契合的具体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