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学前教育教学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2019-12-18杨子怡陈玉莹
杨子怡 陈玉莹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一、研究背景
传承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华人民每个人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国家对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的呼吁越来越高。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同时幼儿教育是生命启蒙教育、生命奠基性教育。幼儿教学应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的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有益的经验。为顺应国家对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吁,学前教育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中也不断涉及有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研究、国学经典进课堂等具体活动措施正在实施。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呈现: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宜当代社会要求、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冲突、教学内容涉及比例不适宜等等。带着问题意识出发,真正走近幼儿园,了解当前学前教育教学设计现状,深入挖掘在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用于幼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切实对策和相关建议,特开展本次研究。希望能够增强学前教育教学中对于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找出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学前教育教学设计中的道路,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为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响应时代号召。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专家朱家雄教授也认为,社会文化是决定学前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课程文化应“一切从当地的文化根上去思考、去创造属于本地文化的课程理论才是其生成之道”。瑞吉欧教育模式的成功,恰恰证明了依据儿童文化背景,立足儿童生活现实的教育模式和课程模式才能真正与儿童发展相适宜。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为了解当代幼儿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现状及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继承与创新的冲突与融合的探索,以促进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宣传教育,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同时,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幼儿富有特色的发展及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价值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融合适用于当前学前教育教学中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在幼儿教学中涉及优秀文化继承和时代价值观弘扬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培养民众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顺应中国新时代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分析,针对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具体要求,选择出适宜继承与创新的相关内容,融合到当代幼儿园的教学设计当中,有助于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品质,促进幼儿高素质、多方面的发展。
从《对于学前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问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我们主要是从幼儿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以及对于二者融于学前教学设计的态度和应用能力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参与调查的幼儿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具有初步的认知,但是了解并不深入,有72%的被试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一点。虽然在情感上幼儿教师对于二者的态度是支持力度较大的,95%的被试者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基本较高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但现实中对于二者的应用并不多,以及在学前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能力存在明显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