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民族院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
2019-12-18郭晨
郭 晨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民族团结教育、关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高等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精英的摇篮,必须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将民族团结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
一、加强高等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民族院校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教育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的社会精英,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进行学校教育的同时,要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一方面,加强高等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民族人才的需要。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校园中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少数民族学生之间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了解对方的风俗、习惯,建立各个民族大团结的观念。
另一方面加强高等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无论从学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民族团结的教育,增进民族间文化的共识,强势的文化不再“高傲”,弱势的文化不必“自卑”。发掘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中去。
二、高等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
(一)目标对象不广泛
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对象,大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主观上有失偏颇。民族团结是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作为主体民族也应当作为教育的对象,占多数的汉族学生,他们对待少数民族学生的接纳程度,是影响能否真正实现民族团结的决定因素。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应当覆盖每一名学生,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与所有的学生都密切相关。
(二)团结教育的内容更陈旧
高等民族院校一般开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地区民族发展史、民族地区革命历史等课程,这些课程确实反映了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但是,其内容更新慢,逐渐落后于新形势的发展。授课方式也略显单一,“老师讲,学生听,划重点,考试考”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抽象、教学活动乏味,学生的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够真正地吸引学生专注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学习。
(三)团结教育尚未形成与实践的充分互动
目前,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相对陈旧,将民族团结教育仅仅停留在专题报告、张贴标语等方式上,虽然有所成效,但是并没有充分引起学生的共鸣。此类教育方式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宣传教育作用起效一时,时间长了学生就失去了兴趣,出席宣传活动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是需要学校强制学生参加,学生们往往也是滥竽充数,即便是参加了也是在玩手机、聊天、看视频,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
三、高等民族院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解决途径
针对目前高等民族院校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问题,必须将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适应当前形势下的教育实际。
(一)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高等民族院校是国家和地区民族政策、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主要机构,对本地区的民族情况有深入的研究,应当利用学校在科研上的优势,将研究成果迅速的转化为教学实践,及时更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其一,要鼓励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对民族相关科研的投入,一旦有所成果要及时的进行宣传,将其落实到学校的教学当中。其二,挖掘已有的教育资源,高等民族院校是民族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阵地,保存了大量本土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应当将其整合,向教学开放,而不是束之高阁,只作学术研究之用。
(二)联系实践,主动学习
民族团结教育更应当在实践中展开,理论的灌输难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要将其与实践联系起来落实到行动中去。高等民族院校具有独特的“资源”,多民族的生源就是民族团结教育最好的实践场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样本,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组织、计划教学实践,了解民族文化特征、表达方式、风俗习惯。自主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彼此的了解,互相尊重,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三)防微杜渐,关心每一位学生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交通不便,不少学生存在生活困难等情况。高等民族院校应当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在宣传落实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同时,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通过学校的关心教育,让学生体会到民族团结才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正确选择,让分裂组织无隙可乘,从根源上断绝分裂组织的发展。
因此,高等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不是立杆建影的工作,对学生的教育要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实现,让所有的学生真真正正地认知“五个认同”,认识到民族团结和谐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