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探究
2019-12-18陈永先
陈永先
(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广昌小学,广东 珠海 519060)
近年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句标语,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开展好与当今时代相适应的阅读活动,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有效阅读呢?我认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辅助,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从阅读中品尝到读书的乐趣。
一、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应致力于课堂教学,通过阅读文本,丰富教材内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充分借助课前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信息资料,激活课外阅读
课前预习时,通过阅读导学案让学生涉猎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知识积累,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
如教《长城》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历史简介,描写“长城”的散文、诗句、历史知识等等,学生经过利用“互联网+”更好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可以摘记好词好句,可以收集歌颂长城古诗,如:唐代李益写的《登长城》,宋代陆游写《古筑城曲》,可以收集长城的图片,还可以配上宣传广告语,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信息,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激发了阅读欲望。
又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书籍、网络、报刊等收集有关铁路的资料,还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并且播放有关青藏铁路的视频以及文字详细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课外信息资料的补充,鼓励学生多渠道进行阅读,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祖国铁路建设方面先进技术,也明白了祖国科技的发达,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细胞,主动投身到阅读体验的行列中。
(二)精心设问,让学生的阅读经历活跃起来,发展求异思维
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尽量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如播放纯音乐的图书室,充满诗意的图书角,还有充满童趣的绘本书籍等,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体验,而且要善于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提问要侧重于阅读教学启发性、创造性,让学生的阅读精力活跃起来,让探究性阅读习惯逐步形成,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时,我创设“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却有截然相反的评价?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预习、自读感悟畅谈自己体会和感受,展开富有探究性的阅读。有一个学生们说:“从巴迪郑重的动作,迫不及待、满怀期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非常渴望得到父亲的表扬,却万万没想到,盼来的却是父亲如此差的评价,父亲的评价如当头一棒,敲碎了巴迪的心。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太残酷了,不但会让巴迪丧失写诗的信心,还会让他怀疑自己”;有一个学生说:“母亲看到年仅七八岁的儿子能写诗,这种行为需要鼓励,所以称赞‘精彩极了’,希望巴迪继续写诗,争取进步”;还有的学生说:“父亲的差评虽然让巴迪难受,但他说就事论事,指出不足,希望儿子清楚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不至于蒙蔽双眼,满足自己的表现”……学生们站在不同的思考角度进行探究性的分享,让阅读教学启发性得到展示、创造性思维活跃了起来,这样,设计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之间敞开心扉进行对话,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萌发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求异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环节,深化学生的感悟
在语文文本教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的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训练学生大胆创新,表达自己特定时刻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童年的发现》一文,我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展开想象,你的童年有什么发现?学生兴奋不已,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继而交流了他们各自童年的发现——“我发现了清洗茶渍的好方法。”“我发现蜡烛熄灭的原因”“我发现了蜗牛是害虫。”“我还发现向日葵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在阅读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们滔滔不绝,各抒己见,从他们那激动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发现的成功和喜悦,创造的思维迸发开来,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二、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正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结合教材特点,推荐相关的读物,进行阅读迁移
推荐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推荐与文本类似题材的文章,做到课内得法,课外阅读迁移。如:学了《赤壁之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赤壁之战》,形象、生动的画面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知道赤壁之战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还认识不同的人物形象,开拓视野,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既能增加阅读量,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兴趣。
(二)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特点推荐书籍,挖掘课外阅读的丰富资源
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绘本十分感兴趣,我便为孩子推荐以拼音读物为主的绘本读物,如:《豆丁要回家》《不要和青蛙跳绳》《兔儿爷丢了耳朵》等,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我还为高年级学生推荐充满神秘、玄奥、超自然色彩的科幻读物,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时间机器》,既能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开发想象力,传达向往未来的精神力量。
此外,我还在班级板报上开辟“好书推荐栏”、“班级图书角”,倡导学生或家长班级图书角推荐精品少儿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给妈妈捣乱》、《总有一个包子的理由》、《夏夜音乐会》等,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有大受欢迎热销图书,类型多样,更好地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
(三)开发现有资源,建立资源库,丰富阅读内涵
1.合理利用学校图书室。丰富图书资源。图书室按年级分类整理出适合各学段学生看的书籍,利用课外活动课每天开放一次,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
2.开展好书漂流活动。利用班级微信群,宣传课外阅读的意义、作用,提高家长对阅读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倡议家长让孩子将有意义的书籍带到学校,如:《小王子》、《昆虫记》等,让书在班级中漂起来。
(四)授之于渔,重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寓言故事,侧重于明白道理,受到启发;阅读童话故事,侧重于抓住故事情节;阅读小说,关键是分析人物形象;阅读诗词,紧扣时代背景、作者的意愿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通过什么说明方法阐述事物的什么特点等等。
2.结合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把握大意,把握重点,培养学生快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
3.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好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以及精彩文段,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积累语言材料,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五)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1.开展“好书推介”活动,让学生举起手中的好书,介绍书中吸引他们的内容及他们喜欢的原因,既推荐书籍,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读书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效果的平台,通过一系列“读”“讲”、“写”、“演”等实践活动将学生的阅读收获展现出来,如“主题知识大赛”,“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影响我成长的一本书”作文大赛活动,进行“诵经典”、“赏美文”比赛;评选“最美阅读手抄报”“阅读之星”“你读书的样子最美”等阅读交流实践,让学生领略到阅读的乐趣,体验到阅读交流后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一轮的阅读中去。
教无定法,贵在有法。小学生有效阅读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理念,既要结合文本特点具体实在地进行指导、示范;又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迁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收获阅读分享的喜悦,进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阅读行为,为语文听、说、读、写综合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