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教育思想理论与民族教育“边缘感”研究
——以黔西南州为例

2019-12-18吴昌明

山西青年 2019年3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边缘少数民族

吴昌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一、少数民族教育“边缘感”的发生机制

边缘感,是指一个人自认为被世界抛离而心中怀有的愤懑之感。在易重华、李晶看来,人群可划分为中心人群、普通人群、边缘人群三类,这三类人群都可能会产生边缘感,这种边缘感通常表现为人从一个层次进入另一个层次的愿望得不到满足。[1]边缘感作为意识形态的范畴来讨论,田世宏等认为:边缘意识形态是指介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反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中间意识形态。[2]

少数民族教育边缘感,即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中,教育主体受历史因素、现实环境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影响,物质上和精神上长期不能得到满足,逐渐产生的一种介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反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中间意识形态。

在地理区位分布上,黔西南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全州辖2市、6县、1区,是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贫困群众中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3]在历史上,黔西南州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较为滞后,据《黔西南州教育志》记载,元代以前尚无正式建学,其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发展较晚,特别是民族教育。明、清两代统治者为戍边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规定土司子弟必须学习儒学,意在教化土司。清康熙时期,朝廷在贵州府、州、县极力推行义学,允许少数民族子弟入学肄业,但入学人数也较少,且对少数民族子弟的教育均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宗教方式为主,并非正式的学校教育,这种依靠言传身教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贵州的民族教育被称作“边疆教育”或“苗夷教育”,这些带着歧视性的称谓从侧面反映出了统治阶级对于贵州地区民族教育的不重视,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人数虽有增加,但微乎其微,未能让民族教育的发展驶入正轨。

建国初,国家对于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课程、经费等作了明确规定,标志着黔西南州少数民族教育开始走上正轨。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民族教育又陷入低迷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秩序回稳,教育政策逐步得到落实,黔西南州民族教育工作才得以打开新局面。

回溯黔西南教育发展史,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使得境内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教育主体逐渐萌生“边缘感”。通过对黔西南州几所民族学校的调研了解到,行政管理人员的边缘感主要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民族教育的轻视,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优秀师资、生源的匮乏。教师的边缘感主要表现在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教师职称考评困难,尤其是高级职称,承受的课改压力较大。民族学生的边缘感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困难学生人数较多,留守学生比重较大。第二,半数以上的学生不适应科任老师的授课方式。第三,学生的学习动力因素并非全部来自于自我需要,近半数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和教师的鼓励下被迫学习。第四,对比当前的学习成绩,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值整体偏低。第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依旧是靠长辈口耳相传,无民族类校本教材。

二、习近平教育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专家、学者对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各级学校、参与各类会议时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的总结,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延续

习近平在致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的贺信中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4]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传递经验,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缔造了人类文明,又为人类文明的延续提供着传播媒介的功能。

(二)教育是强国之本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他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培养战略型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提升综合国力。因此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从制度到实践自上而下地实现质的跨越,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掘人才资源,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三)教育是固民之基

人民是国家的缔造者,也是国家发展的有力依靠。当前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最为滞后,要增进人民福祉,教育是关键。习近平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表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6]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人们才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在精神层面上丢弃包袱,自觉担负起小康目标的建设任务,彻底斩断穷根。

(四)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7]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五)党的领导是教育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在其治国理政思想中提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特别是对西部贫困地区、边疆地区的投入力度,均衡地区差异,促进教育公平,夯实社会公平之基础。

(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8]一名好的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要争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三、习近平教育思想理论与民族教育“边缘感”成因的对策研究

(一)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有利于重塑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自信

1.对被教育者进行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培养

基础教育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履行控辍保学的职责,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实现自我需要。要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参与民族类课程资源开发,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处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对教育者进行政策扶持和师德培养

国家要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对于基础设施的需要,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教育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师德教育,使教育者先受教育,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忠于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将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视自身内源发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实现教学相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关注学生,对学生施以爱的教育。

3.对教育管理者进行意识强化和能力培养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制度层面不断强化教育管理者的民族意识,责任意识。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使教育管理者潜心于民族教育发展研究,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1.文化兴而教育强,发扬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

黔西南州境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例如: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蜡染”和“节日祭祀”;苗族的“板凳舞、吃新节、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不应当局限于地域,被社会和时代所孤立,而应被广大群众所熟知,所尊重。要让文化说话,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把教育现代化与民族文化振兴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培育现代化人才,发掘出更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并推广创新,增强国家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梦。

2.教育强而民族盛,鼓励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实现民族昌盛繁荣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且经久不衰,就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整体提升国民素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鼓励多元文化教育发展。将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放在同一层次,秉承和而不同之思想,在中华民族这一领域下实现多元一体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民族繁荣。

四、结语

习近平教育思想与民族教育发展的初衷和目的是不谋而合的,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思想引领,少数民族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族特征,重塑和发展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习近平的教育思想理论固然是针对整个教育而言,却为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自信的重塑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深刻理解、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并紧密结合本地区教育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走出一条属于黔西南民族教育特色的实践道路。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边缘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田野里,丰收忙
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少数民族舞》等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