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诗词创作现象之我见

2019-12-18王健华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学诗词创作

◎王健华

一、当代应景诗应有“诗意”“诗眼”

1.不少诗刊一翻开就是应制诗,如节假日的五一、十一;百岁诞辰、百年祭日;三十、六十周年纪念等,表态多,表象同。除了作者不同,很难看出有何不同,甚至十年前十年后都可以套用。这类诗缺乏独特性的“诗意”,不宜泛滥。

2.对于史料类,必须有独特具体的材料。如香港回归时,很多投稿都是“百年痛史说从头”一类的套话诗,缺“诗眼”。

二、当代旅游诗,普遍存在的“虚”和“俗”

当代这类诗多,但是真正的好诗还是较少的,甚至有些作者根本没有去过景点,一样写得有板有眼,毫无新意,基本上是拆装前人意境,玩弄着文字游戏,都不能算是真诗,更谈不上诗情画意。

旅游诗必须抓住景物的特点,亲身感受,否则就没有味道,充其量算是日记。想当年大诗人李白没有亲临其境,没有脱俗的浪漫情怀和想象力,怎么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关于当代赠答诗,实在“干而无味”

现在的人,都生活在先进设备整齐划一的环境中,可以通过文字、摄影、录像,有手机、电脑,有微信,有QQ,有网络,可以电话、语音、视频交流,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到了单位,没有古人那种打马游街或使酒骂座的豪举。

四、关于即兴诗,题材大小与质量优劣绝不能划等号

即兴诗可以因为作者所及小事,看到一个生活场景,即兴抒发感慨。有首藏头诗作者(佛山禅城诗词学会创会会长林三伟)就写得很妙:“仙子吟哦入艺林,月宫奏出好歌音。流芳无笔开元画,云锦裁诗学子心。雅赏骚风萦瑞气,集思德誉抚瑶琴,问天正道人间爱,世理茫茫伴尔寻!”

我们读过一些叙事诗,发现作者的功力不足,结果为事所困,作品往往直奔主题,缺少韵味,写得十分吃力,也不见得讨好。即兴诗要写好,也有个构思过程。

《火焰山》值得一赞:烈火熊熊天映红,取经受阻无计从。悟空借扇灭山火,得来全凭“肚里功”。小景入诗生动了。每一块奇石都承载日月精华,蕴含乾坤灵气,把情感融入,感悟人生哲理,“肚里功”提升了石韵境界。

五、关于当代诗词创作导向的几个论点

首先就是人性的空泛,很少有属于生命和时代的深刻体验。然而在当代诗词创作中,很少有人写出生命的“独特”,很少有属于时代脉搏的跳动,缺少滚烫的血肉和热烈的生命感觉。

写诗,是一件艰苦的事,写出一首好诗更难。有时写出一首好诗,差不多等同女人一次分娩,诗人都经常会比别人想得多,活得累,睡得少,睡得晚,在完成一首觉得比较满意的诗词后,有一种成就感,甚至,有时酝酿良久,感觉呕心沥血,但是充实,有自己的快乐和世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艺术更是璀璨宝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我们不应该贪多务得,而应该求好求精。

六、关于当代诗词创作远离盲潮,“良药”是倾注灵魂的写作

我也常在想,现在这么多年了,我们既然成立了诗社,办起了刊物,总得认真探讨一下诗艺,否则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改变思维模式也不难,“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经·豳风)。诗词原为国学的组成部分,现当代诗词的创作和研究应该成为一种“新国学”,是国学在当今的延续和支流。本人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写诗,新、旧诗体都写。转眼年已半百,一直没有出一本书。因为学习、家庭,加上工作忙,懒字做怪,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有人说,唐诗宋词已经写绝了,难以超越。其实不然,诗路还长,我们还要不断摸索进步,每一个时代都有高山,不可绝对论,俗语云,“山外有山”“三人行,必有我师。”当代人只要敢于攀登,我相信“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

这就要求当代诗词人,要把诗词当成艺术,树立匠心意识,把对诗词艺术形式的尊重和理解,自觉地纳入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最重要的,是在当代诗词创作中弘扬人文精神,赋予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以现代美学意义。

“一是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二是建设民族精神家园,三是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刘毓庆《国学概论》)当代诗词创作,最好能沉静下来,用心钻研,以打制瓷器活的方式,对事象作穿透式书写和深度化处理。

相信,我们一起贴紧了生命与心灵进行抒写,中华诗词这一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一定会在当代焕发出艺术生命力并持续迈步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国学诗词创作
“垂”改成“掉”,好不好?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一墙之隔》创作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创作随笔
诗词之页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