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育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9-12-18江金丹
◎江金丹
一、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民间美术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结晶,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中提取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美术最大的特征在于其民族性,其强烈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具有活跃的生命力与感召力。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间美术因不能适应发展趋势而止步不前。国家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民间美术,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并不仅限于保护,还应传承并发展。
民间美术是民族的一种母体艺术形式,也理应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这是我们的母亲文化,应使其绵延。另外,民间美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对少儿的智力有着启发的作用。将民间美术与少儿美术教育相融合,能够拓宽少儿的思维,使其感受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少儿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二、注重少儿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融合
美术作为记载和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人们也以此为介质表达审美情趣。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对于其全面、综合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少儿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是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新途径,但从如今的教育形式上来看,民间美术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少儿美术教育的融合更是少之又少。我们要知道,少儿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融合需要从课程设置上入手,进而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细化。少儿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人才的基石,民间美术融入少儿美术教育对于儿童观察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也为其今后健全人格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少儿美术教育相融合,从而使其从逐渐衰微消亡的状态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三、将民间美术融入少儿美术教育课程体系中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除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保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即教育。运用教育方式向全民普及民间美术知识,能够让身边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在少儿美术课程体系中融合民间美术,有助于增加少儿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的理解。
少儿美术教育的形式对于美术培养人才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有力体现。我们应合理安排民间美术的课程,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能够让少儿体验到各式各样新型的造型和材料,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画画、手工等方面穿插民间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筛选具有积极向上精神内涵的民间美术资料,以此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的。
教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布置文化活动区域,这样孩子们就能够随时接触关于民间美术的工艺品和绘画作品,增强他们对美的视觉感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例如,在教室贴上年画、剪纸等美术品;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废纸制作灯笼,在上面悬挂或张贴学生们自己制作的面谱;教室的墙上贴上孩子们自己制作的年画和染纸等,为其营造身临其境之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间美术的熏陶。
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式教学,鼓励学生探究民间美术的内涵。民间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年画、面具、剪纸、织染、花灯等,其中,花灯是儿童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组织他们画花灯、做花灯,这样不仅能够训练他们的绘画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儿童讨论花灯的色彩与花纹,鼓励他们大胆进行色彩搭配,感受美术创作不拘一格的特点,使其了解到色彩的装饰性以及图案的对称性,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对民间美术的认知,还能使其感受到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树立其美术创作的自信心。
结语
总之,少儿美术教育对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将民间美术概念和形式融入少儿美术教育中,其意义是不可取代的。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孩子们也能在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