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众不同的“现代绘画史”

2019-12-18方韵雅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小山中国画画家

方韵雅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在20世纪80年代,“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专业人员的回归、学科教育的返正、国内外交流的加深、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空前解放的形势使得十年中阴云笼罩的学术界猛然睁开眼睛,用“真理”的眼光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历史学科也正在处于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转折期。新一轮西方思想传入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影响。这种思想首要反映为学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标志性的事件还是李小山在1987年发表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文中的言辞却犀利非常——开门见山就是一句“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学术界对于中国画前途的激烈争论。还有,在一场关于现实主义问题之后,人们得以认识和了解了“形式”在绘画中的关键地位,从而摆脱了单一僵硬的写实绘画创作方式。同时,80年代初也出现了关于重新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命题的的讨论,这些理论问题的深入讨论使得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理论层面呈现出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于是,怀着“顾不上避”时髦”之嫌,该做的就坦然去做,该写的就去写,瞻前顾后岂不成了小心君子”“……为寻觅真理而敢于重新审视一切既有事实”的心态,张少侠和李小山即合作写了一本《中国现代绘画史》,并认为“继承和反叛构成了一部艺术史不断发展的生动状态。尝试着把现代画家分为延续性和开拓性的两类,使我们在‘绪论’中就明确提出的,它可能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一个画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

所以,这本书“翻新了”对画家们的评价,对齐白石,评价:“如果齐白石离开了花鸟画,就不值得奉为大师了”“作为传统延续型艺术家,齐白石在认识上不免有些不到之处”。在评价潘天寿时,认为:“纵观潘天寿的全部成就,就得肯定他在现代绘画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与开宗立派的大师还有着不小的距离,他是延续性画家”。在评价众多延续性画家时,他们指出“他们尽管已失去了添砖加瓦的时代和能力,却仍旧充满希望地在一片废墟中翻翻捡捡”。在评价徐悲鸿,他们的观点是:“作为开拓性艺术家,徐悲鸿完成了巨大的业绩”,“开创了现代绘画的广阔领域”,在评刘海粟的时候,认为“正统”的国画和“纯粹的”油画集于刘海粟一身;在评价林风眠时,他们认为:“他的努力以致局限都是伟大的”。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能够代表他的时代的新艺术。在总结众多开拓性画家时,认为:这些人“对现代绘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艺术实践的意义是深远的,他们不只是绘画艺术上的建树和贡献极大,更主要的是他们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启发了无数后来者的探索精神。

另外,在对一些现象和画家群体也有着自己的评价;如评价新兴木刻:“他们的功绩,绝不仅仅是艺术的,更重要的是革命的功绩将被永远记在这特殊的一页上。”;如评价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画坛全盘“苏化”的现象:是“令人沮丧的一章”“艺术家们应该不失理智的保持着民族艺术自强的信念”;如评价“文革”中的漫画:“能坚持以真诚的情感去从事艺术创作已难能可贵”,“何况他们还创作了这样一些即使在今天看来仍不乏艺术价值的作品。”如评价“星星”美展时:“并不否认在少数作品中却是流露了某些“新”的形式美感,但往往却又不无遗憾地留着对西方某现代流派的摹仿痕迹。”等等都是通过对具体人物的评价和批评去实现作者们关于“继承与反叛”的思想,但对于“独树一帜”的学术价值,作者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首先是对于断代的做法。这本绘画史的作者们对于“现代”起点是定在了“五四”运动前后,认为:“现代绘画在中国的产生,主要的是以大量西方绘画被介绍进来,一大批艺术青年争相出国留学、努力探索使艺术符合社会潮流的门径为标志。”并且很笃定自己的看法,说:“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后者无所顾忌,为寻觅真相敢于审视一切既有事实。”再是体例的不同。但是,张少侠和李小山根本没有过多去顾及写作的规章制度,他们是夹叙夹议地在写一段过去,既像在讲那些众人皆知的故事,又像在把自己满腔的理想喷薄出来,作者们简直是“愤青”了。他们在后记中这样说:“概述、画派、画家、姓、名、子、号、生卒年、代表作……统一格式,统一顺序,不知从什么时候形成了这样一种编写绘画史或美术史的不变程式”,但作为艺术史“因可读性太差而使人味同嚼蜡,最后只有置诸高阁”“不知所然”。

结语:所以李小汾博士评价这部绘画史的写作是“一种批评家的语言”,“不像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而更像一部敏锐的批评型著作”。再回望李小山先生所发表的《中国画之我见》,就知道这本书的“批评”之风是有源可寻。乔志强则认为这本书可以被看做是西方学“冲击——反应”学说在中国绘画史研究中的运用。不过,作为“本世纪第一本讨论中国现代绘画著作”,当然会有优点和缺点,综合观之,其优点在于有一定的新颖点和参考价值,能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思考,如果作为一本美术批评的著作来看,则完整地表达了作者们的批评风格;然则就其缺点而言,就史书的要求而言,此书在史观、史料中仍不详备,对画家们的评价也有待商榷,体例、断代和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主线等问题可能也还有讨论的余地。

猜你喜欢

小山中国画画家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中国画
小山小水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寻找獾小山
《远方》中国画
酷炫小画家
小山小山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