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前心理学课程的组织策略

2019-12-18阳慧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案例中职心理

阳慧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中等职业学校,贵州 安顺 561300)

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提升,幼儿学前教育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专业。学前新课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中非常关键的学科,不仅对提高中职人才的专业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学好学前心理课程也为学生日后工作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职学前心理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学前心理课程是学前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必修课程之一。在中职教育中,学前心理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以及幼儿的个性发展。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让中职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二、中职学前心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中职学前心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中职学前心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湘桂落后和保守。在传统的学前心理课程教学中,通常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课堂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不仅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大都是课本教学为主,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滞后,无法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导致了教材和现实脱轨,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能力提升;最后,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更多的时候是理论大于实践,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三、中职学前心理课程组织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文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在中职学前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将学生的认知和兴趣作为课堂的主体,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发展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从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保持一个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中职学前心理课程组织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学生兴趣为主体,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情境教学是笔者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为学生创设趣味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或者问题情境等,加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产生某种共鸣,并随着情境的深入逐渐锻炼思维,达到学习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激发某个共鸣,从而学习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为学生进行案例导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问题分析,达到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探讨起到思维提升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案例编制,一般是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的案例设计,可以是学生小时候似曾相识的画面;可以是目前社会儿童中常见的现象;还可以是网络上某个典型的案例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第二,案例呈现和讨论,教师将编制的案例分享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或者课堂辩论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第三,案例总结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案例总结,明确案例中的知识点,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强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与此同时,进行案例反思,一方面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教材,从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三)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中职学前心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同等重要的,如果在学前心理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教育,无疑是在纸上谈兵,对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知识,提高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录像观摩、角色扮演、以及幼儿园见习等各种形式的实训教学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和幼儿接触,从而深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和幼儿实践相结合,进行知识内化和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学前心理课程作为学前教育最基础的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中职学前心理课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心理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实训教学中进行创新和改革,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案例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心理小测试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心理感受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