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8宋成成

魅力中国 2019年27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校企中职

宋成成

(南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中职机械加工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训练操作的专业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培训。但是现在直到目前为止,许多中职学校因为种种原因仍然无法把实训落到实处,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脱轨,除此之外,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大有改进空间。这就是目前中职机械加工所面临的最基础的问题。面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只有改进加强我国中职技术学校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整体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一、中职机械加工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机械加工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积极性

首先,机械加工其实是一个有些难以很快理解的专业学科,再加上中职学生基本都尚处于中学毕业阶段,坚持力,韧性等方面并没有成长的十分好,所以很容易懈怠,松懈,放弃,更不用提积极主动的去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了。其次,就算有的学生能理解老师从书本上对他们所传授的知识,但是由于对本专业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他们大部分都缺少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的整体规划,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即使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却无法真正理解这个专业,也无法适应真正行业发展,面对各种问题束手无策,导致出现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教学成果根本无法实际应用到生产上。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积极性对培养人才有利。

(二)传统僵化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大部分教师依然遵循过去的灌入式、填鸭式教学,死扣书本,盲目遵循守旧,机械加工专业相比生物植物语言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本来就会显得枯燥乏味,这个时候老师如果仍然是自顾自的,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亦步亦趋的照抄照搬,那么,自然学生就无法接受,从而导致教学的第一环节就有了断层,无法激起学生的热爱,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本就是失败的教学,这是不可取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合现如今思想、想象力高速迸发的时代。

(三)学校师资、设备投入不足

中职学校大都缺乏良好的师资来源,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大部分实力不强的中职学校其实根本难以吸引到真正强悍的师资力量。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一句话,用在这里同样适用,一位真正有本事的老师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是无法估量的。再有,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教学要求极高的专业,需要与本专业有关的自动化设备,多媒体设备,而很多学校资金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对主流设备应用的教学无法有效开展,更勿谈应用了,这根本就无法满足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对教学发展的要求。

(四)校企合作实训效果不佳

在中职学校中,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实践模式。学校旨在让学生通过真正的实践生产,来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但是,真正的成人社会原不会如同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一个公司企业,注重的是真正的实际生产而不是教学,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个过程,学生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指导,哪个公司会专门为前来实习的中职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呢?而且,真正用到重要技术的操作环节,一个生产中的公司是不会放毫无经验的实习生去操作的。这就导致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在短期内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生产锻炼。

二、探讨中职机械加工教育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应该是为教学效果来服务的。切忌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学生才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全球视野。这才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善于利用新兴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填鸭式教学万不可取。新型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大可以将课堂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为自己准备课件,鼓励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轮流上台讲课。也可以提前为学生提供课题,下节课大家提前准备、多方面了解之后再展开讨论,让课堂活起来、生动起来。

(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严格中职学校专业开设门槛

必要的教学器材、有资历的教学老师,这些是一个中职技术学校必不可少的。为办学提供门槛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社会的负责,对行业的负责,对纳税人的负责。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保证全国众多中职院校的办学水准,更不能保证学生的职业素质,合理的教学资源的分配其实和开设办学门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分配既是门槛,门槛即是分配。一定的教学资金、教学设备是必须的,相应的社会合作是必须的,一定数目有职称的教师更是必须的

(四)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该对学生负责,相应的校企合作不该虎头蛇尾。学校应当积极争取与有更多实践岗位的公司合作,最重要的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锻炼机会。学校应该与公司签订合同,争取顶岗实习的机会,真正实现校企结合的教学目的,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的结合。

结束语

综上,中职机械加工在为祖国机械制造业提供人才储备的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该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在中职机械加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同时,学校要积极推进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争取顶岗实习,加大教学投入,提高办学标准,为机械加工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进而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校企中职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
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研究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的应用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