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氛围中感受 在欣赏中享受
——让学生享受音乐之美的教学策略探索
2019-12-18甘莉霞
◎甘莉霞
音乐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虽非必修课,但是在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方面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音乐的魅力,更好地感知音乐,进而能够领略音乐的美妙之处。让学生在音乐中更好地享受音乐,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在氛围中感受音乐之美
(一)构建音乐之美的情境
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其对音乐之美进行欣赏之时更多是通过个人的心灵感悟所得,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以情境为前提,感受音乐。音乐之美如果脱离情境的设置,则学生就会失去感受音乐之美的环境,进而使得音乐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教师进行环境创设时,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营造较为理想的环境,使其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环境。总之,音乐之美的情境教学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也能够更好地让其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二)体验音乐之美的情感
现在实施的新课程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音乐课堂上的音乐之美。音乐的美妙之处仅仅通过口头讲解是无法让人深刻理解的,更多的只是教师主观方面的感受,其感受无法强加于学生。因此,教师可以留出更多时间引导学生,让其可以在自主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进行音乐鉴赏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乐曲的美妙,听完第一堂课之后,学生通常自我会形成一种认知,不过此时无需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其对感受的描述并不是很清晰。通常来说,如果仅仅是以语言来描述,学生的体验感是偏弱的。想要让其有更加深刻地体验,就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让乐曲和学生能够形成共鸣,让学生对音乐有兴趣之后,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之中,这就代表学生对于音乐之美的体验有了进一步加深,并且也更加能够享受音乐的魅力。
二、在欣赏中享受音乐之美
(一)欣赏古典音乐之美
尽管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体验到音乐之美。不过在此期间,教师也要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准,这和新课标的要求是相符的。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能够更好地对课堂进行感知。学生因为知识层次与思想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音乐的欣赏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此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给其进行适当的讲解。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欧洲的古典音乐时,可以运用现在较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其直观地感受欧洲的建筑文化与生活风情,这对学生更好地感知欧洲音乐风格是有一定助力的,这既不会打断学生欣赏音乐的思路,也不会使其体验减弱。这部分欧洲人文风景内容的适当加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的魅力,应用在此也是较为合适的。当然,每堂课对音乐技巧和知识的传授,都是循序渐进的,知识目标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不能贪多求全。
(二)通俗与古典的结合
部分教师对于通俗音乐是持排斥态度的,原因在于其认为通俗音乐登不上大台面,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经常会忽视通俗音乐。其实,在通俗音乐中有很多元素是古典音乐中并不具备的,这也是通俗音乐的魅力所在。通俗音乐的创作技法源于古典音乐,因此可以说古典音乐就是通俗音乐的源头,其思想内容深刻,结构严谨。若忽略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通俗音乐对学生的重要性,不以学生的审美出发,这与新课改要求是不相符的。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通俗音乐的视角追寻音乐的根源,让学生可以通过通俗音乐去感知古典音乐的魅力,进而享受音乐的内涵之美。身为小学音乐教师,为能够培养他们高雅的艺术细胞,更好地欣赏音乐之美,就需要将通俗与古典音乐结合起来,使其融会贯通。
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的过程实质即学生对音乐感知不断加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要具备自主体验的能力,还应该有教师的科学引导,必要时可加入现代化手段的辅助。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在通俗与古典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就一定能够使学生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联系起来,在音乐学习中享受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