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现状分析(2017—2019年)
2019-12-18赵晋
赵 晋
科幻研究已成为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异军突起的一个方向。仅以2017—2019年这一时期为例,根据中国知网(CNKI)期刊、报纸、会议数据库提供的信息,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与科幻研究相关的各类文献共计2726 篇,涉及文学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科技哲学与科学传播、产业研究以及影视文化等众多领域,以科幻影视、科幻文学、科幻教育三个学科为研究对象的文论所占比重最大(图1)。其中,科幻影视方面的文论有874 篇,科幻文学和科幻教育方面的文论分别有731 篇和489 篇。在研究的主题方面,对科幻电影研究的关注度最高。此外,其他的研究热点还有科幻文学与科幻作品研究①中国知网将科幻文学与科幻作品的研究作为两个类别统计,本文采用知网的分类办法。、《三体》与刘慈欣作品研究、科幻翻译与译介研究、科幻动漫研究、科幻美术研究、科幻教育研究等。
笔者将在下文就不同主题对较有影响力的科幻研究者的文论分别作简要的梳理和介绍,力求集中展现这一时期中国科幻研究的整体面貌。
图1 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科幻研究文论学科分布
一、科幻电影研究
在科幻电影研究方面,黄鸣奋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论。在《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外科幻电影创意与中国形象》中,他分析了国外科幻电影所包含的中国形象及其演变,并指出国外科幻电影所塑造的中国形象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的过程。他试图通过分析电影中角色、场景、态势三方面的变化论述国外科幻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已然改变的事实。在《跨物种交往: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中的记忆》中,他着眼于生物科技、信息科技和航天科技与记忆的关系,论述了科幻电影创意所包含的人为进化想象、机器赋灵想象和异域互动想象。而在《电影创意:科幻叙事中的网络化生存》中,他从广义上理解“网络”的外延和内涵,对网络自然定位所包含的千载悖论、网络心理定位所包含的萦怀迷思、网络社会定位所包含的聚变潜能加以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科幻电影》和《科幻影视对新媒体的展望与批判》(与王国威联名发表)中,他指出科幻影视充当了科学、媒体和艺术互动的桥梁,新媒体不仅是科幻电影的播映平台,同时也是科幻电影的重要题材。在《科幻电影创意与情感伦理》《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科幻电影创意与末日伦理》《科幻电影创意与机器伦理》等文论中,他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科幻电影创意中的伦理问题。此外,黄鸣奋还发表了《科幻作品、创意产业与混合现实:美剧〈西部世界〉的前瞻性思考》《〈西部世界〉的东方透视》(与王峰联名发表)以及《位置叙事:美剧〈西部世界〉艺术创意策略研究》(与王国威联名发表)三篇文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探讨了热门科幻美剧《西部世界》的东方元素、艺术创意和前瞻性。
其他研究者有关科幻电影较有影响力的文论有以下几篇。在吴岩的《论认知解谜类型的科幻电影》中,作者强调对科幻电影分类的重要性,并将科幻电影分为娱乐型和认知解谜型。作者以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为例,剖析了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的特点及意义。作者认为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试图从根源上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观众的思考引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思考的范畴中;通过对谜团的暧昧展现,引发观众对问题的领悟,从而重构自身知识体系。同时,作者强调认知解谜型科幻电影在艺术上具有探索性与先锋文化的特征。孙佳山的《生态话语与当代科幻电影的结构性困境》一文,追溯了生态话语在当代科幻电影中的源流,作者指出以科幻题材电影的形态来呈现生态话语和生态政治,是时代逻辑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必然结果,生态话语在当代科幻电影中的功能是历史的“终结”作用。贾立元的《一九三九: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一文,介绍了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萌芽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和《化身人猿》。通过详述这两部于1939年上映的影片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作者肯定了早期中国电影从业者在模仿借鉴西方的基础上开创本土电影新类型的探索精神。
2019年,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和其票房上取得的成功,电影《流浪地球》成了本时期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姚利芬在《〈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硬科幻电影时代》中,介绍了《流浪地球》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再版以及改编成电影的一系列过程,并指出电影《流浪地球》是在泛科幻时代对传统古典科幻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与开启。张慧瑜在《〈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电影的全球叙事》中,试图从“中国制造”、叙事逻辑与文化价值观、中国全球叙事等多个角度,论证《流浪地球》的多重文化标识意义。詹秦川、武公衡的《中国人文精神在〈流浪地球〉中的建构与表达》一文,通过《流浪地球》展开中国人文精神在电影中的建构与表达的研究。李一鸣的《〈流浪地球〉:中国科幻大片的类型化奠基》一文,强调《流浪地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与世界性的科幻电影站在了同一高度和视野,并把中国人作为主人公的视角融入了人类和地球命运共同体。
二、科幻文学与科幻作品研究
在对科幻文学与科幻作品研究方面,本时期研究者的观察视角更加多元化。在这些文论中,不乏上乘之作。
一些研究者对中国科幻的想象展开研究。吴岩的《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一文,指出想象是科幻小说的生命线。中国科幻小说在过去的百年之中,产生了至少五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作者在强调想象力在科幻小说文类的构成上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人们对于想象力的看法存在着两极差异。而破除对想象力的错误认知,建立更多的想象方式,则成为未来中国科幻继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李广益的《“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想象的展开》(与张泰旗联名发表)中,作者将发表于《科学文艺》等刊物和以单行本出版的科幻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剖析“现代化”意识形态与“黄金时代”科幻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贾立元发表了两篇关于“晚清科幻小说”研究的文论。在《“晚清科幻小说”概念辨析》中,他通过回顾晚清时期中国科幻小说事实上的萌发以及当时人们对科幻小说命名的分歧,分析了晚清科幻小说创作低产现象的原因和该时期科幻小说发展面临的特殊困境。作者指出,“晚清科幻小说”这一概念是一种谱系的“发明”,即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成熟后对自己身世的追溯。在另一篇文论《镜与像:〈新石头记〉与吴趼人的观看之道》中,贾立元对晚清最重要的科幻小说《新石头记》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作者通过分析其对《红楼梦》中“镜”与“梦”等意象的戏仿,指出《新石头记》一方面有意识地使用了“真/幻”“中/西”“文明/野蛮”等镜像群,以实现双向审视;另一方面借鉴科幻这一新的小说类型,试图使一个尚不存在的“真文明”显形,以此表达对民族进步和世界大同的渴望,以及对黑暗现实的谴责。
王瑶在《“冷酷的方程式”与当代中国科幻中的“铁笼困境”》中,阐释了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的短篇故事《冷酷的方程式》中的“方程式”所代表的四种不同层面的“法”,指出科幻小说中人文主义话语内部的裂隙和悖谬。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中国科幻作家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的对比,列举了在中国当代科幻创作中对于“铁笼困境”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其中既蕴含中国科幻所特有的民族寓言维度,也体现出其与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之间的互动过程。在另一篇文论《从“小太阳”到“中国太阳”:当代中国科幻中的乌托邦时空体》中,王瑶重新解读了电影《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小太阳》、长篇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和《战神的后裔》以及中篇小说《共产主义畅想曲》《火星三日》和《中国太阳》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代表性科幻文本。作者通过对这些作品中的乌托邦时空体的“建构-裂隙与空白-断裂-延续”这一系列过程的分析,试图界定当代中国的乌托邦想象与集体性的“政治无意识”之间的关系。
姜振宇的《贡献与误区:郑文光与“科幻现实主义”》一文,从时代背景出发介绍了郑文光及其在1981年以误读形式提出的“科幻现实主义”。通过梳理“科幻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分析金涛的《月光岛》和郑文光的《命运夜总会》两部“科幻现实主义”代表作,作者详细阐释了“科幻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同时总结了“科幻现实主义”探索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并指出“科幻现实主义”反映了一代科幻作者深刻的现实焦虑与强烈的自我认同欲望,而他们试图传达的基本理念,至今仍是中国科幻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另一篇文论《赛博朋克的跨洲演变:从菲利普·迪克到陈楸帆》中,姜振宇梳理了赛博朋克产生的渊源以及该定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嬗变。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在吉布森、菲利·普迪克和陈楸帆的一系列作品中赛博朋克的表达,指出面对赛博朋克这一题材,中国科幻已形成独特且具颠覆性的话语模式。
在后人类研究方面,王一平的《从“赛博格”与“人工智能”看科幻小说的“后人类”瞻望:以〈他,她和它〉为例》一文,通过对美国犹太裔女作家玛吉·皮尔斯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小说《他,她和它》的分析,提出后人类状况显示出一种对人类自身及未来的重新设想。作者列举并对比了一系列西方科幻小说和电影,从赛博格和人工智能的角度入手,论述 “(女)‘人’之谱系与‘他者’联盟”等问题。孙绍谊的《后人类主义:理论与实践》一文,指出后人类主义思潮带给当代艺术创作与思考的冲击与影响。
此外,吕超发表了《科幻文学中的人工智能伦理》一文,基于人类价值观和认识论的演变,从科幻文学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伦理的历史脉络,并推演其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三、《三体》与刘慈欣科幻作品研究
在本时期发表的相关文论中,大量的研究者聚焦于对《三体》叙事艺术的研究。在李广益的《论〈三体〉中的人类共同体想象》(与尉龙飞联名发表)中,作者结合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历史经验对《三体》进行分析,力图解读刘慈欣对人类未来共同体形态的想象及其背后的思想脉络。作者指出,刘慈欣在对建立超越民族的人类共同体抱有相当程度的期望的同时,也对这一期望是否能够实现心存疑虑。这种复杂的态度体现了刘慈欣对于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思考,同时也与中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密切相关。在另一篇文论《罗辑的决断:〈三体〉的存在主义意蕴及其文化启示》中,李广益通过对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罗辑的分析,提供了对《三体》的一种存在主义式的解读。《三体》反映了刘慈欣在世界和中国的双重语境中重振英雄主义的努力,但同时也体现了刘慈欣在面对英雄与凡人这一思想命题时流露出的时代症候性的迷茫。谭永利的《〈三体〉中的危机叙事研究》站在危机叙事视角,从人性的危机、技术的危机、地球乃至宇宙的危机三个层面解读《三体》的叙事主题和结构模式。作者认为刘慈欣正是凭借危机叙事这一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从宇宙(空间)和宇宙毁灭(时间)的旷大时空中审视人性的复杂。杨宸的《“历史”与“末日”:论刘慈欣〈三体〉的叙述模式》则是以历史模式和末日模式为切入点,梳理贯穿《三体》三部曲的总体叙述模式。作者指出,《三体》的末日模式通过末日进程中的“文革叙述”“交错叙述”和“空间叙述”三种叙述方式,实现了对人类的整体性把握。
此外,许多研究者把《三体》和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创作结合起来,从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视角出发,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学史价值。李广益的《中国转向外在: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指出,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再次转向外在的重要标志。作者梳理了中国文学的百年历史,并指出区分文学作品“内”与“外”的关键,在于作家是否追求其作品包含世界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大格局。而刘慈欣的作品正是对此的完美诠释。刘慈欣的小说在大格局下对第三世界的认同,正是源于中国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切身体验。姚利芬的《“你那儿的世界真好”:谈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的通俗化表达》一文,深度剖析了《带上她的眼睛》的情感表达、叙事结构以及对殉道者的礼赞。作者指出该小说既是刘慈欣通俗化叙事的尝试,也是他创作旅程中的转折点。而通俗化叙事是中国科幻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带上她的眼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路遥的《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经典化趋势》一文指出,对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进行经典化研究,就是用经典理论对刘慈欣科幻创作的理解和阐释。
四、科幻翻译与译介研究
近年来,对《三体》的翻译及译介的研究日渐增多。在本时期,刘舸、李云的《从西方解读偏好看中国科幻作品的海外传播:以刘慈欣〈三体〉在美国的接受为例》一文,通过对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和美国亚马逊图书网站上关于《三体》的读者评价进行的定性定量分析,试图从销售排名和读者评分等多个维度总结《三体》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原因,并力求借此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创作和海外传播提供有效的借鉴。白鸽的《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对外译介与中国文化语境构建》一文,通过对《三体》《北京折叠》及《百鬼夜行街》等译例的分析,阐明在科幻文学译介中构建中国文化语境是消除不同文化之间障碍的有效途径。在陈建生和王琪的《〈三体〉英译本显化特征考察: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中,作者通过自建科幻小说《三体》系列及其英译本The Three-Body Problem和英文原创小说组成的类比语料库来验证翻译共性中的显化特征。顾忆青的《科幻世界的中国想象: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在美国的译介与接受》与吴赟、何敏的《〈三体〉在美国的译介之旅:语境、主体与策略》,围绕翻译策略等多个维度,力图展现《三体》英译本在美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作品的译介方面,修文乔、姜天扬的《从语言-文化-交际维度的转换看科幻作品翻译:以刘宇昆译〈北京折叠〉为例》一文,以刘宇昆翻译的《北京折叠》英文版为研究对象,站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分析不同翻译策略在科幻作品英译中的运用,探究中国科幻作品英译翻译策略的选择。姚利芬的《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5—2016年)》以已经出版的日本科幻小说译著为研究对象,梳理了1975—2016年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历程,分三个阶段总结其特点,并指出日本科幻小说的文本特点及其对中国科幻发展的启示。
五、科幻动漫研究
在科幻动漫研究方面,许多研究者在关注美国的“漫威世界”系列作品对中国科幻动漫和电影的影响。刘兆明的《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影产业IP 研究:以“漫威世界”及“星球大战”为例》与滑彦立、李圣轩的《漫威漫画改编电影的繁荣、困境与展望》分别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漫威漫画公司对其IP 的成功开发。刘兆明的《价值链视角下的电影产业IP 研究:以“漫威世界”及“星球大战”为例》一文,解读了在当下中国的电影电视产业语境中IP 的含义,即“文学潜在价值”——可以用于影视改编的文学、漫画、音乐、游戏作品。作者从价值链的延伸分析了“漫威世界”和“星球大战”系列的价值链路径,指出电影产业价值链内部是多元互动的。滑彦立、李圣轩的《漫威漫画改编电影的繁荣、困境与展望》一文,回顾了漫威电影“电影宇宙”的成功历程,分析了漫威电影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以及应对措施,力图为中国科幻电影市场总结出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日本科幻动漫方面,孟庆枢的《让“文学”与漫画、动漫亲近起来》一文,阐明对包括科幻漫画、动漫在内的漫画、动漫的深入研究实质上是重新认识“文学”的过程。诸葛蔚东、张馨文的《日本科幻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渠道与受众特征分析》一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就中国受众对日本科幻动漫的接受程度、接触渠道以及认知和评价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释日本科幻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现状。此外,日本大众文化研究学者、漫画家大塚英志也在本时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科幻、动漫与大众文学关系的文论,力图为中日科幻动漫交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其中《萩尾望都如何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文,通过分析日本漫画家萩尾望都的《第11人》和《界线》等科幻漫画作品,试图向读者阐释“阿童木的命题”这一概念。
六、科幻美术研究
在本时期,科幻研究者在科幻美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杨子的《未来智能科技的幻想艺术——陈龙阙、陈敦煌视觉图像的传达》中,通过分析陈龙阙、陈敦煌的多部科幻艺术设计作品,作者认为如同科学幻想有“软”与“硬”的分别一样,在科幻艺术的设计领域,同样具有“软”科幻与“硬”科幻的特征。在侯瑞和杨莉的《国内科幻类型电影美术设计风格及审美形态》中,作者试图论证一部科幻电影是否成功,电影美术设计具有关键性作用。吴岩的《“移民外星人”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状况》一文,通过介绍傅榆翔创作的装置雕塑作品“移民外星人”,指出中国科幻创作正处在转型期,而在多种转型方向中,从文字进入视觉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方向。此外,科学幻想绘画活动是青少年科普知识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房文婷的《用绘画把科学“做”起来——谈小学低年级科幻画教学指导》一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提出有效的科幻绘画教学方案。
七、科幻教育研究与非学术性文章
本时期对科幻教育的关注度依然很高,研究者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论。如吴岩的《科幻教育与未来教育》一文,分析了科幻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科幻教学的重要路径。作者指出在未来教育中引入科幻作品、重视科幻教育的必要性。邹欣的《儒勒·凡尔纳要告诉我们什么:〈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汪迟的《科幻小说教学中叙事知识的渗透:以〈带上她的眼睛〉的教学为例》、罗明军的《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海底两万里〉中的地理想象力》、董啸的《科幻电影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李黎的《刍议初中阶段科幻类名著的阅读策略:以〈三体〉三部曲为例》、翁琳的《将科幻电影资源引入中学物理课堂的探索:以〈地心引力〉为例》等文章,分别从多个角度尝试性地探讨了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必须指出,目前国内有关科幻教育的文章,大多数都发表在非学术性期刊上,所以整体来说,科幻教育研究相关文论在论述方式和论述水平方面与其他主题的科幻研究存在一定差距,重要性也有所不及,但这类文论对中国科幻事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还有大量有关的文章散见于非学术期刊上。这些文章涵盖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当代中国科幻等多个主题,如叶永烈的《日本学者笔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史》、孟庆枢的《逐梦的中国科幻》、吴岩的《科幻未来主义与创意写作》、李广益的《光面与暗面:百年中国科幻文学中的工业形象》、王瑶的《让世界迷上中国科幻》、孙佳山的《“泛科幻”话语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逻辑:中国科幻文艺的现实处境和历史挑战》以及姜振宇的《绝望之为虚妄:遇见韩松和他的创作》等。在这些文章中不乏真知灼见,虽然它们属于非学术性文章,缺少系统的论证,但是作为一种新观点和文化的背景,也很值得我们关注。
八、科幻研究著作相关情况
本时期,国内出版的科幻研究著作以史料性成果为主,同时兼有研究者个人专著。从整体上看,中国科幻研究正渐成气候。
在史料方面,有《叶永烈科普全集》《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中国百年科幻史话》《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等出版。这些著作或称“史”,或称“史话”,既有贯穿性的通史,也有专注于亲历者视角的资料整编,均呈现出要为中国科幻作传的内在倾向。其形式迥异、立场颇殊,所关注的时间、地域和试图达到的效果也各有不同。其中《叶永烈科普全集》的《科学文艺概论》《主力舰沉没》等分册依靠大量的史料,全真记述、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的诸多现场,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则是日本研究者武田雅哉和林久之所作的重要著作,此次译介入中国,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了国际化的视角。
黎婵的《希望的旅程:科幻的历史与文化考察》和叶冬的《原道之旅:厄秀拉·勒奎恩科幻文学研究》均是本时期科幻研究的重要成果。前者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科幻研究为主要的论述起点和对象,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者的重要观念;后者专注于勒奎恩在中西交流语境中的科幻创作,论述精到。
此外,盖伊·哈雷的《科幻编年史》一书,涵盖了200年的科幻发展历程,收录了几乎所有重要科幻作品的基本信息。电子骑士的《银河系科幻电影指南》和牛津系列通识读本中由戴维·锡德撰写的两本侧重于知识普及的著作《科幻作品》也于本时期问世。两者理论立场深厚、视野开阔,均具有较高的可读性。
九、结语
在本时期,中国科幻研究持续呈现繁荣景象。在整体考察本时期科幻学术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频繁开展,研究者从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进行了科幻学术研究。一些优秀的文论将科幻研究置于我国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多维度的深入探讨。同时,我们必须注意,有些文论还存在不足之处。不过从整体来看,文论的发表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些文论呈现出的是当前中国科幻研究的前沿。由于篇幅的关系,笔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此仅试图以此呈现本时期国内科幻研究的基本面貌。把握当下,不负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中国科幻文学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科幻研究定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张 藜 任福君 主编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9月
本丛书依托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严谨的学术团队+新锐的绘者团队+权威的审稿团队联袂合作,历时两年,匠心打造,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已入选中宣部2019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