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究

2019-12-17贺国林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互联网+信息化

贺国林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断融入各行各业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而在各高校应用“互联网+”中,信息化工作开展并不顺利,本文将围绕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关实施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校园 高校 信息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优点有高效、便利,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整个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超大聊天室,人们的注意力被大量的文字、图像、视频所分散,人们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值得停留。而“互联网+”的出现,将互联网融入到各行各业中,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将传统行业领域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到新的格局中,现如今,高校都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体系,以有效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1】。本文基于此,将围绕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并提出相关实施路径。

一、智慧校园的相关概念

智慧校园是将学生在校学习、在校生活、学校管理工作融为一体的创新校园新环境,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将学生在校学习、在校生活、学校管理工作贯穿其中,并给予整合分析,最后进行分类。智能校园是一个集感知、整合、融合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校园环境。在智慧校园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便是感知与整合,其感知是指经过物联网这个载体,将高校中的物与人进行有效连接,从而能够感知到校园中的内部情况,通过这些因素可以看到,校园环境与师生学习状况。而这其中的整合便是指将校园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再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校园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与归纳,从而让整个校园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教师与师生在校园中的工作、学习、生活更加便利,进而提升生活质量【2】。

二、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高校发展进程的加快,对信息化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数据信息的处理过程和系统软件的运行维护。然而,目前我国信息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还不足以适应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信息化管理工作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的,对相关工作的掌握程度不高,其中,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工作不能以高质量完成。此外,相关部门对信息化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管理人员流失,工作意识淡薄,不会全身心投入信息管理工作。此外,信息化管理人员兼职的情况也很普遍,其中忽略了验证、分类和整理,大大降低了信息化管理的质量【3】。

(二)高校网络系统单一化

目前,由于系统的单一性,信息数据不能实现即时交互操作,容易导致校园卡、信息查询等信息数据的重复应用,应用程序无法通过同一平台进行实现,需要多个平台进行辅助操作,并且需要学生在各类平台上反复输入学生基本信息才能够实现应用操作,这并不利于提升高校信息化发展,也不利于智慧校园工作的开展。另外,各高校中校园网交互薄弱,在建设智慧校园时,每个环节的建设都没有进行分析与模拟,数据不能及时进行快速处理,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完全共享,很难彰显“智慧”的优势。

(三)高校硬件设备落后

信息管理离不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资,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人才培养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由于信息管理不能带来最直观的经济效益,管理者在原有观念的约束下,不注重信息管理,导致信息管理所需的硬件设施缺乏更新,配套资金无法按时到位,有的甚至出现临時挪用资金的情况,最终导致硬件设置无法购买,不能保证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及时更新。

三、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

(一)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

“互联网+”下信息管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复合型人才的缺乏,特别是网络专业人才的缺乏,需要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首先,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加强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专业性强、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信息化管理稳步推进。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要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使信息技术成为信息管理工作的动力。“互联网+”下的信息管理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必然。就信息管理者而言,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认识自身能力和知识获取的不足,不断学习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信息管理能力;就高校而言,不仅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使其能力与城市发展进程同步。此外,要积极吸纳和引进数据管理、互联网通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队伍,使人才结构适应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要【4】。此外,要提高人才招聘门槛,让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以有效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

(二)信息平台的建设

对现有高校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分析,使其更有效地融入信息平台,在设计数据信息平台时考虑其开放性,确保后期支持数据更新和系统维护。同时,高校可增加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保证数据资源的优化和合理性。

(三)多元化平台

“互联网正”时代,大学需开放校园交流平台、校园论坛、微博互动社区等网络社区。这样,学生可以进行交流,教师也可通过校园网络系统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还可以向校园网络系统上传课程(例如,自制的Micro课程、在线教育视频)有关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薛晨杰,王召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应用现状初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240-241.

[2]吴振辉,王宝祥.以教育教学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科技风,2018(35):23+25.

[3]梁日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8):136.

[4]龚强,施春峰.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智慧校园生态化建设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07):18-20.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互联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