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途径

2019-12-17陈晓霞

商情 2019年5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教育

陈晓霞

【摘要】创新性国家呼吁创业型大学。有的高校已经明确提出了创建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本文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对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建设模式、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 创业创新

一、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创业型大学?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所谓创业型大学,也就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研究、服务”的功能定位,通过提供技术咨询、创办企业和发展产业等不同方式,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之中的新型大学模式。创业型大学通过拓展传统的教学与科研职能,承担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致力于培養高水平创业型人才,为知识社会提供创新的动力引擎,充分激发学生个人的创业潜能。相比于传统模式的大学,创业型大学有着独特的内涵:它汲取了企业文化中的创业进取精神,不但围绕知识的逻辑建构学术,同时也重视社会的利益及需求,以变革、创新、发展为已任,使大学在基于协同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性角色,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

二、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将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对于当前我国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来说,要让学以致用的学术观真正落到实处,成为高校转型的重要指针,那么,将部分面向技术、工程、行业的地方应用型院校作为创业型大学转型示范院校不失为一种有效探索。在创业型大学,教师从现实世界出发研究问题,力求推动成果的实际应用,并以这种有用、可用的学术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实现学生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这种将学以致用发挥到新高度的创业型大学,也必将会成为最为彻底的应用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将使学生直接参与到创业过程中,从而成为培养人才的新的平台。创业型大学的科研活动往往是现实为导向,课题常常以项目的形式出现,更多地采用工作组和部门相结合的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工作过程是以解决问题和成员参与为核心的。学生从中获得的这类经验一般很难通过正规的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同行之间在科学活动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获得,正是在这种研究和学习中蕴藏着“创造性能量”。

三、结合我院实际谈谈如何创建创业型大学

1.  以创意园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服务三结合的社会服务平台

对于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日益增长的科技转化机制来说,创意园通常被认为是高级专门人才生产新科技、创造新思想的聚集地,它不仅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许可、专利、小企业的发展、研发中心、科技孵化、投资与捐赠等,还可以通过大学与企业强劲的关系使产生于大学的新科技、思想传播与发展。许多高校在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为真正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实战平台,也使更多学生增强了创新创业意识。经过几年的发展,我院的创业创意园,已颇具规模。成为了培养企业家的摇篮。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创新优秀学生,他们的成功,是对我院创业教育最好的证明。

2. 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学是有效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时间经验,学校最好聘请有创业经历的认识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加入师资队伍中。我学通过将创业教育融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教学模式,建立了完善而灵活的创业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打造复合型知识模块,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得到深度有效的融合和发展。

3.抓住创新的灵魂

创新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灵魂,创业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着眼长远,坚持宽容和自由的理念,更加鼓励冒险和尝试,对于失败给予更大的容忍度,以此才能孕育、培养和支持那些眼下并不起眼,日后却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创意萌芽与创新思想。

浙江义乌是改革之城,承载着无数有志青年的创业梦想。义乌工商学院充分发利用“中国小商品市场”和“21世纪丝绸之路起点”的优势,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结合办学实际和市场需求走出了一条以“创”立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学科,瞄准区域发展产业急需的、前沿的学科专业领域,进行特色教学,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加入了国家级、省级产业联合会,不断增强企业、院所之间的横向合作,有效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拓展横向科技工作发展空间。

义乌工商学院校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主线,从办学定位到特色发展,从人才培养到社会服务,从学生管理到教学改革,都紧紧围绕“双创”做文章、求突破,为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为解决好学生的创业后顾之忧,该校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创业学生的教学管理办法》《创业奖管理办法》等),推行创业实践学分积累与替代转换等举措,确保学生能够“无障碍”创业,使学生创业更自信、更用心、更有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徐玉成,陆娜 “贾少华.高职创业教育的引领者”[J]. 教育与职业. 2012,13

[2]钱骏 .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 文学教育,2016,04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教育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至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