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涉外旅游业开发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9-12-17李灿灿周凤玲
李灿灿 周凤玲
【摘 要】旅游业承担着拉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两大职责,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宁波市旅游资源丰富,然而涉外旅游业的发展却未将宁波旅游业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本研究结合目前宁波涉外旅游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发掘优势,总结不足,为宁波涉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宁波;涉外旅游;开发现状;调查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3-003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3.015
0 引言
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在发挥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区域交流、加强区域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宁波作为一座对外开放历史悠久的城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五大区域中心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在国际化旅游方面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优势,但目前宁波入境旅游总量仍偏小,境内外旅游消费水平偏低,旅游综合效益有待提升。在2018年,全市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84.0万人次,实现入境旅游收入4.2亿美元。虽然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杭州、苏州、南京等其他长三角区域内旅游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另外,基于宁波“到2030年建成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对外旅游业的开发也是宁波市长远发展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在此次涉外旅游业发展状况调研中,以网络收集、实地查看、面对面采访、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调查宁波旅游业的现狀,并对在宁波的国内外游客进行采访或者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旅游的动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审美、旅游消费观念、旅游体验等方面,目的在于发现中西方旅游文化的不同,结合宁波本地优势,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对宁波涉外旅游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涉外旅游业的发展。
1 宁波涉外旅游业发展优势
1.1 地理位置优势
宁波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带,处于整个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段,长江三角洲的南部。享有“东出大海,西连江淮,转运南北,港通天下”美誉的宁波港历来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水陆运输枢纽,如今更是连接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奠定了宁波在航海中的重要地位。
1.2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宁波地方文化丰富多彩,积淀深厚,早在7000年前,宁波就出现了河姆渡文化,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宁波市更是人才辈出之地,在历史上曾经涌现过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派,如四明学派、阳明学派、浙东学派等。另外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拥有“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美誉。在学术方面,宁波是著名的院士之乡,是中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城市。
1.3 悠久的对外开放历史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到中国第一批拥有海关的城市和通商城市,再到举世闻名的宁波帮。如今,宁波正在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旅游国际化行动方案的通知,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入境游客数突破220万人次,入境游客平均逗留时长超过2.5天,国际(含港、澳、台地区)航线达到15条以上,培育入境旅游骨干企业5家以上,引进达到国际大会标准的会议10个以上,与中东欧国家双向交流人数累计人次突破1万人次,把宁波打造成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名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部门、国际知名商务会奖旅游高地,“海丝古港·微笑宁波”的旅游国际化形象更加鲜明,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
2 宁波涉外旅游业发展对策
2.1 旅游动机
关于旅游动机,调研结果显示,58%的外籍人士倾向于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30%的外籍人士倾向于选择别致的城市风格,并且表示独特的城市风格会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也会对此产生更多的兴趣;此外也有12%的外籍人士倾向于选择当地的宗教文化,宁波作为一座开放式的港口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包容度,更有来自各方宗教信仰的人士,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14%外籍人士倾向于选择当地的美食购物,众所周知,美食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是很大的,美食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一部分,游客可以从中领略到当地的人文风俗。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一些要加以改善的地方:第一,持续保持并创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文明旅游,杜绝一切不文明的现象;第二,保持独特的城市风格和文化特色,接纳不同的宗教文化等异域文化,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城市的发展更加焕发活力;第三,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美食购物更加便利化,围绕满足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各地在节假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产品业态。
2.2 旅游目的地
宁波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包括天一阁、宁波外滩、宁波博物馆、东钱湖、月湖、天一广场、鼓楼、南塘老街、江北天主教堂、蒋介石故居等等地方。其中60%的外籍人士表示经常去天一广场,天一广场位于宁波市市中心,更是集购物、饮食、商业于一体,便利的交通和周围方便的生活设施为许多外籍人士到此游玩的提供了便利;42%的外籍人士表示去过东钱湖,东钱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湖背依青山,风景优美,被郭沫若先生誉为“西湖风光,太湖气魄”,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更是吸引许多外籍游客纷至沓来;38%外籍人士表示去过宁波博物馆,俗话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要了解它的历史,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外墙上使用了大量宁波老建筑上拆下来的旧砖瓦,许多外籍游客为此慕名而来。展厅更是展出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珍贵的青铜器、瓷器等,丰富的藏品更是为外籍人士所震撼;另外也有34%的外籍人士选择去鼓楼,那里更类似于民间小巷,文化气息浓厚,也是吸引外籍游客体会当地风俗的好地方;30%外籍人士选择到天主教堂参观,外籍人士大多来自欧洲,美洲,或者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在异国他乡尊奉自己的信仰更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
调研发现,许多外籍人士对宁波的旅游景点还是大加赞赏的,但仍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第一,旅游景点的外语标识语有待提高,外籍游客大多不熟悉中文,因此更加准确的外语标识语可以给外籍人士带来便利;第二,旅游景点的治安维护,安全的旅游环境可以给外籍游客带来更放心的旅游体验。
2.3 旅游审美
从调查来看,26%的外籍人士会倾向于选择到古建筑群的地方游玩参观,并且表示古建筑群落的历史气息浓厚,可以从中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22%的外籍人士选择到民风汇聚的地方,淳朴的民间文化是纯粹的,简单的,从中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感觉;20%的外籍人士也会选择更为现代化的旅游景点,时代科技发展带给生活的便利化,让追求时尚的游客可以感受时代进步带来的冲击力。
由此可见,从旅游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满足是旅游爱好者的共同追求。结合外籍游客的审美需求,寧波涉外旅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发掘本地优势,推出具有本地、本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第二,打造不同风格的旅游景点,无论是古风还是现代风,风格迥异的景点特色是游客精神体验的重要因素;第三,不断打响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加强宣传,将宁波的旅游景点与宣传推广结合起来,提升宁波旅游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外籍游客来宁波参观。
2.4 旅游消费观念
在此次的调研中发现,外籍游客的旅游消费包括饮食、交通、住宿、购物、景点门票、娱乐等各种活动。38%的外籍人士的消费集中在饮食和购物上,由此可见游客在饮食和购物上的需求占比比较大;28%的外籍人士的消费集中在娱乐方面;另外26%的外籍人士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交通和住宿上,所以较为经济的旅游景点会吸引更多的外籍游客。
因此,旅游管理者及从业者要做到:第一,坚持标准导向,不准对外籍游客进行敲诈勒索,轰然抬高物价;第二,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提升对游客服务能力,不能对外籍游客产生欺骗心理,积极引导旅游服务全域共建、全民共享,不断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
2.5 旅游体验
此次调研中发现,26%的外籍游客认为,宁波旅游景点的设施需要进一步的便利化。因此,宁波要改善旅游景点的服务设施,尤其在交通、饮食和住宿方面,应着重考虑远道而来的外籍游客;16%的外籍游客认为旅游服务的专业宣传较为缺乏,较多的外籍游客表示很少去到诸如乡村休闲旅游体系,主要原因在于了解较少,因此加大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是十分必要的;16%的外籍人士认为旅游景点购物稀少且不够规范化,因此便利化的购物设施会给游客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增加更为舒适的体验感;10%的外籍游客认为旅游景点的开放力度不够,因此实施更为合理开放的旅游景点也会吸引到更多的外籍游客参观;少数外籍游客表示在文化习俗、景点的发展、交通和综合资源、景点环境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3 结语
此次调研发现,宁波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涉外旅游业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机构要充分重视涉外旅游业的发展,要用国际视野来重新认识、规划、促进宁波全域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了解国外游客的旅游需求后,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发掘本地旅游资源,优化旅游景点,改善旅游环境,为国外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外籍游客来宁波旅游。
【参考文献】
[1]陈欣.2017.宁波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30(02):110-116.
[2]江圣友,吕坚,岑丞.2011.宁波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新农村,(03):12-13.
[3]申红卫,申小琳.2016.延安市旅游业对外开放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0(02):24-27.
[4]袁平.2009.宁波市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外企业家,(12):110-111.
[5]周娟.2008.“长三角”旅游圈架构中的宁波市旅游产业竞争特征分析[J].商场现代化,(36):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