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别吃牙的亏
2019-12-17
吃口雪糕得了急性牙髓炎
朱亚琴
小孙子暑假在家,天天要吃一根雪糕。有一次说要孝敬奶奶,从冰箱里拿了根雪糕给陈大妈。陈大妈一高兴,就接过雪糕吃起来。可是没吃几口,就牙齿痛了,赶紧停了口。但这牙齿却痛了一天一夜都没好,吃饭都成问题。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陈大妈本来就有蛀牙、慢性牙髓炎,被冷饮一刺激,诱发了急性牙髓炎,需要拔除牙髓,下次再做根管治疗,也就是俗称的“抽牙神经”。
吃几口雪糕,竟然惹出了这么多的麻烦!
人体口腔内的温度是恒定的,一般在35℃左右,牙齿和牙龈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过冷和过热的刺激都不利于牙齿的健康,缩短牙齿的寿命。特别是对于原就有龋齿、牙周病的患者,冰淇淋、冰镇饮料、冷风等刺激都可能诱发牙髓炎急性发作,引起牙痛。有过此类经历的人大多不敢吃冷饮,更不要说咬冰棍了。
现在正值饮料销售旺季,少年儿童和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喝饮料。但大多数饮料都是酸性的,对牙齿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尤其是碳酸饮料。英国科学家就曾发现碳酸饮料是腐蚀青少年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喝碳酸飲料会令12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59%,令14岁青少年齿质腐损的几率增加220%。长期饮用碳酸饮料,特别是冰镇的碳酸饮料,往往会出现牙齿酸胀、无力的感觉。牙齿受到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表面的钙磷脱落,牙齿色泽会呈白色或微黄的斑点,影响美观,被称为“可乐牙”,医学上叫“牙齿酸蚀症”。更严重的,牙釉质脱落,牙齿上有明显的浅凹陷或细沟,牙齿变得脆弱和敏感。
对口腔健康的人群来说,偶尔吃点冷饮,咬几口冰棍雪糕,问题不大。但是,已有牙齿、牙周疾病的人群,则不宜吃过冷的食物,尤其是冰棍。
缺牙不修惹来一身病
朱梓国
顾老伯本来只缺两颗牙,想等到牙齿掉光再镶口假牙,哪知现在换了好几副都不合适,医生说是时间拖太久,牙槽骨吸收变形了才这么麻烦。因为咬不动食物,老伯只能靠吞咽进食,本就虚弱的消化系统不堪重负,常常胃痛、消化不良。
老年人对口腔牙齿的缺失,特别是缺失1?2个牙并不重视,认为一侧牙齿没了就用另一侧,后面的牙没有了前牙凑合用。缺牙后长时间不镶牙会造成后牙(磨牙)缺失,大大降低咀嚼能力,造成前牙负荷过重,引起余留牙松动、颞颌关节损伤等。
牙齿缺失以后,咀嚼功能变差,未经充分研磨的食物直接进入胃肠道,将大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另外牙齿缺失后,咀嚼的任务就落到了其他牙身上。若长时间不修复,可能造成相邻牙齿的倾斜,以及与其咬合的牙齿的伸长等,加重对剩余牙齿的损害。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65?74岁老年人龋病患病率为98.4%。有超过90%的中老年人从来不做口腔检查也不洗牙。牙齿对维持面部的外观很重要,前牙缺失会让人看起来缺少年轻活力,造成发音不清,俗称“说话漏风”,对患者的交际活动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
还有人认为假牙没有使用寿命,镶了牙就一劳永逸,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磨损的加剧,义齿的咀嚼效率在不断降低。同时附着大量微生物的旧义齿会引起口臭。因此,对于活动义齿来说,平均5?6年都应更换一次义齿。如果出现与假牙接触的邻牙或口腔黏膜出现疼痛红肿,假牙与牙齿密合不好导致嵌入的食物较多,或假牙变形损坏,应修理或者重新制作安装假牙,绝不能凑合使用。
劣质牙具成口腔癌的帮凶
钟来平
张女士几年前镶了一颗不太合适的假牙,为了省事,又不想多花钱,就一直没有矫正。假牙与嘴巴的长期“不和谐”,使口腔形成溃疡,直至恶化导致癌变。张女士开始以为是上火,等到进食困难时才觉得不对劲,此时已经到了口腔癌晚期。
据了解,口腔癌特别“钟爱”老人,临床上75%的口腔癌是在60岁以上的年龄组中查出的。多数老人都有佩戴假牙,而不合格劣质的假牙佩戴后就会诱发口腔癌,同时劣质的牙刷也会诱发口腔癌。
劣质牙刷不但不能去除菌斑,还会损伤牙龈和牙齿。劣质牙刷的刷头一般比较大,伸进去后容易刺激黏膜。其次,劣质牙刷的刷毛比较粗,容易损伤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引起黏膜的损伤。黏膜受到偶尔损伤可以自动修复,但是如果反复损伤,口腔溃疡容易引起癌变。
另外,过度吸烟和酗酒也诱发口腔癌。烟草中的化学物质苯并芘以及酒精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都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调查发现吸烟多于1包/日或饮酒超过25克/日者,患口腔癌的可能性远远高于非吸烟或饮酒者。
由于口腔癌涉及到人体面颊、舌、唇、腭、口底等重要器官,具有癌细胞转移快、生存率低的残酷特点,美国塔夫斯大学教授迈克尔卡亨曾言,“口腔癌导致的死亡数至少是宫颈癌的两倍”,而“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治本之策”。
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早就诊,一是口腔黏膜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二是口腔内发现肿物,生长速度快并伴疼痛、出血或麻木;三是口腔内超过两周不愈合的溃疡。口腔溃疡一般不超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超两周,得当心口腔癌了。